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應廟

顯應廟

顯應廟位於安溪城廂磚文村,供奉感應尊王、清水祖師、保生大帝、五穀真仙、武德舍人、仙姑娘媽。

目錄

正文


(一)始建於唐大順中(890—891年)的顯應 廟,位於泉州市安溪縣城廂鎮磚文村;1986年重建顯應廟時,出土“郡主墓道”碑刻,推斷為唐中後期遺物,說明城廂厚安一帶曾埋葬過皇親國戚。
乾隆《安溪縣誌》載,“顯應廟,在縣南厚垵村(今城廂鎮磚文村)。神姓陳名潼,唐時人。大順中(890-891年),長官廖儼招集流民,用神為都將,戍溪南。既沒,民即舊壘祀之。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賜今額,嘉熙三年(1239年)重修。邑人余克濟記。”廟供奉感應尊王王審知(鷲神陳潼)、保生大帝吳夲、清水祖師、五穀真仙神農氏、武德舍人及仙姑娘媽等神。1999年元月6日,安溪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此豎立文物保護標誌。
歷代以來,顯應廟深受官府和民眾的敬奉。相傳古代歷屆知縣上任后,均到廟行香,以示敬重先賢,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清代,顯應廟被作為鄉約所;民國期間,用作鄉公所;新中國成立初,作為民校及鄉民活動中心。后因“破四舊”停止祭祀,年久失修而荒廢倒塌。1987年,眾議重建,海內外信眾共同捐資,是年6月按原規模興工,12月竣工。新建之顯應廟,改原土牆為石牆,更加雄偉壯觀。
顯應廟保存了許多古代楹聯。明萬曆刑部郎中、泉州進士秦鍾震遊歷安溪,專門到顯應廟進香,並撰一聯曰:“神應出風雲,青樹池台森古廟;民依虔伏臘,空山弓劍憶將軍。”原木刻楹聯曾懸掛於廟內,惜原跡已失。1978年重建廟時,特邀旅居新加坡安溪籍著名書法家王瑞璧先生指書對聯原文,鐫刻廟宇石柱上。
顯應廟每年均吸引諸多遊客和香客前來觀光、進香。農曆正月十四日,境內群眾舉行宗教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正月十五日晚,舉行元宵迎燈晚會,一路鼓樂喧天,鞭炮震地,彩旗招展,燈火輝煌。
(二)縣應廟位於秀嶼區東嶠鷺峰山下的顯應廟,俗稱張公宮,初建於元明時期,建築為前後兩殿,佔地300多平方米,清初截界(1661冬——1682)被毀。清康熙庚辰年(1700)修建,只剩下後殿四中柱內的面積。2007年重新翻建。廟中奉祀有玄天上帝、司馬聖王、張公聖君、慈濟真君等神祇。在翻建時,從地基中挖出北宋時的銅錢9枚(后反埋在地下)。廟中的四根石柱上小下大,柱基為覆盆柱礎。廟有清代壁畫十多幅,牆壁還有古詩四首,約200字,畫藝高超,字筆力遒勁,為名人書畫。這些文物在沿海寺廟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