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窗,漢語常用字,讀音chuānɡ,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時代。基本含義為房屋通風透氣的裝置:窗子;引申含義為天窗。

窗的常用組詞為窗口。包含窗的常用成語為十載寒窗。

本義:房屋通風透氣採光的裝置。如:窗子、窗戶、窗口、窗友(即同學)、窗花。窗檯、窗紗、窗帘、窗幔、窗明幾淨。

衍義:又用作姓。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窗”。
窗

基本釋義


● 窗 chuāng ㄔㄨㄤˉ
◎ 房屋通風透氣的裝置:~子。~戶。~口。~友(即同學)。~花。~台。~紗。~簾。~幔。~明幾凈。

詳細釋義


◎窗
窓、窻、牎 chuāng
〈名〉
● ● (象形。從穴,囪( cōng)聲。「窗」本作「囪」( cōng),小篆字,象天窗形,即在屋上留個洞,可以透光,也可以出煙(後來灶突也叫「囪」)。后加「穴」字頭構成形聲字。本義:天窗)
● ● 同本義。也作「囪」 [window]。泛指房屋、車船上通氣透光的洞口
囪,在牆曰牅,在屋曰囪。窗,或從穴。——《說文》
四旁兩夾窗。——《考工記·匠人》。注:「窗助戶為明。」
天窗綺疎。——王逸《魯靈光殿賦》
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論衡•別通》
前辟四窗,垣牆周庭。——歸有光《項脊軒志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北朝樂府《木蘭詩》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 魏學洢《核舟記》
● ● 又如:窗下(窗戶下;上學讀書);窗友(舊時指塾中同學);窗格(有格子的窗戶;又稱窗槅);窗子眼(窗格子);窗下功夫(指學問)
● ● [解]∶一種小的開口,尤指在中耳與內耳之間的骨上有膜覆蓋的兩個小口之一 [fenestra]。如:前庭窗;蝸窗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為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注》助戸為明。亦作牕。
又《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灶突也。 《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閑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形聲


窗[漢語詞語]
窗[漢語詞語]
窗(Window),從穴,從囪(cōng),囪亦聲。“囪”字構造類“囟”,有“頭頂”之義。 “夕”指“黃昏”。“囪”本義是“黃昏做飯時的屋頂冒煙孔”,引申為“透氣孔”。“穴”與“囪”聯合起來表示“透氣、換氣的孔穴”。本義:牆壁或屋頂的換氣口)所以,窗也是我們的必備品,很不錯。
窗戶古時候的名稱
1 向 象形。從宀(mián),從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牆,有窗戶之形。本義:朝北開的窗戶。向,北出牖也。—《說文》。古宮室北墉,無戶牖,民間或有之,命之曰向。穹窒熏鼠,塞向墐戶。—《詩·豳風·七月》
2 牖 會意。從片戶甫。片,鋸開的木片,“戶”指窗。先秦多用牖,窗少見。本義:窗戶。牖,穿壁以木為交窗也。—《說文》。段註:“交窗者,以木橫直為之,即今之窗也。在牆曰牖,在屋曰窗。”宗室牖下。—《詩·召南·采》
3 軒 形聲。從車,干聲。本義:中國古代一種前頂較高而有帷幕的車子,供大夫以上乘坐。窗之義為引申。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開軒面場圃。—唐·孟浩然《過故人庄》
4 軒榥,亦是窗之義。我倦借軒榥。—清 陳寶琛《滄趣樓詩集·卷一》
囪1 〔chuānɡ ㄔㄨㄤ〕
〔《廣韻》楚江切,平江,初。〕
亦作“囪1 ”。“窗1 ”的古字。
《說文·囪部》:“囪,在牆曰牖,在屋曰囪,象形。”宋 蘇軾 《柳子玉亦見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晴囪咽日肝腸暖,古殿朝真履袖香。”囪,一本作“窗”。
囪2 〔cōnɡ ㄘㄨㄥ〕
〔《廣韻》倉紅切,平東,清。〕
亦作“囪2 ”。亦作“熜1 ”。
1灶突。煙囪。《廣韻·平東》:“囪,灶突。”

漢字演變


窗字的意思
窗字的意思

同本義


也作“囪” [Window]。泛指房屋、車船上通氣透光的洞口
囪,在牆曰牅,在屋曰囪。窗,或從穴。—《說文》
四旁兩夾窗。—《考工記·匠人》。註:“窗助戶為明。”
天窗綺疎。—王逸《魯靈光殿賦》
鑿窗啟牖,以助戶明也。—《論衡·別通》
前辟四窗,垣牆周庭。—歸有光《項脊軒志》
窗1
窗1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北朝樂府《木蘭詩》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明·魏學洢《核舟記》

詞語


窗下(窗戶下;上學讀書);窗友(舊時指塾中同學);窗格(有格子的窗戶;又稱窗槅);窗子眼(窗格子);窗下功夫(指學問)。

醫學解釋


一種小的開口,尤指在中耳與內耳之間的骨上有膜覆蓋的兩個小口之一 [fenestra]。如:前庭窗;蝸窗。

用法搭配


相關組詞

同窗、窗花、窗帘、舷窗、窗扉、窗欞、寒窗、窗檯、鐵窗、天窗。

相關成語

窗明幾淨、東窗事發、十年寒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