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河

司馬河

馬司河,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石龍鎮境內,為京山縣古三澨之一,因“旁有司馬墓”而得名(見光緒八年版《京山縣誌》卷二、三澨水條)。其主要支流有4條:發源於卷嶺山南麓的議合集河;發源於潼泉山的潼泉河(這兩條河在離石龍過江西北約1.5公里處的吳家台匯合);發源於仙女洞的仙女河、發源於孤老山的藍集河(這兩條河在離石龍過江東約1公里處的檀樹灣匯合)。吳家台與檀樹灣兩處河水在磨石山和峰頂觀之間的峽口(即石龍過江處)匯合成司馬河。

概括介紹


馬司河,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石龍鎮境內,為京山縣古三澨之一,因“旁有司馬墓”而得名(見光緒八年版《京山縣誌》卷二、三澨水條)。其主要支流有4條:發源於卷嶺山南麓的議合集河;發源於潼泉山的潼泉河(這兩條河在離石龍過江西北約1.5公里處的吳家台匯合);發源於仙女洞的仙女河、發源於孤老山的藍集河(這兩條河在離石龍過江東約1公里處的檀樹灣匯合)。吳家台與檀樹灣兩處河水在磨石山和峰頂觀之間的峽口(即石龍過江處)匯合成司馬河。
司馬河,古稱雍澨。《讀史方輿紀要》卷77記載:“澨水,縣西南八十里,源出西南七十里磨石山,下流合縣前河,或以為即春秋時之雍澨。《左傳》定公四年,吳敗楚師於雍,即此水也。”其見於史書記載已有2487年的歷史。
司馬河自北向南,經豐谷街、下洋港、上陳橋,在新河口注入永漋河,全長約45公里。源頭支流奔湍在崇山峻岭之中,主河道則曲折穿流於丘陵平原之間,承雨面積307平方公里,河面寬25——50米,為常年流水河,河中的魚、蝦、龜、鱉、河蚌等水產資源豐富。素不通航。
1954年,在司馬河上游修建了石龍水庫。以後,又陸續建起了4座小型水庫,控制承雨面積達167平方公里。從此,改變了京山西南部山區和平原易旱易澇的舊貌,古老的司馬河展現出新的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