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的結果 展開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由周振鶴主編,全書在總論外,分為13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漢卷、三國兩晉南朝卷、十六國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國卷、宋西夏卷、遼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中華民國卷。由復旦大學出版社陸續推出。

徠2017年12月9日,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和復旦大學中國地理研究中心共同舉辦的《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修訂版發布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復旦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行。《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以下簡稱《通史》)由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資深教授周振鶴先生擔任主編。

簡介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學術意義上的行政區劃變遷通史。

提要


本卷旨在通過對傳世文獻與文物考古資料的精細考證、系統分析,並充分吸取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對三國兩晉南朝之疆域變遷與政區制度進行全面討論,對三國兩晉南朝之政區建置,包括政區沿革、領屬關係、治所變遷、境域盈縮以及置廢並析諸般情形,作儘可能詳盡的復原。
本卷所涉及的相關概念、學術回顧、文獻資料、基本思路、核心理論、關鍵原則等問題,置於“緒言”中加以說明;“結語”則從宏觀的視角,統合政區制度與政區建置二者,歸納現象、指陳規律、思考利弊得失,並就相關的政治地理問題,進行典型案例分析,以為“魏晉南北朝政治地理研究”開題。
本卷的主體撰述,分為十編。
第一編概述三國兩晉南朝之疆域變遷與政區制度。疆域與政區為政治地理的一體兩面,政區與區劃又為地方行政的一體兩面。本編先就三國、兩晉、南朝各別政權的疆域變遷作出梳理與分析,再就這些政權的政區制度,分為一般制度如府州郡縣鄉里制度,特殊制度如尉部、遙領、虛封、僑置、雙頭以及寧蠻府、左郡左縣、俚郡僚郡,加以說明與考證;所梳理與分析的疆域變遷,所說明與考證的政區制度,既為接續的九編張目,也以接續的九編之具體考述為基礎。
第二編輯考三國兩晉南朝都督區。都督區從臨時設置到相對穩定,從單一的大軍區設置到分層分級設置,逐步形成基於州、郡、縣而又凌駕其上的另一套行政區劃系列。本編即從實證的角度,全面展現了這一多頭並進的歷史進程。
第三編、第四編分別考述三國、西晉諸州郡縣沿革,第五編至第九編分別考述東晉與南朝宋、齊、梁、陳之實州郡縣沿革;又與各編之考述文字對應,分別選擇斷代年份,排出其時行政區劃,並配以對應的政區地圖,展現各別政權相對穩定的政區狀況。對於相應時段內其他獨立的地方政權或政治勢力,如漢末公孫氏、梁陳間之後梁與王琳的政區沿革考證,則附於相關政權之後。
第十編略依《晉書·地理志》所列州郡順序,以考表的形式,通過原州郡縣與僑州郡縣的對照、州郡縣僑置經過的敘述、附註與備考的說明,集中處理東晉南朝尤為複雜繁瑣的僑州郡縣,既力求呈現其沿革之全貌,亦與東晉、宋、齊、梁、陳實州郡縣各編中的相關內容彼此呼應。
本卷之“附錄”,除了梁、陳兩朝難以繪製外,製作了三國、西晉州郡沿革表與東晉、南朝宋、南朝齊實州郡沿革表。由此沿革表,可以全面直觀地從時間維度考察相關各朝政區變遷的諸多細節。
本卷可與《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兩晉南朝部分相互參照,也可供高等院校歷史、地理專業師生及相關研究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胡阿祥,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先後就讀於復旦大學歷史系、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獲歷史學學士、歷史學碩士、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六朝博物館館長,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文史、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地名學、南京地方史。出版專著及各類大小冊子近三十種,發表論文與長短消閑文字約四百篇,主編著作多部。
孔祥軍,1979年生,江蘇揚州人。1997年考入揚州師範學院中文系,相繼獲漢語言文學學士、文藝學碩士學位。2004年考入南京大學歷史學系,2007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政區地理、清代經學文獻研究。在《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清史研究》、《中國經學》、《域外漢籍研究集刊》、《古典文獻研究》等發表論文五十餘篇,出版專著三種。
徐成,1984年生,江蘇興化人。2013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講師。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歷史地理、隋唐制度史研究,在《江海學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歷史地理》等發表論文十餘篇。

五代十國卷


基本信息

作者:周振鶴 主編 李曉傑 著
定價:160 元頁數:1133頁
ISBN:978-7-309-10523-0/K.472字數:1196千字

摘要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九五”、“十五”、“十二五”規劃重點圖書
徠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周振鶴 主編
本書研究自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這一研究不僅是傳統的關於歷時政區沿革的考證(縱向),而且對同一年代各政區並存的面貌作出復原(橫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相關的復原以詳細至逐年為尺度。全書在總論外,分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漢卷、三國兩晉南朝卷、十六國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國卷、宋西夏卷、遼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華民國卷。
在掌握傳世與出土歷史文獻的基礎上,本書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最大可能地反映歷史真實。全書以重建政區變遷序列、復原政區變遷面貌為主要內容,而由於歷史時期中國行政區劃的變化很大,在正式政區以外又有準政區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區層級、幅員及邊界在不同時期的變遷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獨立成書,其考證過程和編寫結構有各自的側重點。
本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學術意義上的行政區劃變遷通史。各卷作者在相關領域有長期的學術積累,全書的寫作也傾注了十餘年之功,希望能成為中國行政區劃變遷史研究的重要參考著作。
五代十國卷提要
本卷依據相關傳世與金石考古資料,全面而系統地逐年復原了五代十國時期(907—959)中原地區先後更替的後梁、後唐(晉王)、後晉、後漢、後周等五個王朝政權與在此期間南北方所出現過的前蜀、后蜀、南平(荊南)、楚(楚王)、吳(吳王)、南唐、吳越、閩(威武、閩王)、南漢(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北漢等十個地域政權的行政區劃的演變過程。同時,兼論其時曾存在過的岐王、盧龍(燕王、燕)、趙王、北平王、定難、歸義(西漢金山國)、武貞、寧遠、邕管(嶺南西道)、江西、百勝、高州、新州、靜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據政權(勢力)的轄區範圍的變遷。其中對存在於這一時期諸多紛繁複雜、懸而未決的政區地理相關問題,作了迄今為止最為詳盡、完整的揭示與廓清。
全卷除緒論與附錄外,分為概述編與考證編兩大部分。
概述編系綜合考證編的所有結論撰寫而成。此編又分為上、下篇,以政權為視角,劃分章節進行敘述。上篇析為五章,簡述後梁、後唐(晉王)、後晉、後漢及後周等五代所設置的行政區劃的沿革;下篇分為十章,略敘前蜀、后蜀、南平(荊南)、楚(楚王)、吳(吳王)、南唐、吳越、閩(威武、閩王)、南漢(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及北漢等十國政權所設置的行政區劃的沿革。其中主要涉及這些政權所置節度使(留守)及其屬州、直屬京(直隸)州(軍)的各自轄區的逐年變化。另外,曾與五代十國在不同時期並存過的岐王、盧龍(燕王、燕)、趙王、北平王、定難、歸義(西漢金山國)、武貞、寧遠、邕管(嶺南西道)、江西、百勝、高州、新州、靜海、殷、湖南及清源等或大或小的各割據政權(勢力)的轄區演變,亦按地域與出現時間附入此編相應各章節之中加以概述。
考證編系對五代十國時期的政區地理所作的逐年詳盡考述,為全卷的重心所在。此編參照唐開元十五道的分野,按地域劃分考證區域,以後梁貞明六年(920)為斷,將其時所存在的各割據政權(北方:後梁、晉王、岐王、定難及歸義;南方:前蜀、荊南、楚王、吳、吳越、閩王及南漢)所轄的高層政區與統縣政區的置廢分合及其各自轄境的盈縮作了系統而詳贍的考訂,共計十章,分置於上、下篇之中。此年之前或之後在南北方區域內出現的各割據政權(勢力) [北方:盧龍(燕王、燕)、趙王、北平王、西漢金山國及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漢;南方:吳王、威武、大彭王(南平王、南海王、大越)、武貞、寧遠、邕管(嶺南西道)、江西、百勝、高州、新州、靜海及后蜀、南平、楚、南唐、閩、殷、湖南、清源] 所轄的政區建置與領域的變動,則納入上述相應考證區域的章節之中進行論述。
此外,為了便於讀者的閱讀與理解,本卷還編繪了大量的圖表(其中圖53幅、表45項),試圖從時間與地域上直觀而形象地展現論述的結論。

個人簡介

李曉傑,1965年12月生於河北省唐山市。1988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保管部工作,任助理館員。199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2年度為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3年至2004年度任大阪大學文學部COE研究員。現為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歷史政治地理、《水經注》、中國古代史及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著有《東漢政區地理》(1999)、《體國經野——歷代行政區劃》(2004)、《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先秦卷》(2009)、《疆域與政區》(2011)等。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