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起平坐

漢語成語

平起平坐,漢語成語,拼音是píng qǐ píng zuò,比喻彼此地位或權力平等。出自《儒林外史》。

釋義


比喻彼此地位或權力平等。

出處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若是家門口這些做田的,扒糞的,不過是平頭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這就是壞了學校規矩,連我臉上都無光了。”

典故


平等起坐。比喻地位或權力相等。《官場現形記》四七回:“其中很有幾個體面人,平時也到過府里,同萬太尊平起平坐的,如今卻被差役們拉住了辮子。”

近反義詞


近義詞

不相上下、等量齊觀、銖兩悉稱、平分秋色、旗鼓相當、分庭抗禮

反義詞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

成語辨析


成語謎面

桌子板凳一樣高

歇後語

桌子板凳一般高——平起平坐

用法搭配


運用

作謂語、狀語;用於雙方面。

例句

中國的書法是一門藝術,可以和繪畫平起平坐。

英文翻譯


be on an equal footing。
事例:其中很有幾個體面的人,平時也到過府里,同萬太尊~的,如今卻被差役們拉住了辮子。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