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高作鎮的結果 展開

高作鎮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轄鎮

高作鎮,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下轄鎮,位於睢寧縣城東部。

全鎮轄19個行政村,248個村民小組,土地總面積41.71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35751人(2017年),2017年人均GDP15146元。徐淮公路與徐宿淮鹽高鐵穿境而過。鎮域經濟以“淘寶傢具”為主,物流產業為輔。截至2020年,高作鎮下轄5個居民社區和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高南社區。截至2019年,高作鎮常住人口為3.61萬。

2019年10月,高作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歷史沿革


元代,稱高作社,為睢寧縣所轄。
明代,睢寧縣下轄4鄉34社,高作社隸屬高景鄉。
清代,清初至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睢寧縣行政區劃承襲明制,高作社仍屬高景鄉。
清末宣統年間(1909年後)睢寧縣將社改為“集”或“寨”,高作集仍屬高景鄉。
民國元年(1912年),睢寧縣區劃改為4市13鄉,高作集改名為辛興鄉。
民國十七年(1928年),睢寧縣改為6市7鄉,辛興鄉又改名為高作市。
民國十九年(1930年),縣政府在全縣設8個區,高作是二區(駐高作),高作市又易名為高作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高作屬睢寧縣抗日民主政府下轄的二區(駐高作)。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至1949年,高作屬睢寧縣民主政府下轄區之一,稱高作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建立高作區公所。
1976年10月,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團后,高作公社稱高作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
1981年4月,公社革命委員會撤銷,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3年7月,公社管理委員會撤銷,建立鄉人民政府,保留公社名稱,並建立公社委員會作經濟管理機構。
1992年2月,高作撤鄉建鎮,稱高作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高作鎮位於睢寧縣城東部,東與中國淘寶傢具第一鎮“沙集鎮”接壤,南與邱集鎮王林村毗鄰,北靠梁集鎮劉圩社區距縣城約8千米,轄域總面積41.71平方千米。地理坐標在東經118°05′、北緯,33°91′。

地形地貌

高作鎮亦居沂蒙山與淮海平原之交,一片平原。由於歷史上的境北黃河頻繁泛濫衝擊,近河地區沉積物較遠河地區相對漸多,全鎮地勢呈由西北向東南徐緩傾低之勢,比降約萬分之一點八左右,地面高程為21.5米至23.3米之間。西北部高,東南邊境低洼。

氣候特徵

高作鎮屬暖溫帶南緣魯淮平原半濕潤區。具有亞熱帶和中溫帶過渡區的氣候特徵。夏季(6月—8月)炎熱,雨水集中;冬季(12月一次年2月)乾冷,雨雪稀少;春季(3月—5月)回溫快,秋季(9月一11月)秋高氣爽。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溫、水、風等氣候資源豐裕,熱能潛力較大。

水文

綜述
高作境內自古河流較少,僅有中渭河、西渭河、小邱河三條南北走向的天然河流,年久失修,淤塞短淺。年降雨量不大,但客水較多,汛期雨水多時,客水湧來,排泄不下,積水成災,年年如此,水患無窮。清末某年大水成災,高作境內一片汪洋。高作集地方官吏向縣官彙報水災災情說:“中渭河、西渭河、小邱河,三河成了一條河。
主要河流
中渭河
中渭河源自宿遷市王官集鄉(現王官集鎮),過劉圩鄉(現梁集鎮)入高作境,進王林鄉(現邱集鎮)南下流經高作境內7.5千米。1964年冬至1965年春,高作東雙橋以北至劉圩鄉一段填平造田。
高東大溝
高東大溝於1964年至1965年開挖,北從劉圩鄉(現梁集鎮)東聯村(現東聯社區),南入徐沙河,全長6.8千米,是高作東部排灌主體工程。
高西大溝
高西大溝是1974年新開挖工程,北起劉圩鄉(現梁集鎮),南入徐沙河,全長7.6千米,是高作中部地區排灌主體大溝。
西渭河
西渭河又名沈家河、林子河。流經高作鎮小全村、八里村、郭窪、雙庄村,全長5.6千米,是高作鎮與睢城鄉(現睢河街道)界河,高作西部積水多靠此河宣洩,也是灌溉的水源。
徐沙河
徐沙河是1958年人工開挖而成,西起雙溝鎮上壩、東至沙集徐洪河。從雙庄村西入高作境內,東至金塘出境,流經高作境內8.3千米,是高作鎮排灌的總動脈。徐洪河1992年徐洪河二期工程完成後,徐洪河出沙集境,入高作鎮張皮村,繞大庄村后入劉圩鄉,流經高作境內1.2千米。

土壤

高作鎮屬黃泛沖積平原,全鎮土地均屬黃泛沖積土壤。鎮內土壤為潮土類、兩個亞類。即黃潮土亞類和鹽潮土亞類。四個土屬即砂土,兩合土、淤土、脫鹽鹼土。十個土種,即沙土、粘心沙土,粘底沙土、沙底兩合土,厚沙底兩合土、粘心兩合土、沙心淤土、厚沙底淤土、脫鹽鹼土、粘心鹼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10月,睢寧縣行政區劃為1市、12區、130鄉,高作區下轄1鎮13鄉。
1949年高作區區劃詳情   
高作鎮劉圩鄉劉祠鄉官汪鄉
中和鄉新村鄉金塘鄉姚圩鄉
周樓鄉陸園鄉王行鄉商湖鄉
興國鄉和平鄉  
 1953年4月,興國鄉、陸園鄉划入沙集區,王行鄉划入魏集區劉祠鄉、中和鄉划入梁集區,高作區下轄1鎮8鄉。
1955年,改為高作區人民委員會,同年中和鄉、劉祠鄉、王行鄉又划入高作區,高作區下轄l鎮12鄉。
1956年3月,周樓鄉、姚圩鄉劃歸王林鄉,商湖鄉、和平鄉划入沙集區,王行鄉劃歸梁集區,興國鄉划入高作區,高作區下轄1鎮7個鄉,年內,周樓鄉又劃歸高作,高作區境內成立1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9月,高作鄉建立了高作人民公社,成立了高作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下設8個大隊,109個生產隊。
1961年,公社管委對下轄的8個大隊進行調整為19個大隊、150個生產隊。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該鎮轄19個行政村,20個村委會,248個村民小組。
高作鎮區劃詳情   
高作高南滕庄季庄
曹庄雙庄大庄后劉
小仝三張石墩周樓
夏廟金塘單灣張皮
臘園官楊五姚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高作鎮下轄5個居民社區和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高南社區。
序號居民社區\行政村人口
1高南社區3345
2高作社區4742
3滕庄社區2400
4曹庄社區2020
5官楊社區3157
6石墩村4113
7夏廟村2307
8姚繩村2733
9大庄村2457
10張皮村1896
11金塘村2680
12后劉村2581
13季庄村1527
-總計35958
數字數據截至2018年

人口民族


民族
高作鎮歷史上一直漢族居多,1982年,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公社人口為45224人,回族1人,1983年起,因婚嫁等原因有少數民族人口入住。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全鎮人口為53305人,漢族人口53221人,全鎮有11個少數民族,共74人。其中彝族37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0%。白族13人,布依族8人,壯族4人,布朗族3人,傣族2人,黎族2人,高山族1人,苗族1人,回族1人。
建城區面積
建城區面積
變動
高作鎮自古戶籍無考,明朝,黃河水患頻繁,民多顛沛流離,睢寧縣僅萬餘丁口,高作人口稀少。清初,山西、山東、河南等地大批移民遷徙睢寧,高作人口漸多。民國期間,政局動亂,自然災害頻繁,瘟疫流行,人口增長緩慢。新中國成立后,社會制度優越,人民當家作主,生產發展,生活安定,醫療衛生條件有所改善,高作出現了解放后第一次生育高峰。1950年一1957年,人口增長較快,1958年至1962年人口呈下降趨勢,1963年人口開始回升。1966年至1978年再次出現人口增長高峰。1979年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人口增長趨於下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高作公社總人口為45224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高作鎮總人口為53305人,人口密度由1982年的每平方千米730.34人,上升至每平方千米857.54人。
數量
1982年,第三次全國入口普查,高作公社總人口為45224人,其中男性23066人,佔總人口的50.8%,女性22338人,佔總人口的49.2%,性別比例為50.8:49.2。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高作鎮總人口為53305人,其中男性26833人,佔總人口的50.34%,女性人口26472人,佔總人口的49.66%,性別比例為50.34:49.66 。截至2018年末,高作鎮家庭戶數為9724戶,人口為36098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高作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7.11億元,比上年增6.70%。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達到4.55億元、5.47億元、7.0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66%、8.84%、7.79%。規模工業總產值2.38億元,比上年增長1.3%;規模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37億元,比上年增長1.0%;規模工業利潤總額1363萬元,比上年增長1.3%。其中,稅金877萬元,比上年增長1.0%。財政收入12614.8萬元,比上年增長15.5%。農民人均純收入19443.23元,比上年增長13.65%。全年新增固定資產投資6.55億元。
工業上以鋼材加工銷售、鑄造、紡織、板材、塑料、食品六個產業為主。
農業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生產為主。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西片萬畝優質梨觀光園的擴植,補植工作。擴植500畝,補植1000畝,實現接點連片,建成后將形成集旅遊、觀光和休閑為一體的新
高作鎮區衛星影像
高作鎮區衛星影像
型果品生產基地。
高作鎮黨委、政府著力放大“以八里市場為龍頭、以工業集中區為依託、以生態農業為亮點”的三大核心效應。農業上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為主,工業上以鋼材加工銷售、鑄造、紡織、板材、塑料、食品六個產業為主,形成了工業化、城鎮化、生態農業觀光化相互疊加的經濟社會發展態勢。一是放大市場效應。高標準、高起點對八里市場進行區域規劃,形成八大經營小區,著力構建以鋼鐵銷售、加工為特色的企業集群。二是放大載體效應。加快了工業集中區建設,區內現有工業建設用地7000餘畝,打造了招商引資的高位平台,工業總產值23億元,2006年新建、擴建、續建、竣工投產項目7個,在建項目5個,意向項目3個。三是放大生態效應。藉助臨城優勢,擁有以優質三水梨為主的果樹生態觀光園,兩年內將建成自主果品採摘區6處,農家餐廳4家,休閑垂釣區3處,綠色觀賞長廓500米,切實成為睢寧縣城的“後花園”。高作鎮抓住八里村作為徐州市新農村建設首批示範村的契機,在採用市場化運作,高標準建設八里村兩個居民示範小區的同時,在全鎮著力開展“雙清雙美”活動。使之呈現出一種和諧、文明、向上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繁榮景象。

第一產業

高作鎮農業以優質梨、白山羊、食用菌生產為主。2018年,高作鎮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34萬畝。糧食總產5626萬斤 。2018年,高作鎮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官楊村花卉苗木和經濟作物示範點穩步推進,季庄、夏廟、滕庄3個村佔地1000畝的稻蝦養殖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第二產業

高作鎮工業上以鋼材加工銷售、鑄造、紡織、板材、塑料、食品六個產業為主。2018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零”突破;德邦二期項目2萬平方米倉儲用房和綜合服務樓已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網際網路+建材匯”等一批高標準廠房建設項目按計劃緊張推進。風力發電、新能源汽車電機配件、汽車零配件製造等3個億元以上項目順利簽約。

第三產業

2018年,高作鎮從事電商產業的群眾2200多戶,電子商務相關從業人員近1.5萬人,全年實現電子商務銷售額約22億元。德邦、天地華宇、安能物流、中鐵物流、速爾快遞、申通物流等快遞企業70多家入駐,日平均發貨量約3000噸。2018年,高作鎮連續被阿里巴巴評為“中國淘寶鎮”,全鎮13個村全部獲評“中國淘寶村”。在第六屆全國淘寶峰會上,高作鎮被評為“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十佳案例”,黨委書記田振宇上台領獎。
特色產業
高作鎮產業
高作鎮產業
睢寧縣擁有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位居魯淮平原南緣半濕潤區。河、湖水質及地下水質保持良好,空氣質量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是“省級生態示範縣”、“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縣”和“江蘇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縣”。自1995年開始,睢寧縣引進和推廣日本梨系列新品種、新技術,三水梨以皮薄、肉細、甜味高、口感好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2002年,產品榮獲江蘇省無公害產品證書和省優產品證書,2003年通過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認證,並獲准使用全國統一無公害綠色農產品標誌。睢寧縣現形成以“七月酥”、“幸水”、“豐水”、“新高”、“黃金”、“愛宕”等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的優質高產主栽品種群,栽植面積達15萬畝,成為全國優質砂梨栽培第一縣。
一村一品
高作鎮
高作鎮
睢寧高作鎮以創業促創新,以做專促做優,“一村一品”農業產業特色格局初現,“一村一品”產業資源優勢和效益凸顯。高作鎮20個村形成自己的村品產業特色。高作鎮根據交通、水系等自然資源分佈和村域位置特點,因村制宜實施“一村一品”經濟發展措施,因人制宜落實“一村一品”產業導向機制,以整合自身資源和產業基礎;加強與農技推廣、科研單位“聯姻”,形成“一村一品”責任人管理制度;圍繞“一村一品”發展需求辦班,請專家和創業能人講課,為“一村一品”發展拓寬思路,提供有效服務;給予“村品”發展能手信貸、政策、銷售等方面的優惠和幫助,助力創業能手成長。
高作鎮還通過抓產業不斷升級,提高“一村一品”市場佔有能力和經濟發展能力,抑制粗放型生產,倡導精品化、專業化管理經營帶動。高作鎮已形成以八里村優質“三水梨”、特色觀光園,商庄村油桃種植、蛋雞養殖,大庄村生豬養殖、大棚草莓和西瓜栽培,金塘村波爾山羊養殖,高作村有機水晶葡萄棚架栽植,石墩、季庄、夏廟等村精品稻、水產、肉牛養殖“村品”專業村,帶動發展形成三張、滕庄、周樓、小仝等村200畝大蒜、1200畝綠色大棚蔬菜果菜、4000畝優質果樹“一村一品”專業村,其中,優質梨、波爾山羊、葡萄、大蒜遠銷到南京、上海、徐州等地。其餘8個村以農閑富餘勞動力為“村品”特色和創業資本,發展建築裝潢、飾品和工藝品代辦加工業務。

文化


地名溯源
很久以前,高作鎮駐地高作街和其它地方一樣平坦,住著幾戶人家。傳說一天夜裡地殼變動,從這裡要長出山來,正當地面逐漸隆起時,恰巧碰上一婦女早起推磨,解小便給魘住了。山未長成,形成了高灘。這一高灘又處於南北要道之上,有一位叫高作的老漢擺一茶桌以賣茶為生,因服務周到,過往行人忍飢受渴,堅持到高老作這兒歇腳。久而久之,這一帶住戶增多,隨著時間推移,高老漢的名字就變成了地名。出現了高作。有手工作坊,產生貿易、形成了集市。
2012高作實景
2012高作實景
民間藝術
扎紙
民國初年有一馬姓祖傳扎紙藝人,能扎花卉、靈亭、花轎、傢具、牲畜等,手藝超人,扎什麼象什麼,所扎之物能以假亂真。這種技藝代代相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有2家扎紙藝人能扎花圈、靈亭、花轎、牲畜等物,供送葬之用。1980年後又增加了紙紮自行車、摩托車、電視機和其他家用電器等,亦為死者送葬所用。
剪紙刺繡
各村都有會剪紙、刺繡的能人,她們多數是D靈手巧的婦女。作為一種業餘愛好,在生產勞動之餘,剪個窗花,剪個花卉貼在小孩的鞋頭上,衣兜上,再用各種彩色絲線照紙花綉好,鮮艷美麗,誰家女兒出嫁,男兒娶親,剪個“鴛鴦”、“雙喜”、“花邊”、“二龍戲珠”等,貼在新房中,以求吉利,既美觀又紅火,這在農村已成為傳統,至今仍沿用著。

文物古迹

高作歷屬睢寧縣四大古鎮之一,亦是文化古鎮。集鎮內外,古剎、廟宇、祠堂、牌坊、殿閣、公園、下馬白玉碑共23處。府前西街有園通觀,下馬白玉碑、道廟、趙公館、關帝廟、’三元宮、奶奶廟。關帝廟、三元宮、奶奶廟三廟都是一牆之隔,故有—步三座廟美譽。中山北路路東有水火廟、薛祠堂。大東門外首玉皇閣、三官廟、公園、桑廟。’小東門外有文昌閣,內有準提庵,小東門內有山西會館。中大街西巷內有邱祠堂、牌坊、耶蘇堂,小善堂、當點,中堂庵。前街有節孝坊。南門外有樊廟,東嶽廟。·這些名勝,建築年代無法考證。多數毀於1928年後和1948年前後,少數毀於1966年至1975年。極少部分仍有殘址、碎片可以做鑒。

交通


高作鎮境內有325省道橫貫東西。

社會


教育

綜述
民國以前
清朝末年,高作地區有不少私塾,高作集小東門外老玉皇閣里還辦一所義學。義學有土地、房產、經費來源由地租收入或由宗教、行會或個人捐獻,教學內容與私塾相同。私人出錢辦的私塾稱之為“學屋”,有些學屋還處於時辦時停的狀態。這些學屋對學生進行的是封建主義教育,教學內容是:“三字經”、“百家姓”、“尺牘”等大部分學生沒讀到“四書”,“五經”,就因自己交不起束修錢,或因先生水平低便失學了。當時稱這樣的學生為“小學蒙”,意思沒有上成,只是初識字。這樣的學屋—般農民子弟是上不起的,只有有錢人家的子弟才可以就讀。在封建科舉制度下,只有少數有錢人家子弟中了秀才、貢生、拔生、舉人進士。當時全鎮95%以上的人是文盲,貧苦農民文盲的比例就更高了.有的村莊過春節時,全村找不到一個會寫春聯的人,有的乾脆就不貼春聯了。
民國時期
民國初期私塾漸多,人們稱之為學屋。民國十七年(1928年),中共地下工作者睢寧縣委書記朱秋白同志在高作創辦一所高作中心小學,本部在水火廟,二部在准提庵,6個班級,190餘名學生,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28日停辦。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在邱祠堂辦起了一所高作初級小學,后辦成完小,校址搬到了水火廟,人們稱學校為“學堂”。這時夏廟、文昌、石墩、雙庄、蔣廟、金塘、小全也辦起了私塾,共22個班,500個學生。民國三十四年,睢寧名人姚銘三在高作老當點創辦一所“私農中學”,教導主任郝士中,共產黨員,地下工作者,建國后,任中央農業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后,這些學校時停時開,斷斷續續。偽政府強迫複課,對學生進行奴化教育,學生家長有的不願意孩子受奴化,有的怕戰亂。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國民黨睢寧縣流亡政府文教科在高作南位橋辦一所簡易師範,招生1班43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停辦。抗日戰爭勝利后,高作教育事業稍有發展,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全鎮下轄的26個行政村先後辦起了16所小學和1所“德生中學”。這些學校規模小,每校只有一兩個班級,沒有教具和教學設備,校舍多數是借用破爛不堪的古廟。夏不擋雨,冬不避風,就讀的學生大部分是有錢人家的子弟,貧苦農民的孩子是很少的。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第二次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后便著手學校的恢復和創辦工作,小學的數量增多,學校的規模擴大。
新中國時期
1954年,高作計有小學校18所,94個班級,1700多名學生。1957年秋,沙集初級中學因校址較偏遷入高作,仍名為沙集初級中學。1958年秋,沙集又辦了初級中學,坐落在高作的沙集初級中學改名為高作初級中學。高作農業中學也於1958年創辦,解決了小學畢業生升學問題,學校借用滕庄大隊滕一、滕二生產隊的民房做校舍,1960年遷到高作中學東院,1962年停辦。1964年貫徹中央“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先後辦起了一大批耕讀小學和4所農業初級中學。在校中學生達550人,小學生4500人。“文革”中,中學、小學各校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壞,門、窗,桌椅等教具等也損失嚴重。停課鬧革命,小學生回家玩,中學生和中小學教師到外地串聯。部分教師身心受到摧殘,學校陷於癱瘓;1968年複課,號召學張鐵生、學黃帥,教師不敢教,學生不想學,幾度停課,幾度複課。1970年2月,高作中學辦高中班,建成完中。農業中學停辦。為解決“文革”中未能升學的小學畢業生入學問題,各小學辦了戴帽初中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
1980年為解決附設初中班過多,校舍不足,師資等問題對小學戴帽初中進行調整,在官汪、高東、后劉、石墩、周樓創辦5所聯辦中學。1985年全鎮學校實現了“一無兩有”(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部分學校達到“一無多有”。1992年全鎮實現了義務教育,1994年完成了撤“附”並“聯”,建成八里中學。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達95%。
二十世紀以後
截至2018年末,高作鎮境內有幼兒園、託兒所4個,小學2個,小學教師135人,小學生2128人。
學前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高作沒有幼兒教育。1954年農業合作化后、各大隊辦託兒所,時辦時停,1958年高作街三個大隊聯辦一所幼兒園,又於1961年停辦。·1975年各村又開辦幼兒園,使3至6周歲的幼兒接受學前教育。取名“育紅班”,全公社共15個班,入園兒童550人。這些班都是農忙時辦,農閑時停。教師文化水平不高,沒有經過培訓,不懂怎樣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和訓練。孩子有的沒有文具,也有的沒有書本,有的班也沒有固定的校舍,有的在集體的牛棚、豬圈裡或樹蔭下上課。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對幼教事業十分重視,提出“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1978年,各村相繼辦起了幼兒園或幼兒班,各村小學校長協同村婦聯主任抓這項工作。縣、鄉兩級利用假期培訓幼兒教師。各村、各小學都在給幼兒園購置玩具。到1985年底,全鎮16所幼兒園共有23個班級,入園兒童計980人,幼師42人。1987年,教育委員會自籌資金在高作鎮中山北路西側,會堂北院建中心幼兒園,並成立幼教中心。選派一名熱心幼教工作的王鳳梅同志任中心園長兼幼教中心主任。1994年,全鎮村村有幼兒園,共38個班級1566名兒童,適齡幼兒入園率達98%,幼兒教師94人。各園、班幼兒不僅有書本,也有玩具,全鎮各園、班有大中小玩具2890件。中心園有滑梯、聯合器、攀登架、轉椅、轉亭、盪椅、兒童球架等大型玩具。大多數教師文化水平較高,受過專門培訓,懂得管理。
小學教育
抗日戰爭勝利后,高作地區小學發展到16所,僅有高作小學是完小,其餘是初小,共有37個班級,1500多名學生。大多數學生上學得跑十幾里路,貧苦農民的子女是上不起的。有錢人家子女上學也不容易,這期間政府不向教育投資,辦學十分困難,教師工資每月不足百斤糧食,由保甲長向百姓攤派,有時—連幾個月也拿不到。教師為了工資不得不向保甲長燒個小香(送點東西)。校舍多數是破爛不堪的古廟,年久失修,夏不遮雨,冬不避風。學生自帶課桌,高矮不等,長短不一,教室里除有一塊黑板外,其他教具根本沒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第二次解放,人民政府成立后,便著手恢復因戰爭而停辦的學校,並創辦新學校,到1949年底全鎮興辦小學20所。共51個班級,72名教師。小學教師部分是舊學校的教員,絕大部分是地方請的具有或小學或初中文化程度的地方“文人”,90%以上未經過培訓,文化業務素質不高。土地改革后,政治、經濟上得到翻身的農民紛紛送子上學。在1956年合作化運動和1958年“大躍進”的熱潮中,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全鎮完小發展到8所。在1960年、1963年三年困難時期期間,教育事業停止在1958年的水平上,1964年實行“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方針。耕讀小學便應運而生,一大批耕讀班創辦起來。1966年全公社有小學22所,150個班級,4637名學生,181名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是經過培訓,國家統配和從社會上吸收的高中初中畢業的學生,小學文化程度的僅10%。22所小學僅有8所完小,小學畢業生的升學率只能達50%,適齡兒童的入學率70%,鞏固率和普及率都較低。十年動亂給教育事業帶來一場空前災難。1967年秋,全鎮小學教師被禁固在高作中學,人人寫檢查,個個過關,不能隨便外出,不能會客。把說過錯話的教師當作牛鬼蛇神批鬥。不少忠於黨的教育事業,工作勤懇的教干被誣衊為“走資派”。戴高帽子遊街示眾。有3名教師被打成“反革命”,被捕入獄,後來平反。有16名歷史複雜、出身地富家庭的老教師,集中在小賀生產隊勞動改造。廣大教育工作者在精神上受到摧殘。受到危害最嚴重的還是學生,從1966年下半年“停課鬧革命”,直到1970年春,中間幾次複課,復而又停,停而又復,始終未復好,即便是複課;學生也是學語錄為主,教師不敢教,學生不願學,只知道寫大字報,學黃帥。1970年春,課總算完全復起來了,但讀書無用論盛行。1971年號召學“白卷英雄”張鐵生。1973年學朝農經驗。學生認真學習風氣蕩然無存。“不學ABC,照當接班人”。學生不僅沒有學到知識,而且養成目無法紀的壞作風。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各小學教學設備十分簡陋,全鎮無一口標準教室,有的學校沒有校舍,只好在牛棚里上課。省教育廳來高作視察,稱學生為“三泥”(泥桌子、泥板凳、泥孩子)學生。體育器材、教學儀器,圖書資料等設施幾乎為零。教學質量低下,學齡兒童入學率不足70%。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級黨和政府的重視,學校恢復了教學秩序,黨和政府平反了教師隊伍中的冤,假、借案,提高了教師的政治地位,教育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辦學條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從1980年起經過5年的努力,高作鎮各學校基本實現了“一無兩有”(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1985年後,教育體制改革,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實施《義務教育法》,依法施教,依法治教,成了全鎮廣大幹群和師生的自覺行動,教育事業有了更快的發展。教育經費渠道不斷拓寬,辦學條件大幅度改善,絕大多數學校蓋起了標準教室,配齊了標準的課桌凳,建起了“五室”(圖書室、教學儀器室、體育器材室、雜物保管室、護校室)。到1991年,高作鎮所有小學各種軟硬體設施均達到了《實施初等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中的下限要求。大庄、張皮兩所小學獲得了徐州市“十佳校園”稱號,大庄小學受到了國家少工委的表彰。1991年後,人民教育人民辦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全鎮用於鞏固初等教育成果方面的投資達130萬元,擴地6775平方米,新增校舍建築面積7076平方米,新建院牆400平方米,新購圖書22700冊,鋪設水泥路面2577平方米,鋪水泥地面8922平方米,添置音、體、美、衛器材價值0.8萬元。辦學條件的改善,促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各校加強了教師、學生、教學、校園、圖書資料後勤等方面的管理,制訂了一系列考評細則,貫徹縣教育局各類學校評估辦法,促進了各學校上規模、上檔次。中心小學連續三年評為縣級—類一等中心小學,縣級模範小學。全鎮的小學教育工作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從1986年後年年評為縣級先進單位。學齡兒童的入學率、在校學生鞏固率、少年兒童普及率、小學畢業率、升學率等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了上級規定的標準。教學質量大幅度上升,在小學升初中的考試中,從1987年起,年年名列全縣農村鄉鎮前列。學生有53人次在省、市乃至全國中小學生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全鎮23所小學,校校辦成完全小學,在校學生達6825人,小學教師達352人,是建國初期的5倍。
隨著生源的不斷減少,高作鎮境內鄉村小學多被撤併,截至2018年,境內小學5所,中學1所,在校生2000餘人。
中學教育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夏,睢寧人姚銘三、姚寅賓在徐州東開辦私立徐東南農業初級中學。邀請在上海讀書時的同學郝中士(中國共產黨外圍組織“反帝大同盟”盟員,建國後任中央農業部長)任教務主任,郝中士又邀請共產黨員和一批進步人士到校任教。“私農”成為睢寧縣進步人士活動中心。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戰爆發前,徐州共產黨地下組織派人到高作“私農”與郝中士接洽,要求動員進步學生到延安參加抗日鬥爭,校長姚寅賓為首帶領十餘人奔赴延安。後來郝中士又與校內共產黨員動員第二批進步青年學生赴延安,第二批人到徐州時,抗日戰爭爆發。共產黨與國民黨第二次合作抗日,並在徐州開辦“第五戰區抗日青年軍訓練班”,私農第二秕滯留徐州的青年學生即進入“青訓班”學習。在“青訓班”內,睢寧青年進步學生被發展入黨,並組成“睢寧支部”,使中斷三年的睢寧共產黨組織得到恢復,“私農”赴延安和在徐州學習的人員後來絕大部分成了抗日戰爭中骨幹。私農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秋停辦。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縣國民政府在高作南魏橋開辦睢寧縣簡易師範學校,附設初中1班,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7月停辦。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私農中學在高作老當點開辦。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縣國民政府在高作耶蘇堂開辦一所德生中學,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7月停辦。建國後到1956年,高作未有中學。1957年校址設在凌城的“沙集初級中學”因為處在縣東南的偏僻位置,遷址到高作公園東,仍名為“沙集初級中學”。1958年秋,坐落在高作的沙集初級中學摘掉校牌,易名為睢寧縣高作初級中學。高作始有一所初級中學。1966年前的高作中學,始終是雙軌三年制6個初中班的學校。在校學生300人左右。教育教學質量居為睢寧縣東片之首。1958年9月,在江蘇省委大辦農業中學的號召下,高作創辦一所雙軌制農業中學。校址在滕庄大隊,借用滕一、滕二生產隊的民房作校舍,有土地,學生半農,半讀,半天學習文化、農業技術,半天勞動,或集中一段時間勞動,集中—段時間學習,提出“教學90分,生產300元”的口號,做到教學生產兩不誤,為國家培養了不少有用人才。1960年,全公社集資在高作中學東建8口24間校舍。高作農業中學始有象樣的校舍。1962年處於三年困難時期的農業中學,在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中因生源不足等原因停辦,校舍變為公園小學校舍。1964年秋,在貫徹“兩條腿走路”的教育路線中,又在高作公園辦起了高作農業中學。1965年秋石墩、中興,姚繩農業中學相繼辦成,只招生1期,上了1年多課,“文革”開始后再未招生。1966年到1969年底的幾年中,普中、農中的大部分學生外出串聯,大部分教師受到衝擊,部分教師被當成“牛鬼蛇神”受到批判,當中曾幾度複課,復而又停,停而又復,但始終未有復好課。領導不敢管,教師不敢教,學生不願學。“不學ABC,照當接班人”,一時認真學習風氣蕩然無存。1970年春,中小學全面複課,面對大量中小學“老三屆”畢業生,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指示下,高作中學招收第一屆高一新生、高作初級中學開始成為完全中學;高、初中均為兩年制,高中4個班,初中8個班,在校學生720人。各個完小招收初一新生辦初中。小學辦初中名曰:“戴帽”,或叫附設初中班,簡稱“附中”。全鎮共辦附設初中班15所29班,解決了積壓多年學生無法求學的矛盾。戴帽初中班的增多,使全鎮中學教育出現了“虛腫”現象,教師出現不稱職的現象,教育教學質量差,如群眾所說“光戴帽子不防寒”。1980年,對附設初中進行調整,取消戴帽,初中由大隊聯辦,縣局助資,鎮村集資8萬元在高東、周樓、后劉、官汪、石墩、小全建成7所聯辦中學。這些學校在師資配備、教學設施、辦學條件等方面不斷擴充和加強,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但學校比較分散,設備,師資等距離國家要求仍然較遠,又缺乏管理人才,對辦好初中有一定影響。1981年秋,高作中學高中部實行雙軌三年制、初中部實行四軌三年制,全校共18個班級1000餘名學生。學校佔地面積63畝,校舍建築面積5814平方米,是1957年初建校時的10倍。高作中學在辦學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學管理既嚴謹又科學,教學改革既有力度又有深度,出現了文明,勤奮、健身、守紀的好校風;教師中出現了嚴謹、求實、創新的好教風;學生中出現刻苦學習、勤奮求真的好學風;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穩步提高。體育方面,學生的達標率在98%以上,體育運動成績多年來始終在全縣前三名,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體育人才。體現了高作中學作為省體育傳統學校的特色。1992年鎮,黨委、政府和全鎮人民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義務教育法》,確立了“科教興鎮”的戰略目標,全鎮上下形成“重教為先”、“施教為本”、“支教為榮”的風氣,把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調整學校規模和布局,在進一步改建完善高作中學、擴大高作中學招生能力同時,從1993年起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180萬元在八里建設了一所八軌三年制初級中學,八里初級中學校舍及基本設施配套齊全,並按要求配齊了圖書、儀器、音、體、美、衛器材,使辦學條件達到了要求。1995年基本完成了撤附並聯工作,使95%的小學畢業生進入了正規中學上學。·1994年,全鎮有完中1所、初中1所、聯中1所,正在撤附並聯過度的聯中4所,高中6個班級,初中34個班級,在校學生1946人。高中專任教師18人,初中專任教師95人。
成人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高作鎮現轄26個行政村,青壯年文盲約佔96%。建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成人教育。1949一1959年各村大辦冬學。識字班,民校,攢陛別年齡編班,學習文化、學政治、學農業技術,一大批青壯年文盲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鞏固,摘掉了文盲帽子;在生產和工作中能讀一般通俗讀物,看報,能寫來往信和生產計劃,能作簡單的會議記錄。從1960年起開展掃除少年文盲,以村為單位辦簡易班,耕讀班,提高普及率。1966年後的“十年動亂”期間,成人教育處於癱瘓狀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央召開了全國農民教育工作會議,縣組織了掃盲工作組,在全縣範圍內分期分批突擊掃除文盲。高作掃盲工作取得較大成績,非盲率由78%上升到86.4%。成教育中心建立了文化戶籍檔案,脫盲人員的文化檔案,組織掃盲驗收,12—15周歲的非盲率達97.3%,16一囊囊周歲的非盲率達86.7%,超過了國務院規定非盲率85%的要求標準。臘園、夏廟、雙庄等村出席縣掃盲先代會。1985年成立成人教育中心,1986—1987年配齊了教學設備,併購置了錄像機、錄音機.彩電等。1987年5月,被縣政府命名為合格成人教育中心校。1991·年落實國務院《掃除文盲工作條例》,成人教育中心校根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情況摸清全鎮剩餘的文盲數,通過199l一1994年4年的奮鬥,組織1940個文盲入班學習,經過縣鎮兩級政府考試驗收全部畢業。非盲率從1984年的86.7%上升到98i薹%,縣政府發給《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合格證書。.完成掃盲任務后,成人教育中心校繼續組織脫盲人員的再提高,在小賀、官.汪、五里、姚繩、八里、大庄、石墩、周摟、雙庄、單灣等村,開辦初中文化學習班、初高中技術班、村組幹部文化技術班,養禽班、果林、蠶桑班共342期,參加學習人數14873人次。.成人教育中心校,從1985年至1994年lo年間在市、縣發表論文8篇。成人教育中心校校長滕紹安同志評為省掃除文盲先進工作者 。
教學設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高作鎮的中小學大部分沒有校舍,沒有圖書,沒有教具,沒有桌椅,談不上什麼辦學條件。建國后,人民政府每年都對教育事業進行大量投資,並且投資逐年增加,使各中小學初步具備了辦學條件,並逐步得到改善。辦學條件真正得到改善,還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1985年以後。

科技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農業技術推廣站,負責全社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1971年公社成立農技站,進行肥料和種植密度試驗。對全縣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提供科學依據。1983年成立了鄉農業科學技術協會,會員38人。副鄉長蔣國玲任科協主席,其任務是團結、組織科技人員、技術能手、能工巧匠圍繞生產和生活需要開展科研、科普宣傳、科普訓練,進一步普及科學技術。1988年8月,鄉政府設置了科技辦公室,配備了科技助理員,負責全鄉的科技管理工作。1990年成立了科學技術委員會,下設農業技術站,負責組織和協調各部門的科技工作,各單位和各村都配備了一名科技人員,定期舉辦科技培訓,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搞好科普諮詢,搞好良種引進,預測預報病蟲情報,搞好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

文化事業

文藝宣傳、文化站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高作每年春節期間都開展文化娛樂活動。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有高蹺、獅子、旱船、花挑子、舞龍等。從春節開始,往往要進行近二十天。
民國初年,高作有一民間京劇團,可分兩班同時演出。每逢集日,街市上大鼓、揚琴、評書,一直唱到散集罷市。
抗日戰爭勝利后,高作民間藝術迅速發展。歷有南門高蹺、北門舞龍,西門小李玩獅子等傳統節目。每年都在春節前排練節目,春節后巡迴演出於各店鋪門前、大街小巷、公共場所和每個村莊。有時也到全縣各地演出。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解放。兒童團、婦救會先後成立。形成大唱革命歌曲的高潮。當時大家喜愛唱的歌曲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婦女自由歌》等。
1949年,高作區建立了文化站,有房屋15間,有簡易文化設施,訂閱幾份報刊,圖書400餘冊,年底成立了京劇團,巡迴各地演出,歷時兩年左右。后因人員思想不統一,名角出走,自行解散。
1953年,文化站成立了宣傳隊,演出的劇目有《小兩口入社》、《毛主席知道咱們的心》等,對當時的農業合作化運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956年在京劇團和宣傳隊的基礎上成立了高作青年業餘柳琴劇團,后改名為高作青年柳琴劇團。起初是公開免費演出,後來走上正軌,開始售票。劇團能自食其力,自負盈虧,巡迴演出於三省十八縣。現代戲《沙家浜》唱響了附近省縣各地。
1966年後期高作青年柳琴劇團改名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后又改名為高作工業宣傳隊。1966年後的十年動亂期間,各個山頭的造反派組織都組建了為本派服務的”毛澤東思想宣傳隊“,演員身著“綠軍裝”,手捧語錄本,臂戴紅袖章,胸佩主席像章,開始時演出一些宣傳毛澤東思想的文藝節目,後來基本上成為宣傳左的路線的工具。
1975年,公社革委會進一步加強文化宣傳工作,文化站增置圖書、增訂報刊雜誌、設乒乓球桌、象棋室、攝影室。舉辦文藝創作培訓班,從社有企業單位中挑選有文藝才能的職工組建工業宣傳隊,除在每年春節文藝會演出外還經常在黨和政府舉行的有關會議上演出。
1978年重建柳琴劇團,售票演出,利用盈餘,增置服裝道具、燈光布景、音響設備、字幕等。劇團正規,以演古戲為主,也配合黨的中心工作編排了一些現代時裝劇目。袁雅傑編寫的喜劇《逗婆婆》曾參加徐州文藝會演,得到好評。
1983年,鄉政府重建高作文化站,在中山北路老文化站對門佔地1.8畝,建成兩層24間樓房,內設圖書、閱覽、錄相、攝影、排練、乒乓球、老幹部活動等8個廳室,樓下有別具風格的棋藝洞,藏書達6000餘冊。
1986年,文化站設施進一步完善,增設電子遊藝室、圖書增至萬冊,報刊雜誌達30餘份,還添置部分服裝道具。文化站堅持常年開放,每年開辦一期“業餘藝校”,定期舉行藝術研究會讀書報告會等。真正做到了融文化娛樂、時政宣傳、群眾體育、科普培訓為一體。鄉政府倡導群眾文化大家辦,鄉村兩級齊抓共建、共管。
1985年,各村都建立了“民兵之家”、“青年之家”俱樂部,形成了文化網路。
1993年,全鎮有鎮直機關俱樂部5所,籃球隊1個,宣傳隊1個,象棋隊1隊,乒乓球隊1個,嗩吶班1個,村宣傳隊15個。文化站每年組織一次春節文藝節目會演,評優發獎。1995年,在高作文化站組織參加縣舉辦的四項國杯大賽中,獲得了兩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並獲組織獎和創作獎。王旭的硬筆書法獲得國家級作品獎6件。1996年袁雅傑的民間文學《牛郎織女新傳》獲國家文學優秀獎。鎮象棋隊獲市舉辦的農民象棋賽總分第四名。文化站從1983年起連續12年評為市縣級先進單位。1993年高作鎮評為市級先進文化鎮。1994年評為省級先進文化鎮。文化站升格為國家級“三級文化站”,站長袁雅傑同志獲省人民政府授予“群眾文化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
截至2018年末,高作鎮境內有圖書館、文化站1個。
電影和電視
電影
新中國成立前高作沒有電影隊,只是縣裡來放過兩次幻燈和無聲電影。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縣電影放映隊到高作放映《白毛女》影片。老百姓第一次看到有聲的電影。以後多少年一直是縣電影隊每月一次巡迴到高作放映,老百姓才能看上電影。
1975年高作建立電影放映隊。購16毫米電影放映機1部,以老會堂作為放映場所。以下隊包場放映為主,售票放映為輔。1979年公社建能容3000人的露天電影場(后改建為中心幼兒園)。
1980年公社在中山北路西,文化站北建成新會堂,設1258個座位,既是會堂又是影院。電影隊又購置36毫米放映機l部。實行影院售票和下隊包場放映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實現了電影放映事業的“三個過渡”。即包場放映過渡到售票放映,露天影院過渡為正式影院,小機放映過渡為大機放映。做到鎮駐地高作街上的人天天有電影看,農村每周能看上一次,最少每月能看上一次。
1983年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購買電視機越來越多,私人錄像廳相繼開設,加之其他文化的衝擊,電影隊隊員思想不統一,管理不善,工作秩序混亂,出現了放映工作的滑坡,從高潮走入低谷,上座率越來越差,以至電影隊入不敷出。
1986年,調整了電影隊領導班子,建立了電影隊黨支部。在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整修影院,添置35毫米550l松花江牌座式放映機1部,35毫米長江三型牌包機l部。明確崗位責任制度,制定獎罰條例,使電影隊走出低谷又展雄風。電影隊改革售票辦法,開展售票有獎、老年人優惠票、兒童學生優惠票、寒暑假學生月票和多種形式售票活動,使上座率大幅度提高,收入增加,除完成上級下達的上交任務外,每年從收入中提取5000元修理影院,更換座椅,更新設備。1990至1994年連續5年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表彰與獎勵。隨著網際網路以及智能設備的普及,線上電影獲取容易,高作電影放映隊已倒閉多年。
電視
1974年,公社機關購買了1台彩電。1980年,夏廟大隊買了1台日本進口彩電,放在大隊部辦公室里指定專人管理,供全大隊男女老少收看,周圍十里八村的百姓也前來觀看。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購買的電視機越來越多。對電視機的型號要求也越來越大。1983年又轉向購買彩電。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先是買黑白電視機。逐漸更換成彩色電視機。到1994年全鎮擁有黑白彩色電視機10021台。達到了農村小康標準的電視機普及率,截至2020年,鎮內家家戶戶都擁有電視機,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看電視的人越來越少,除一些上了年齡的人,基本上都使用智能手機、電腦。
廣播
高作廣播站,1958年9月建立,當時名稱是高作人民公社有線廣播放大站。僅有放大機1台,文化站工作人員兼做廣播線路工作,在高作街上安裝1隻大喇叭,主要是轉播縣站節目。
60年代初期,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1996年高作廣播放大站又獲新發展。祁殿玲同志原在文化站工作兼做廣播線路維修員,后改做廣播放大站站長,工作人員增加到6人,並配備擴大機1台,簡易輸出櫃l台,大街上安裝大喇叭5隻、部分大隊戶戶安裝小喇叭,全鎮計600隻。1970年在毛主席的。努力辦好廣播,為全中國和全世界人民服務”的號召下:高作廣播站添置800w擴大機1台,輸出櫃l台,.錄音機2台,架設廣播專用線路100桿公里,小喇叭入戶率達50%。
1976年,廣播放大站搬遷到府前東街,設施逐漸齊全。設置擴大機房、錄音室、辦公室、配備1名播音員,開始自辦節目。19個農村大隊大多數戶安裝了小喇叭,小喇叭入戶率逐漸提高到70%。1985年高作廣播放大站更名為高作廣播站。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高作的廣播事業迅速發展。1992年站址搬遷到中山南路西,新建廣播站,站內廳室齊全,具備機房、錄音室、播音室、辦公室、站長室、房庫等各類用房17間。配備上海松聲擴大機、電源櫃、輸出櫃、控制台等現代化設備。架設水泥桿專用廣播線路90桿公里。全鎮26個村民委員會建起高標準的廣播室。村建廣播室的經驗在全市推廣,站長陳道岩同志被評為省優秀維護員,廣播站評為市級先進廣播站。
1993年,高作廣播站更名為高作廣播電視站,添置調頻接收機。全鎮廣播覆蓋率達100%。通響率達95%。配備工作人員13名。自辦節目由低檔上升為高檔次,有節目分類,有相當的容量,定期播出。
高作廣播電視站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科學技術信息、致富信息,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從1986年至1994年,連續9年被評為先進廣播站。1994年,站內各項標準均達上級要求,在全市領先,並在全市廣播電視工作會議E介紹經驗,獲省市報刊表彰。

醫療衛生

綜述
民國三十年(1941年)前,高作集私人開設的中藥店有“全生堂”“協濟永”“益壽堂”“安福堂”“彩和堂”“天寶堂”仁和堂”,這些藥店,有的有坐店門診醫生,有的是自賣自診,西藥店僅有1家,賣葯並能處理小傷小病。
民國三十年後,高作集有私人開設“廣濟”、“善勝”兩家小醫院,沒有設備,只能治療小傷小病和做簡單的外科小手術。社會上有8名流散的中醫先生,看個小病,開個藥方。當時藥費昂貴,一般人家有病看不起醫生,拿不起葯,由於不清病因,一些本不該死亡的窮人喪命在小病之上。如遇霍亂、傷寒、瘧疾、麻疹、天花、流腦、痢疾流行的年頭,死亡的人數更多。尤其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滕庄村霍亂就達20餘人。新生嬰兒農村接生婆用舊法接生,不少嬰兒生下7天就患“臍瘋”死去,倖存者還要過。當時,一年到頭能看到亂葬崗子里的墳頭旁靠著穀草個子、麥秸捆子、破蒲包、爛衣服,野狗成群,吃紅了眼。那時,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沒有一點保障。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高作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后,就重視人民衛生事業。1955年組織私人中西藥店和診所成立了高作中西醫聯合診所。1956年建立高作衛生所,逐步完善鎮村衛生設施,積極培訓業務人員,大力開發醫療工作,建立衛生防疫機構,對各種傳染病進行防治。1958年全公社消滅了黑熱病。1986年血絲蟲發病率達到部頒標準,瘧疾、腦脊髓炎、麻疹得到了及時治療和控制,其它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高作的醫療衛生事業不斷發展,醫務人員從1955的6人,發展1994年188人。到1994年高作中心衛生院成為市縣重點衛生院,建成縣級八里精神病院、26個村甲級衛生室。
1995年,舉辦農民健康教育廣播學校的經驗受到市局的肯定,經驗在全縣推廣。防疫站長侯建堂受到國家衛生部的表彰。
高作中心衛生院歷年被評為縣鄉先進單位,防疫、婦幼保健,藥房等科室被縣評為先進單位。從1985年至1994年高作中心衛生院連續10年被評為市、縣文明單位。截至2018年末,高作鎮境內有醫療衛生機構19個,床位245張,執業(助理)醫師58人。
機構、隊伍
1955年前高作除了幾家私人開的藥店外又有幾家私人診所。1955年後政府把中西醫私人診所聯合起來成立了高作中西醫聯合診所。除給廣大群眾治病外,還擔負著公職人員的公費醫療和全鎮的衛生防疫工作。1956年秋,官山衛生所全部人員、設備調來高作,更名為高作衛生所。所長、會計、醫生、護士、助產士共6人。設門診,注射、藥房、婦產科室。1958年秋,衛生所與中西醫聯合診所合併成立了高作人民公社醫院。設內外科門診、中醫門診、注射、婦產、藥房(中西藥)等科室。同時在和平、官汪、中興、周樓、石敦、姚繩建立了6個農村診所,負責農村的醫療衛生和預防工作。1964年,公社醫院與藥店分開,院址遷到高作街南徐淮公路北軋花廠西院,更名為高作地區人民醫院。1968年,各大隊先後建立了合作醫療所,每個生產隊組都配備了1名衛生員,1970年醫療所醫生稱“赤腳醫生”,1984年改稱。鄉村醫生”。1979年12月,公社黨委,管委以醫院靠軋花廠太近,環境污染,對病人健康有害為由,申報縣革委會批准,遷到現在院址,建成行政用房、科室、宿舍病房齊全的醫院,經縣衛生局批准更名為高作中心衛生院。下設外科、內科、婦產科、傳染病科四個病區,床位60張。門診分內科、外科、婦產科、中醫、五官科、放射科、藥劑檢驗等科室。1982年後,先後增設A超室、B超室、超聲波室、心電圖、腦電圖室,擁有床位60張。高作中心衛生院成為睢寧縣東部醫療水平較高的全民性質的綜合陛醫院。
1955年後,大多數組織起來個體行醫人員成立中西醫醫療所。隨著衛生事業的發展,醫療隊伍不斷壯大。1994年,高作中心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130人,其中:中醫師2人,西醫師16人,護師4人,檢驗師2人,中醫士2人,西醫士8人,護士18人,中藥士1人,西藥士1人,藥劑師3人,助產士3人。1970年,全公社19個大隊辦了合作醫療所,赤腳醫生40人,生產隊衛生員202人。1994年村辦甲級衛生室26個,鄉村醫生62人。
技術設備
醫療技術
1948年前,高作民間中西醫開設的藥店,有的有坐堂中醫,有的自賣自診,老“全生堂’藥店是個有200多年歷史的老藥店,常年有坐堂醫生中醫技術較好,並有製藥作坊,常年加工飲片,炮製膏丹丸散,中藥中成藥批零兼營,批發範圍廣,銷往淮陰、山東、蒼山、安徽宿縣、五河等地。民國30年(1941年)高作街上私人開設的。廣濟醫院’能做膀胱取石,深部膿腫切開,睾丸鞘膜積液翻轉等手術。1955年後,高作中西醫療所能作闌尾切除手術。中醫門診科有四名老中醫坐診,每天診治30—40人,能治療各種常見病和一些疑難雜症等。1960年後,建立了手術室,能做下腹部手術,中醫人員通過培訓進修,水平有所提高,利用中西醫結合特殊方法能治療急性肝炎、麻疹、傷寒、乙腦、肺氣腫、心臟病等,化驗室能進行三大常規化驗檢查。婦產科能進行人工流產和做一些難產手術。1970年後,手術室可以做上腹部手術,能做脾切除,膽囊切除,膀胱切除等手術。婦產科可以做剖腹產、子宮切除手術、上環和結紮手術。1976年首例食道癌切除手術成功。1982年後,能進行股骨頭切除手術,腰椎骨和粉碎性骨折修復手術和各種骨折內外固定牽引手術。化驗室能進行細菌培養,藥物試驗、血生化等項目。放射科能開展各部位攝片、消化道造影、膽囊造影,靜脈腎孟造影等。還先後開展了心電圖、腦電圖、A超、B超、心腦治療儀、骨質增生的檢查與治療。
設備
1955年,聯合診所的醫療設備十分簡陋,一般只有聽診器、注射器、剪刀鑷子和體溫表等簡單器械。1958年公社醫院成立后,添置了1台顯微鏡。1970年購置手術器械和萬能手術床1張。1976年縣衛生局先後調撥進30毫安X光機1台,手術床1張,超聲診斷儀1台,高壓消毒器等醫療器械。購置顯微鏡2台。1977年10月添置高頻電刀床和心電圖機各1台,以及各種刀具。1981年增添200毫安X光機1台,放射科增添攝片機設備,開始做消化造影。1986年添置萬能產床1張。1989年添置膽石治療儀l台,電熱恆溫箱1台。1995年高作中心衛生院擁有固定資產66.5萬元。
房屋建築
高作中西醫聯合診所初建時自身沒有房舍。在中大街西側,租用財政管理公房10間。1958年遷址到西大街老區公所大院佔地450平方米,房屋25間。1964年遷到高作軋花廠西院佔地12畝,房舍45間。醫院始有自已的房舍。1980年又西遷到高作供銷社門市西側徐淮公路北,由上級主管部門撥款建成正規醫院。至1994年佔地23畝,建築面積3622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1832平方米,行政用房640平方米,生活用房1150平方米。

社會保障

2018年,高作鎮鎮初級中學學生校舍即將建成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2230平方米的鎮第二幼兒園主體施工完成,可解決300名幼兒上學問題;鎮村公交、區域供水基本實現全覆蓋,群眾需求得到基本滿足。為全鎮80歲以上老人發放尊老金10134餘次,共計56.87萬元。省發改委扶貧幫扶季庄村建設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該項目即將開工建設,建成后可增加村集體收入30餘萬元;有針對性開展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等扶貧行動,2018年,全鎮610戶、1249人實現脫貧。

獲得榮譽


高作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高作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