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喜花饃
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
聞喜花饃是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的傳統名點,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種樣式的饅頭,因花式各樣而命名為花饃。聞喜花饃盛行於明清,已有1000多年歷史,已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完整的創作體系。聞喜花饃有“花糕”、“花饃”、“吉祥物”、“盤頂”四大系列200多個品種。聞喜花饃2006年入選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於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展出。在2012舉辦的“中國·聞喜花饃文化節”上創造了四項世界紀錄。
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在喜喪節典日常交往各種活動都可用,分大花饃、對對饃、棗花饃、餛飩饃、石榴饃等等。大到重十多公斤,小的像棗那麼大,常用的有2斤多和半斤多的。“有饃就有事,有事就有饃” ,在聞喜農村流傳著許多如剪紙、花饃、布畫、刺繡、草編等民間藝術,其中聞喜花饃流傳最盛,因為它始終和百姓的民俗文化緊密相連,從而形成了節日花饃、婚嫁花饃、壽誕花饃、喪葬花饃、上樑花饃、喬遷花饃等較為完整的花饃體系。
聞喜花饃的製作原料以北垣面為主,另有豆子、棗、胡椒等輔料。使用北垣麵粉和北垣水製作的聞喜花饃是最正宗的。聞喜縣北垣地處峨嵋嶺腹地,此地盛產的小麥生長期比別處長數十天,生長周期長,粒大飽滿,麥質優良。用此地小麥面做出的饃,清香筋道、營養豐富,吃在嘴中,甜中帶香。不僅要用北垣麥子,同時要用北垣的水。
擀杖、筷子、竹籤、剪刀、梳子、菜刀等。
切、揉、捏、揪、挑、壓、搓、撥、按等。
1、選好原料後進入揉面的程序。花饃用的麵粉,在過去用石磨磨面時,取前兩遍的,選最好的精粉。講究的藝人還要用面籮過一遍才使用。
2、提前一個晚上發“酵水”,第二天將發開的酵水和麵粉攪拌,加水起面、揉面。揉面最少不低於8遍,揉出的面要光滑而有彈性。可在和面時在麵粉中摻入適量的醋,蒸出的花饃白亮、光滑,還有的加糖水或牛奶、蜂蜜,這樣花饃不易乾裂。
3、“醒饃”,即讓饃發發虛。把捏制好的麵塑品放在熱籠圈裡,再在籠圈中間放一碗熱水,用棉褥蓋嚴,保持適當溫度和濕度,使花饃製品不變形、不幹裂、濕潤光滑。
4、待饃發虛后,即可上籠蒸制。花饃上籠蒸制時需注意開水上籠、急火上氣、籠圈封嚴、不忘放氣、大小分蒸、落氣出籠等。
5、花饃出籠后,最後一道工序是趁熱著色,這樣可使顏色艷麗,不易褪色。待上好色晾乾,需要組裝的還要用竹籤把輔助的部分與襯托的花瓣等進行組合。
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的盤頂不可食用,它是祭祀活動中的專用品和擺在食籮頂節的麵塑藝術品,有人物,有動物,體現了地方特色,麵塑人物是比較普及的手工藝術。做花饃用的是北垣面,面白,筋實而韌道,與北垣麥質(地勢高,小麥生長周期長,光照足)和聞喜的制酵、揉面有很大關係。北垣饃不用發酵粉或鹼面發酵,而用面酵。面酵是用玉米面做原料,工藝的尺度、環節準確掌握,制好面酵才可蒸出好饃。揉面,花饃用的麵粉,選精粉,比一般饃要求高,用最細的太面籮篩過才行。發開的酵腐和麵粉攪拌,加水起面揉面分合合分不少於八遍,揉出來的面要光亮,有彈性。和面摻適量的醋,蒸出來的花饃白嫩,光滑;摻糖水、奶水、蜂蜜,饃除甜以外還不易乾裂,存放期長,麥香也不會受到影響。
山西麵食,傳統麵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已有兩千年的歷史,被譽為“世界麵食之根”。山西麵食有280種,按照製作工藝來講,可分為蒸制麵食、煮制麵食、烹制麵食三大類。
最高龍王
聞喜花饃藝術節
最長飛龍
神龍麵塑曲線長30.05米,創世界最長的麵塑紀錄。神龍麵塑是由禮元鎮阜底村製作,共用白面100多公斤,用人力每天80到100人,製作時長達半個月。
最大花饃
聞喜花饃------世界之最
最大麵塑群
裴氏宰相將軍群塑由聞喜縣禮元鎮裴柏村村民一起製作的裴氏宰相將軍群體麵塑排成長長的兩列,望不到邊。裴氏宰相將軍群塑共有113尊聞喜歷史人物花饃造像,平均身高為1.8米,創世界最大的麵塑造像群像紀錄。原材料就地取材,用龍骨搭架,蒸熟以後用彩繪把像勾勒出來,共用白面兩噸。
聞喜花饃
聞喜花饃是一道老少皆宜的蒸制麵食。不同類型的花饃有著不同的用途:男女青年結婚時,新郎家要給新娘家蒸“上頭糕”花饃,待新娘出門時,媽媽要將“上頭糕”的根部一段裁下來,讓一對新人帶走,意為女兒應在婆家紮根,其餘切成片分送給家族與鄰居,表示喜鳥兒翔遠了;給老人蒸的壽糕花饃,一周有九隻造型優美的獅子族擁著一朵怒放的菊花,寓意“九世共居”。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聞喜縣人民文化館獲得“聞喜花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