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樹欣
蔣樹欣
蔣樹欣,河北省保定市蠡縣大百尺中學數學教師,市級優秀班主任,河北省師德標兵。
蔣樹欣出身教師世家。祖父、父親、姑姑、以至他的妻子都是教師。這樣一個人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理解當然是異於常人的。“我認為教書和育人是兩個概念,”蔣樹欣說,“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然而在功利化的教育環境里,很多的教師無奈地選擇了教書而不是育人,這是一個很不負責任的選擇,它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
既任數學課,又當班主任、年級主任的蔣樹欣細心地發現這樣一個現象:越是來自升學率高”的學校的學生,多數反而後勁不足,而這些學生的“懂事”程度也相對要差一些,“這是德育教育缺失的惡果,孩子們的這一課必須從我這裡補上。”
君子以厚德載物。蔣樹欣說:“如果把學生看成是知識的載體,那麼他的載重量是由他的德育程度決定的,因為學習的目的、學習的需求、學習的動力的強弱、高下之分在於德育的差異。”家長、學校如果忽視德育,一味片面地“死填硬灌”,只會把這輛“車”壓垮。
學生王東原來成績很優秀,由於家長只知道跟孩子要成績,使他產生心理障礙,出現了強迫症。休學一年後他轉入蔣樹欣的班。家長非常沮喪地對蔣樹欣說:“救救我的孩子吧。”蔣樹欣耐心、細緻地和家長分析、研究他的情況,並找來心理方面的書籍學習,抽空陪他到市裡做心理輔導,還對他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和人生觀教育,讓他學會了如何做人,如何面對困難。漸漸地,他的性格開朗了,學習也走入了正軌,後來王東以優異成績升入省重點高中,並擔任了班長。今年他又考入了西南財經大學。
德育為首的教育方式給百中的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百中辦公室賈主任說:“過去,一到中考最後一天,學校就如臨大敵,儘管分片監管,最後教室的玻璃還是要被一些畢業生砸得片甲不留。現在的畢業生考完試後會自發地把教室打掃乾淨,小心地關好門窗。他們已經學會了感恩而不是發泄。”
“博愛是師德的基礎。我兒子為什麼聽我的話?因為他知道我愛他,他感受和理解了我給予他的愛。作為教師也一樣,只有自身付出愛,學生才能學會愛,才能學會去愛學習、愛生活、愛社會。”
實施德育教育,對教師的師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蔣樹欣對師德有自己獨到的認識。他認為,博愛是師德的基礎。“我兒子為什麼聽我的話?因為他知道我愛他,他感受和理解了我給予他的愛。”蔣樹欣說, “沒有愛心,就沒有成功的德育教育,只有教師付出愛,學生才能感受到愛,才能學會愛,才能學會去愛學習、愛生活、愛社會。”
學生黃純,曾獲得省級獎勵,升入百中后,家長總讓她和最好的學生比,總是批評她,她和家長的關係越來越冷漠,甚至產生了自己是不是親生的想法,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蔣樹欣把她叫到家裡,給她做了一碗麵條,她滿懷感激地對蔣老師傾訴了多日的委屈。蔣樹欣又找來她的家長,希望他們改變教育孩子的方法,並送給了家長一本盧勤的書——《告訴孩子,你真棒》。後來家長轉變了教育觀念,在校報《心聲》上發表了《給孩子的一封信》,黃純感受到了父母的關愛,成績漸漸趕了上來。
作為班主任,每天晚自習后,蔣樹欣都要關好門窗,最後離開教室,然後直奔男生宿舍,利用熄燈前的一段時間和學生一起談心。學生的鞋破了,他就拿到街上去補,最多的一次就補了十幾雙鞋。看到學生掉在地上的文具,他會主動幫學生拾起來,每一次彎腰都是一次與學生無形的心與心之間的交流。
每到中考前夕,蔣樹欣更是住進男生宿舍,和學生同吃同住,及時洞察學生心理的細微變化。一位學生在畢業后給蔣老師的信中說:“如果再次選擇,我還會選擇百尺中學,因為百中有您這樣的老師。”
“創新是師德的生命。如果一個教師不求創新,固步自封,混飯吃,那還談什麼師德?簡直就是誤人子弟嘛!”
要把無形的德育工作做到學生們心中,變成他們學習、生活中有形的動力,蔣樹欣把創新工作思路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真正教育好一個孩子,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每屆新生入學不久,蔣樹欣就開辦家長學校,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過發言座談。等與家長們進行交流,使許多家長的教子觀由原來的光宗耀祖轉變為為國育才,家長教育理念的提高,促使他們更加配合教學工作。就這樣,他先後為五千多人作過報告。他還實行了家長監考,家長們通過到校監考,理解了學生求學的不易,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許多家長認識到自己教子的不足,消除了對學校的一些誤解,有的家長還給教學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
每年一次的“三好學生”評選,對許多學生來說都是傷心的蛋糕——可望而不可及。蔣樹欣在年級組中設立了“優異獎”、“優秀獎”、“進步獎”、“新秀獎”、“拼搏獎”、“助人為樂獎”、“科技發明獎”等多個獎項。這些獎項,成了學生跳一跳就夠得到的紅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