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石灘鄉的結果 展開

石灘鄉

湖南衡東縣石灘鄉

石灘鄉位於衡東縣的西南部,是衡東縣的南大門。四周與本縣的吳集鎮大浦鎮及衡南縣咸塘鎮、洪山鎮鐵絲塘鎮搭界。東北距縣城30公里。

2015年進行了村級區劃調整,由原來的30個建制村調整為11個建制村。石金、良建、小泉、金山合併為石金村,大泉、大新、蓮花合併為大泉村,新建、朝霞合併為新建村,進寶、豐山合併為進寶村,真塘、大豐合併為真塘村,長源、石壠、松林合併為長源村,真陂、沈陂、活頭合併為真陂村,荷泉、慶祝合併為荷泉村,新白、大山、乙田合併為新白村,歐塘、新虎合併為歐塘村,江濱、嶺背、雙聯、仙鵝合併為江濱村。調整后11個建制村2016年1月1日開始生效。

區劃沿革


建國初,石灘屬衡山縣第七區。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屬大浦區。1989年撤區並鄉,真塘鄉併入石灘,成為現在的石灘鄉。轄:石金、新虎、歐塘、江濱、雙聯、仙鵝、良建、乙田、嶺背、峰山、新白、進寶、長源、石龍、松林、活頭、沈陂、真陂、朝霞、大豐、真塘、慶祝、新建、蓮花、荷泉、大泉、大新、小泉、金子山、大山30個村委會。
吉衡鐵路經過衡東縣石灘鄉
吉衡鐵路經過衡東縣石灘鄉
2015年進行了村級區劃調整,由原來的30個建制村調整為11個建制村。石金、良建、小泉、金山合併為石金村,大泉、大新、蓮花合併為大泉村,新建、朝霞合併為新建村,進寶、豐山合併為進寶村,真塘、大豐合併為真塘村,長源、石壠、松林合併為長源村,真陂、沈陂、活頭合併為真陂村,荷泉、慶祝合併為荷泉村,新白、大山、乙田合併為新白村,歐塘、新虎合併為歐塘村,江濱、嶺背、雙聯、仙鵝合併為江濱村。調整后11個建制村2016年1月1日開始生效。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石灘鄉位於衡東縣的西南部,是衡東縣的南大門。四周與本縣的吳集鎮、大浦鎮及衡南縣咸塘鎮、洪山鎮、鐵絲塘鎮搭界。東北距縣城30公里。

地勢地貌

地形以丘陵為主,兼有平原和山地。地勢東南高西北低,鳳凰山雄踞於東部,四方山矗峙於南部。

氣候

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7℃,雨量豐沛。年均日照1812小時,年均氣溫18.9℃,年均降雨量1336mm,相對濕度為78%,年無霜期300天。

鄉鎮歷史


衡東縣石灘鄉路林建設
衡東縣石灘鄉路林建設
相傳,石灘附近最早多冬茅,名冬茅堰。清代時,因這裡系深山老林,遮天蔽日,人煙稀少,盜賊橫行,鄉里人出於迷信,鑿石建廟,祈求平安,稱石頭廟。至民國時,山林被毀,水土流失,年深日久,顯露出一大片紅砂石岩,遠看象似石灘,更名為石灘廟,石灘鄉由此而得名。境內的沈陂村沈陂塘系抗金名將岳飛後裔的聚居地。

農業經濟


石灘是一個農業大鄉,長期以來,由於水土流失嚴重和水利條件差的制約,農業生產一直處於落後狀態,至七十年代初,這個鄉還是個塘多蓄水少,山多林木少,田多糧食少,人多貢獻少的嚴重旱災區。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石灘人民發揮“人定勝天”的精神,舉全鄉人民之力,聚全鄉人民之心,掀起大幹水利的熱潮。通過全鄉人民的艱苦創業,山塘水庫星羅棋布,德圳、早禾沖水庫灌渠四通八達,灌溉自流,乾旱死角已成為歷史,今天的石灘已成為稻香魚肥的魚米之鄉。該鄉以生產水稻為主,盛產生薑、白薯、西瓜、綠豆、花生、生豬、家禽、鮮魚等。

人口資料


總人口27159
14488
12671
家庭戶戶數8717
家庭戶總人口(總)26963
家庭戶男14329
家庭戶女12634
0-14歲(總)7813
0-14歲男4311
0-14歲女3502
15-64歲(總)17010
15-64歲男8993
15-64歲女8017
65歲及以上(總)2336
65歲及以上男1184
65歲及以上女115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6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