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條詞條名為八甲村的結果 展開
八甲村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留格庄下轄村
八甲村隸屬煙台市海陽留格庄鎮,全村轄區總面積約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0.7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其它雜糧及花生、蔬菜、蘋果等。
明永樂二年(1404年),李姓先祖從江蘇常州府無錫縣遷來此定居,因建村處有天自冢,遂命村名天自冢。
清朝末年,官府為了便於管理,將周圍村莊劃為十個甲,本村按順序排列為八甲,故改名為八甲村。後有薛姓遷來定居。
2002年,全村有147戶,385人。有李、薛2姓,均為漢族,其中李姓人口較多。
文教科技1942年,成立八甲小學。1978年,村集體出資3萬元,修建新校舍,有教職工4人,學生30多人。之後,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育質量穩步提高。2000年,八甲小學合併到六甲聯中。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0人。村重視科技教育,多次聘請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學習。到2000年,村民有1人獲高級農藝師職稱,1人獲會計師職稱,4人獲技術員職稱。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0年,全村總收入20萬元。2000年,全村總收入150萬元,人均存款2000元。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33輛、摩托車20輛、電話66部、彩電106台、電冰箱35台、洗衣機5台。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建國以後,特別是1978以來,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22平方米。集體福利1971年,村合作醫療站建立,村民平常用藥報銷50%,病重住院藥費報銷70%。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1年,村投資5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87年,全村投資6萬元,建起自來水塔,鋪設了自來水管道,村民用上了自來水。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李可選、李志禎、李玲珍、李淑敏等4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黨員。同年,成立黨支部,李可選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裡成立了互助組,並先後開展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12人隨軍參戰。
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1人。
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33人。先後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李可選、李孔熙、李可選、李世傑、李可選、李恩肖、李雲洪、李執中、李恩肖、李述景、李世貴、李述艾。
1993年起,李述艾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村設村公所。
1943年,改稱村政府。
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
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李可選、李志禎、李淑敏、李孔熙、李恩肖、李執忠、李恩波、李明、李建德、李世謙。
1999年5月,黨支部書記李述艾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