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張本的結果 展開

張本

中國海南大學水產養殖省級重點學科責任教授

張本,男,1942年8月17日出生,浙江省溫州市人,中共黨員。1964年7月畢業於浙江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專業。現任海南大學水產養殖省級重點學科責任教授(學科帶頭人),碩士生導師,海南大學海洋學院名譽院長,海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人物簡介


1964年7月畢業於浙江水產學院水產養殖專業。
1983-1990年任江西省科學院副院長、五屆全國青聯委員、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經濟社會發展決策諮詢九人小組成員、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養殖分會委員、國家海洋功能區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理事、海南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海南省水產學會常務理事等。

主要貢獻


在水域國土整治和水產養殖等學科造詣較深。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已有16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出版著作21部,其中主編出版專著10部;在《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水產學報》、《自然資源學報》、《海洋與湖沼》、《農藥工業》等雜誌發表論文100多篇。
率先提出建設“海洋強省”和“生態省”的新觀點,並對實施該新觀點進行了系統規劃,已被省委、省政府決策作為海南省國土整治的指導方針,實施中已生產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對水產養殖的理論和實踐貢獻突出。發表的論文有的被載入大學教科書和水產養殖百科全書,主筆編製的《海南省海洋漁業發展規劃》等已成為全省漁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石斑魚人工繁育技術等多項成果已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實現了規模化生產。
經過400多次試驗,突破了關鍵技術,發明氨法一步合成亞磷酸三甲酯工藝,替代了昂貴而出讓條件苛刻的瑞士專利,為我國乙烯基類高效低殘毒農藥中間體的生產闖出了一條新路,實現工業化生產應用至今。
1.鄱陽湖研究,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主編)。
2.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報告,海洋出版社,1992(主編)。
3.海南省海洋發展規劃,海洋出版社,1993(主編)。
4.三亞熱帶農業研究,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主編)。
5.海水增養殖技術,中國盲文出版社,1999(主編)。
6.海南百科全書,中國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副主編)。
7.海南經濟特區定位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主筆)。
8.海南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副主編)。
9.海洋開發與管理讀本,海洋出版社,2007(主編)。
10.近海抗風浪網箱養魚技術,三環出版社,2007(編著)。
11.鯇、鰱魚種攝食強度變化的一些規律,水產學報,1966,3(1)。
12.四種石斑魚氨基酸組成的研究,水產學報,1996,20(2)。
13.建設熱帶海島型“生態省”——海南經濟建設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對策,特區展望,1991(6)。
14.ThefeaturesofthenaturalresourcesandtherenovationstrategyofPoyangLake,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994,4(4)。
15.海南海洋資源與開發,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1998,20(4)。

獲獎記錄


1979年、1995年國務院年先後授予“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1990年被國家人事部選拔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0年被國家教委、國家科委聯合命名為“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1980年、1982年江西省政府兩次授予“江西省勞動模範”稱號,1992年海南省政府命名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1990年起享受國務院和海南省政府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鄱陽湖區綜合考察和治理研究,1990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2.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報告,海南省海洋開發規劃,海南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1995、1997、2006年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三、二、二等獎(第一、二、三完成人)。
3.點帶石斑魚人工繁殖的試驗,點帶石斑魚規模化人工繁育技術研究,2001、2007年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三、二等獎(第二完成人)。
4.海南海洋產業發展戰略思考,2001年獲海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獨著)。
5.氨法一步合成亞磷酸三甲酯小型試驗,氨法一步合成亞磷酸三甲酯中間試驗,1978年、1979年先後獲江西省科學大會優秀科技成果獎、江西省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均為第一完成人)。
6.海南產芋螺毒素基因的研究,2007年獲海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完成人)。
7.建立湖泊流域整治的系統理論,推動江西“山江湖”開發治理。1980-1988年主持完成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鄱陽湖區綜合考察和治理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8.研究成果先後獲多項省部科技進步獎和中國科技成果新產品金獎。
9.榮獲江西省重大優秀科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