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位於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內,緊靠風景秀麗的揚州瘦西湖景區。

學院源自通州師範學校文史專修科,於1952年併入蘇北師範專科學校,1959年,揚州師範專科學校併入,學院改為“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1992年隨揚州師範學院,同其餘五所在揚高校成立揚州大學

截止2016年10月,學院設有哲學、歷史學(師範)、檔案學、社會工作4個本科專業,並承擔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品德課”教學工作;學院有本科生598人,博、碩士研究生157人;該院的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古代史、倫理學等研究領域在學術界有較大影響。

院史沿革


1902年,張謇在南通創辦通州師範學校;
1952年5月,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和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在蘇北設立四所大專院校。揚州成立蘇北師範專科學校,並成立歷史系。著名歷史學家祁龍威、卞孝萱等名師先後在該專業任教。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1952年8月全國院系調整,通州師範學校文史專修科與揚州中學數理專 修科、蘇南丹陽藝術學校藝術專修科、蘇北師資訓練學校教育專修科合併建立蘇北師範專科學校;學校設立歷史專修科,並在高郵分部設有史地班;
1959年4月,中共江蘇省委決定揚州師專與蘇北師專合併,建立揚州師範學院。這一時期本專科並存,始設有歷史系(附專修科);
1963年,揚州師範學院歷史系因故解散;
1966年至1976年,揚州師範學院遭受破壞,學校財產受到極大破壞,停止招生六年;
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揚州師範學院建立包括歷史專修科在內的六系一科;
1978年,停辦十五年的歷史系重新開始招生,恢復時僅有9名教師,2個教研室;
1982年,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得碩士學位點授予權,成為國內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
1984年,學院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88年,學院舉行回復十周年紀念活動;
1992年,同揚州師範學院併入揚州大學,成為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2005年,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得博士學位點授予權;
2010年,歷史學學科獲得一級學科碩士點授予權;
2011年,中國史學科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授予權。

辦學條件


科室專業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設有哲學、歷史學(師範)、檔案學、社會工作等4個本科專業以及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哲學、社會工作、檔案學6個教研室。

師資力量

截止2016年10月,學院擁有教職員工72人,其中專任教師61人,有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47人,在讀5人。
師資概況:
教研室教 授副教授講 師
中國古代史王永平、曹金華、李文才、王嘉川、吳超、張光華徐俊祥、孔祥軍、李尚全謝永平、徐成、劉奉禎
中國近現代史周新國、吳善中、朱煜、夏維奇、朱季康羅瑛、梁磊、陸和健殷定泉、丁慧超、張文濤、王寧寧
世界史崔劍、馮春龍、馬約生、崔紅霞樊江宏、李丹、許志強
檔案學劉建臻徐品堅、孫軍、於海燕、趙芳、張紅珊肖強
社會工作劉正峰薛平、朱海忠、劉秀紅、陳劍梅、張進、馮敏良陳潔、李爽
哲學吳鋒張友群、孫冬生、程海霞王勇、郭小軍、羅龍祥、賈佳、劉振、曹聰、周露平
博士生導師:周新國、吳善中、王永平、葉美蘭
國務院高級專家特殊津貼:周新國
江蘇省高校優秀骨幹教師:吳善中
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王永平

學科建設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學院擁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博 士后流動站、1個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學科。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課程與教學論(歷史教育)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教育部評估中,該院中國史參與評估,得分67分,位列41位。
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
一級學科碩士點:中國史
二級學科碩士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教育發展、中國法律文化與法治發展。
專業碩士點:社會工作、學科教學(歷史)
“十二五”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中國史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中國史

教學建設

根據2015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擁有1個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課程 群、1門江蘇省精品課程;1個江蘇省特色專業、1個校特色專業;學院還設有江蘇省檔案人員培訓中心和檔案與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學院推進學生的國際化工作,有4名全日制本科生到中國外訪學。此外,還積極開展特色工作創建活動,社會工作0501班被命名為“周恩來班”,社會工作08班被命名為“張雲泉班”。2010年,學院獲“全國志願助殘示範基地”稱號。
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課程群:《哲學課程群》
江蘇省精品課程:《中國現代史》
江蘇省特色專業:歷史學
揚州大學特色專業:哲學
揚州大學品牌專業:歷史學
• 實驗室
該院設社會發展實驗中心,下設檔案與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數字化實驗室和社會工作實驗室。該中心的始建於2002年8月。檔案與信息管理綜合實驗室79.56㎡,擁有實驗儀器設備共計202台(件),總金額150餘萬元,主要儀器設備有:檔案線縫裝訂機、無線膠裝機、YX-3三針檔案裝訂機、打孔機紙張厚度儀、白度儀、紙張抗張強度儀、耐折度儀、耐破度儀、撕裂度儀、酸度計、纖維測定儀、老化試驗箱、鼓風乾燥箱等儀器設備,用於《檔案管理學》、《檔案保護技術學》、《信息記錄與存儲技術》等課程的開設。
• 學生成績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截止2016年10月,學生英語四級通過率、計算機二級考試合格率、本科生科研立項率等一直居於學校前列。本科畢業生每年考取碩士研究生人數佔畢業生總人數的20%以上。同時,開拓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每年有近10名全日制本科生到境外交流訪學。推進學生創新創業,近年來,有3名同學成功自主創業。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截止2016年10月,學院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清史工程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等100餘項,出版學術專著100餘部,發表重要學術論文500餘篇,獲得省部級各類優秀科研成果獎50餘項。
• 2014年度出版著作情況
作者著 作 名 稱出版單位及時間成果來源類別字數備註
曹金華《後漢書稽疑》(上中下冊)
中華書局
2014年9月
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專著1250
李尚全《儒藏·大學衍義》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4年5月
“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大學“九八五工程”重點項目點校420
吳善中
劉建臻
《教學研究薈集》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4年10月
編著310
主編
副主編
張連生《揚州名人傳》
廣陵書社
2013年1月
編著260主編
周新國《太谷學派史稿》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年4月
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省高校哲學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點項目、揚州大學中國史重點學科項目專著257
朱季康《近代華東民間秘密互助團體太谷學派的生存與信仰研究》
人民出版社
2014年7月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專著310
• 2014年度學院科研獲獎情況
吳善中: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朱海忠:江蘇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朱煜:江蘇高校第九屆哲學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王嘉川:揚州市第九次哲學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科研平台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學院有1個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 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設有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心、中韓文化暨崔致遠研究中心、倫理學研究所、揚州大學佛學研究所、揚州大學張謇研究所、揚州大學反邪教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淮揚文化研究中心
(淮揚文化研究中心共出版學術著作60餘部,發表論文500多篇,其中被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174篇;承擔各類科研項目50多項,科研經費總計共450多萬,獲省部級以上獎項14項,省廳級12項。)

學術資源

• 圖書館藏
根據2015年9月學院官網資料顯示,學院資料室有藏書10多萬冊,長期訂閱專業期刊、大學學報150多種。瘦西湖校區敬文圖書館中設有文史研究室,館內藏有《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等大型歷史文獻,館藏中蘇北方誌較為齊全,敦煌學資料豐富。
• 學術期刊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該院周新國教授為《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的主編,該院負責該期刊的“近代以來中國研究”、“揚州文化研究”兩個欄目。該刊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學院文化


• 校訓
堅苦自立
“堅苦自立”,取自近代中國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為其創辦的通州師範學校(即揚州大學的源頭)所立校訓。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堅苦自立”的內涵十分豐富。“堅,剛也”(《說文》)。“堅”的本意是牢 固、結實,含執著、剛正、篤實之意。“堅苦”是指抱定宗旨,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含有信念執著、意志堅強,勤勉刻苦、務實篤行之意。“自立”是指不依賴他人,憑自己的勞動而獨立生活,靠自身的努力而有所建樹,含有自尊自信,自強不息之意。
“堅苦自立”,關鍵在“堅苦”,根本是“自立”。一方面,非“堅苦”無以“自立”,另一方面,堅毅刻苦的意志品格,又源於“自立”者強烈的自我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中國自古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後世學人更是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張載)視為至高至善的人生追求。
• 學生特色活動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學院每年舉辦“超越夢想”訓練營活動,培訓率達40%;學院學生組 織鐵血夕陽紅——揚州老兵抗戰口述史研究”志願團,為揚州抗戰老兵記錄抗戰口述史,並建立省首個民間區域抗日活證據庫,該組織對老兵的尋訪記錄仍在進行中。
此外,該院周恩來班歷史1301班定期到史可法紀念館做志願講解員,為了將這種志願服務活動常態化,該院與史可法紀念館將展開長期合作,建立志願服務基地。

現任領導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黨委書記:呂紅梅
院長:王永平
黨委副書記:居再宏
副院長:茅衛東、王嘉川

知名校友


華強: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夏春濤:中國社科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
周新國:揚州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