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前街
北京的一條街道
景山前街是城內西自阜成門東到朝陽門,東西幹道中間的一段,西到北長街北口,東到北池子北口。從前這裡是宮城禁地,景山門前有北上門,門緊對故宮神武門,兩側還有北上西門,北上東門,周邊以牆,牆和筒子河相對,中間路面很窄。
30年代以後,故宮博物院展寬馬路時,把北上門及北上東西兩門拆除,馬路展寬到景山門前,形成今天景山前街的規模。
《宸垣識略》:景山,一名萬歲山,在神武門北,為大內之鎮山。元代這裡曾有小土丘,名青山。其位置正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其他有元代延修建紫禁城時,把建築余土和挖甬子河的泥土,在原土丘和延春閣舊基上,堆成土山。五鎮“意在壓勝前朝的風水”故為“大內之鎮山”。初名萬歲山,俗名煤山。《日下舊聞考》載:俗所謂煤山者,本萬歲山。其高數十仞,眾木森然,相傳其下皆聚石炭(即煤)以備閉城不虞之用者。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改名景山。
景山前街
景山有五峰,峰各一亭。中峰的亭叫萬春亭,身臨其中,可俯瞰北京全城的秀麗景色。西兩峰的亭分別叫富覽亭、揖芳亭。東兩峰的分別叫周賞亭、觀妙亭。五亭建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每亭各有銅佛像一尊。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萬春亭中的毗盧遮那佛被毀。其他四尊,也被劫走。景山現闢為景山公園。山後的壽皇殿,原為供奉清皇室祖先影像之地,現為北京市少年宮。
景山東側的觀妙亭東稍下,原有一棵老槐樹,樹已枯死,旁有石碑一座,碑文是“明思宗殉國處”。思宗就是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檢。崇禎十七年(甲申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軍先鋒至北京平則門(即阜成門),朱由檢急召群臣問計,君臣相對涕泣,束手無策。城外明軍三大營兵變,守城軍人空銃炮,不肯接戰。十八日守軍開城門迎李自成。十九日拂曉崇禎帝朱由檢倉惶出逃,跑入景山,就在這棵槐樹上自縊身死,結束了明王朝276年的封建統治。解放后,景山附近除景山前街外尚有景山東街、景山後街和景山西街。景山西街原叫西板橋大街。其地原有什剎前海流人紫禁城甬子河水道,在水道轉彎處有橋名西板橋,街因是名。
景山前街和景山西街相交處,街北有大高殿即大高元殿。《蕪史》:大高元殿,習學道經內官之所居。《金鰲退食筆記》:大高元殿之東,即北上西門,有橋,鶖磚、石各半,謂防車輪耳,得名鴛鴦橋。殿宇原樣保存,現為某軍事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