吳淞街道
上海市寶山區下轄街道
吳淞街道位於上海市寶山區東部,東臨長江、黃浦江,西沿泗塘河,南起長江路延伸至東海船廠南圍牆,北到雙城路,面積7.52平方公里,居民104162人(2010年),轄27個居民委員會,2006年5月,由原吳淞鎮街道和海濱新村街道合併而成。吳淞是一個百年老鎮,是民族英雄陳化成的犧牲地和兩次淞滬抗戰的主戰場,至今仍保留著古炮台、淞滬鐵路炮台灣終點站遺址、新四軍吳淞情報組聯絡站遺跡等具有教育意義的歷史人文遺跡。吳淞還是上海甚至是中國近代高等學府的搖籃,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醫科大學等當今名聲顯赫的大學的前身都曾匯聚於此。
吳淞集鎮於明末成型,原稱胡巷橋。道光三年(1823年)為賑災方便,寶山縣城廠析出吳淞口地區為吳淞廠,胡巷橋及其周圍首次以吳淞為地名,胡巷橋之名逐漸由吳淞取代。
吳淞是長江口主要的海防要塞,建有兵營建制。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更改營制,吳淞營改為水師,駐地從寶山縣城(吳淞所城)移至吳淞口,提鎮駐胡巷鎮北首。光緒三年(1877年)建提鎮行轅於鎮北(今吳淞中學處)。
有人認為吳淞“在《嘉定屠城紀略》中就有記載,當時的清將李成棟奉命駐防吳淞等內容”。事實上,該文中的“吳淞”指的是當時的吳淞所城(全稱“吳淞江守御千戶所城”),即後來的寶山縣城,並非今日之吳淞。今日之吳淞,彼時稱“胡巷橋”,“吳淞”之名是道光年間設吳淞廠后才出現的。
光緒二十四年吳淞開埠,稱為吳淞通商場,當年築路招商,擴大鎮區,形成較大市鎮。
20世紀90年代,吳淞老街舊區改造拉開序幕,原先的舊區先後拆遷,建成吳淞新村和吳淞新城,目前老街棚戶區僅剩老街東北一角。
居、村委名稱 | 居、村委地址 | 居、村委名稱 | 居、村委地址 |
海濱八村(1)居委會 | 海濱八村50號101-103室 | 泗東居委會 | 泗東新村21號101室 |
海濱八村(2)居委會 | 海濱八村5號101-103室 | 李金居委會 | 淞濱支路40弄2號101室 |
西朱新村居委會 | 西朱新村64號 | 一紡居委會 | 淞濱路810弄1號101室 |
三營房居委會 | 前三營房188號 | 二紡居委會 | 寶林雅園52號101室 |
永清新村居委會 | 永清新村118號 | 桃園居委會 | 桃園新村28號104室 |
永清二村居委會 | 永清二村116號 | 淞西居委會 | 同濟路60弄43號101室 |
海江二村(1居委會 | 海江二村36號 | 長征居委會 | 長征新村8號102室 |
海江二村(2)居委會 | 海江二村153號 | 吳淞三村居委會 | 吳淞三村33號102室 |
海江新村居委會 | 塘後路203弄22號 | 吳淞新城居委會 | 班溪路55弄82號 |
牡丹江路(1)居委 | 海濱六村13號 | 海濱新村(1)居委會 | 海濱新村67號乙 |
牡丹江路(2)居委 | 海濱新村(2)居委會 | 海濱新村121號西側 | |
和豐居委會 | 淞濱路70弄8號 | 海濱二村一居委會 | 同泰北路401弄2號101室 |
淞新居委會 | 淞濱路165弄1號 | 海濱二村二居委會 | 海濱二村95號西側 |
海濱四村居委會 | 海濱四村35號 | 海濱三村居委會 | 海濱三村45號101室 |
吳淞風貌
近年來街道依託上棉八廠、上鋼五廠、東海船廠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及駐地部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樓宇總部經濟,半島1919創意園區、星月國際商務廣場、021聯合濱江大廈等重大項目基本建成。
2020年5月13日,吳淞街道榮獲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