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茜草的結果 展開

茜草

茜草科茜草屬植物

茜草,中藥材名。本品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和根莖。春、秋季採挖,除去泥沙,曬乾。功能主治為:涼血活血,祛瘀,通經。用於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經閉瘀阻、關節痹痛、跌扑腫痛。涼血止血,活血祛瘀:本品止血而不留瘀,用於熱證出血、經閉腹痛、跌打損傷。配烏賊骨止血力更強。

物種簡介


性味歸經

苦,寒。歸肝經。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援草本。莖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葉4片輪生,其中1對較大而具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或更長,寬1~3cm或更寬;葉緣和背脈有源小倒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萼齒不明顯,花冠綠色或白色,5裂,有緣毛。果肉質,小形,熟時紫黑色。花果期9~10月。

分佈範圍


主產安微、河北、陝西、河南、山東。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岩石旁或溝邊草叢中。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以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生長繁殖


用種於、扦插、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10月種子成熟採收。播種期10月下旬或3月上旬,按行距30-50cm開淺溝,條播,覆土壓實。
2.扦插繁殖:四川地區在2-3月,選擇呈圓形而未枯的老藤,剪成3個節以上約33cm長的插條,在己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50cm×33cm開穴,深約15-20cm,每穴插2-3根,插條頂端露出畦面,填土壓緊,澆水。
3.分株繁殖:11月上旬或3月,將植株根部挖起,剪去粗根入葯,留下根莖分切成每叢有芽2-3個,並帶有9cm長鬚根的小段,按行株距35cm×30cm,深2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覆土,壓實,澆水。
4.田間管理:苗高30cm左右,應搭支架以利生長。苗期喜蔭,用油菜、玉米間作,生長期注意松上除草、灌溉。施肥要看苗施肥,以防植株徒長,第1年4月下旬追施人畜糞肥,第2年4月施1次追肥,第3、4年可增施磷、鉀肥。每年要摘除花軸。

防治方法


病害有根腐病,6-7月發生,使枝葉調萎,葉片發黃,根部發黑腐爛,逐漸枯死,發病初期,可用2%石灰水或退菌特50%的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射;褐斑病,7月發生,為害葉部,可用l:1:120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射。白粉病,可用波美0.5度石硫合劑噴射。蟲害有蚜蟲。

藥材性狀


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上側有莖基,下側叢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子形,波狀彎曲,長工10~25cm,直徑0.2~1cm,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紋及少數細根痕。質脆,斷面平坦,皮部紫紅色,木部淺黃紅色。氣微。味微苦。性寒,味苦。

用法用量

3~9克。行血通經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

主要價值


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家兔口服適量茜草溫浸液2-4小時內,或腹腔注射同種劑量之茜草液后30-60分鐘均有明顯的促進血液凝固作用。表現為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白陶上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茜草炭口服也能明顯縮短小白鼠尾部出血的時間。茜草還能明顯地糾正肝素所引起的凝血障礙。家兔口服溫浸液后,在體內可部分糾正肝素所致的復鈣時間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的延長。正常家兔血復鈣時間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分別為110秒、45秒;單純注入肝素60分鐘后均大於600秒;灌注茜草溫浸液(100%50ml)后90mm,再注入肝素60分鐘後分別為180秒和64秒。為此,茜草可用於治療因肝素或肝素樣物質過多所致出血疾患。實驗研究並證明茜草和魚精蛋白。甲苯胺藍均有抗肝素作用,而後兩者有糾正丹參的抗凝作用。魚精蛋白、甲苯胺藍及茜草對丹參抗凝桔抗的作用結果:正常對照凝血酶凝固時間為9.5秒,12.5%丹參化血漿50.8秒,1%魚精蛋白縮短34.8秒,而茜草則延長了1.2秒。提示茜草的促凝作用有其特殊性。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試管內,大葉茜草素對花生四烯酸(AA)和膠原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很強的抑制作用,IC50約為86.6mmol/L,對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誘導的聚集也有一定的抑制性。2-甲基-1,3,6-三羥基蒽醌對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有根強抑制作用,對凝血酶。AA和PAF誘導的作用雖較弱,但仍有顯著性。1,3,6.三羥基-2-甲基蒽醌-3-0-(3'-O-乙醯基)-2-鼠李糖(1→2)-葡萄糖甙、異茜草素-3-0-β-D-葡萄糖甙及異茜草素為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的選擇性抑製劑。
3.升高白細胞作用: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悶。其升高白細胞的有效成分之一為帶芳香環的酚羧酸甙,該有效成分的衍生物茜草雙酯已有人工合成。茜草雙酯對正常小鼠、大的白細胞有升高作用,小鼠:次口服2.5mg/只,給葯8小時后白細胞明顯升高,給葯組為對照組的151.9%(P<0.05)。犬1次口服200mg/只,給葯6小時白細胞明顯增加,18-24小時達最高峰,48-72小時逐漸恢復到給葯前水平。茜草雙酯還有促進小鼠骨髓造血幹細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防治環磷醯胺所致狗白細胞減少症。
4.鎮咳法痰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及酚紅排泌法,分別證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劑75g/kg,有明顯的鎮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澱后的濾液則無效。
5.抗菌作用:體外試驗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肺炎鏈球菌、流感桿菌和部分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茜草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6.抗癌作用:茜草根所含的環己肽類化合物RA(rubiaakane)-V10mg/kg,RA-Ⅶ4mg/kg腹腔注射,連續5天,對小鼠淋巴細胞白血病P388均有顯著療效。RA-V對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MM2乳腺癌;RA-Ⅶ對小鼠L1210、B16黑色素瘤、結腸腺癌Colon38、Lewis肺癌、艾氏癌等有明顯的活性。小鼠體內腫瘤試驗表明,從茜草根提取的有抗癌活性的單體RC-18,能顯著延長P388、L1210和B16的小鼠壽命,但對Lewis肺癌和肉瘤S180無明顯抑制作用。RC-18抗瘤譜的實驗結果提示,RC-18可能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抗癌劑。此外,2-甲氧基碳基-3-異戊烯基-2,3-環氧-1,4.萘醌和二萘氫醌衍生物體外試驗,對倉鼠肺(V79)細胞、淋巴白血病(P388)和人鼻咽癌細胞(KB)有抗癌活性。整體試驗中對小鼠腹水型S180有效。
7.對尿路結石的作用:20%茜草(R.finctorumL)製劑喂飼小鼠,能防止實驗性腎和膀胱結石的形成,尤其對碳酸鈣結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茜草根提取液給大鼠灌服能明顯提高尿液穩定性,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險性,且有一定的降尿鈣作用。
8.對實驗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作用:持續性結紮大的左冠狀動脈前降支,造成人工心肌梗死模型,靜注用不同方法分離的茜草提取物茜Ⅰ、茜Ⅱ200mg/kg,每4小時l次,共3次,均有降低S-T段的抬高和縮小心肌梗死範圍的作用。其中以茜Ⅱ作用最為明顯。茜草提取物的水溶部分給小鼠腹腔注射可明顯地增加心肌和腦組織中ATP的含量,對ADP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解聚作用。對麻醉大的急性心肌缺血有保護作用,使心肌損傷範圍減小,損傷程度減輕,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
9.對平滑肌的作用:茜草根煎劑能對抗乙醯膽鹼所致的離體兔腸痙攣,有解痙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對離體豚鼠子宮有興奮作用。10.其他作用:茜草根溫浸液有擴張蛙踐血管的作用。茜草素與蘆丁相似,能抑制大鼠皮膚結締組織的通透性。
相關配伍
①吐血。用茜根一兩,搗成末。每服二錢,水煎,冷眼,用水調末二錢服亦可。
②婦女經閉。用茜根一兩,煎酒服。
③盅毒(吐血、下血如豬肝)用茜草根、蓑荷葉各三分,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服。
④脫肛。用茜根、石榴皮各一把,加酒一碗,煎至七成,溫服。

臨床應用

用於血熱妄行之多種出血證。茜草性寒入血分,能涼血止血,且能化瘀。凡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均可選用,兼瘀者尤宜。治血熱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證,輕者單用,重者可配小薊、白茅根、山梔子等,以增強涼血止血之功,方如《十葯神書》十灰散。治大腸蘊熱之腸風便血,常配黃芩、地榆、槐角等葯,以清腸涼血止血。治血熱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黃、側柏葉等葯,以涼血止崩;若氣虛不攝,沖任虛損,漏下不止者,再配炙黃芪、山萸肉、烏賊骨等葯,以補氣攝血,收澀固脫。用於瘀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跌打損傷腫痛,兼熱者尤宜,因茜草有活血法瘀之功且能涼血。治瘀血經閉,可單用,或配丹參、赤芍、當歸等葯同用,則可增強活血通經作用;若為血枯兼瘀之經閉,又當配製首烏、熟地黃、川芎等,以養血活血通經。治產後瘀阻腹痛,屬熱者,常配敗醬草、紅藤、赤芍等葯,以清熱化瘀止痛;屬寒滯者,常配當歸、川芎、炮姜等葯,以散寒暖宮、化瘀止痛;兼氣虛血虧者,常配炙黃蔑、人蔘、當歸等葯,以補虛化瘀。治跌打損傷瘀腫,常配紅花、川斷、骨碎補等葯,以活血消腫療傷。用於風濕痹痛。茜草活血通經,故亦治風濕痹痛,若屬熱痹者,常配忍冬藤、絡石藤、秦艾等葯,以清熱通絡止痛;屬風寒濕痹者,又當與川烏、獨活、海風藤等同用,以祛風除濕、散寒通痹。用於黃疸。茜草涼血清瘀熱而退黃,用治濕熱黃疸,可配茵陳、山梔、大黃等葯,以清熱涼血,利濕退黃。用於瘡癰,痔腫。茜草能涼血化瘀以消散瘡癰,治熱毒瘡瘍或乳癰,常配蒲公英、銀花、地丁等葯;治痔瘡腫痛,常配大黃、虎杖、地榆等葯。

主要危害


小鼠灌服茜草根煎劑150g/kg,無死亡發生。羥基茜草素。茜草素對蚯蚓、囊尾蚴、蝸牛等有毒,但對哺乳動物和人等則相對無毒性。小鼠口服茜草雙酯澱粉糊200mg無任何毒性反應;腹腔注射油酸乙酯茜草雙酯混懸液的半數致死量為3012.4±;66.4mg/kg。狗長期毒性結果表明,每日口服茜草雙酯5.4g/只,連續90天,未見毒性反應,劑量增至9.6g/只,則出現明顯毒性反應,個別動物死亡。茜草根提取物對沙門菌屬傷寒桿菌TA100和TA98有致突變作用,主要由其活性物質蒽醌衍化物光澤定(lucidin)所致。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及無瘀滯者慎服。1.《本草經集注》:畏鼠姑。2.《本草蒙簽》:勿犯銅鐵。3.《本草經疏》:病人雖見血症,若加泄瀉、飲食不進者,勿服。4.《本草正》:氣虛不攝血及脾寒者勿用。5.《本草匯言》:精虛血少者,脾虛胃弱者,陰虛火勝者,俱禁用之。6.《本草從新》:無瘀滯者忌投。7.《本草求真》:血虛發熱者忌用。

化學成份


根含多種羥基蒽醌衍生物,如茜草素(alizarin)、異茜草素(purpuro-xanthin)、羥基茜草素(purpurin)、偽羥基茜草素(pseudopurpurin)、茜草酸(munjistin)、茜草甙(rubia,ruberythricacid)、大黃素甲醚等,又分離得升白活性成分茜草萘酸甙Ⅰ及Ⅱ,其甙元為茜草萘酸。

相關論述


論茜草功擅活血:
1.李時珍:茜草,氣溫行滯,味酸入肝,而咸走血,專於行血活血。俗方治女子經水不通,以一兩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綱目》)
2.杜文燮:茜草,療中多蠱毒,治跌扑損傷。吐下血如爛肝,凝積血成瘀塊,虛熱崩漏不止,勞傷吐衄時來,室女經滯不行,婦人產後血暈,治之皆愈。大都皆血家葯也,故血滯者能行之,血死者能活之。痘家紅紫乾枯者,用之幹活血葯中甚妙。外症瘡癤癰腫者,用之於排膿葯中立效。其曰除乳結為癰者何?蓋乳者血之所為也,用此劑以行之,則血行而癰自散矣。(《葯鑒》))
3.汪紱:茜草,色赤入血分,瀉肝則血藏不瘀,補心則血用而能行,收散則用而不費;故能劑血氣之平,止妄行之血而祛瘀通經,兼治痔瘺瘡瘍撲損。(《醫林纂要・藥性》)
4.蘇廷瑰:茜草,入肝與心包經,二經滯血為病宜此。方書用以療吐血、衄血及尿血、瀉血、諸熱證,意主於從治而導瘀耳,非謂其性涼能止動血也。(《葯義明辨》)
5.蔣溶:茜草,惟宜血滯,緣血證滯者多也。虛勞亦因於瘀血者多,故宜治之。(《革金裘本草述錄》)
論茜草行血涼血為治血熱諸症之要葯:
1.繆希雍:茜草,行血涼血之要葯也。非苦不足以泄熱,非甘不足以活血,非咸不足以入血軟堅,非溫少陽之氣不足以通行,故主痹及疸,疸有五,此其為治,蓋指蓄血發黃,而不專於濕熱者也。痹者血病。行血軟堅則痹自愈。甘能益血而補中,病去血和,補中可知矣。苦寒能下泄熱氣,故止內崩及下血。除熱,故益膀胱。跤跌則瘀血,血行則b跌自安。涼無病之血,行已傷之血,故治蠱毒。《藥性論》味甘主六極傷心肺,吐血瀉血;《日華於》味酸止鼻洪,帶下,產後血暈,乳結,月經不止,腸風痔瘺,排膿,治瘡癤,泄精,尿血,撲損瘀血,皆取其涼血行血,苦寒泄熱之功耳。(《本草經疏》)
2.張山雷: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熱失血之證。古今說解,都無異義。而《本經》主治,獨以寒濕二字為冠,最為不倫,雖各本無不盡同,然病情藥性大相矛盾。此必古人傳寫之訛,不可望文生義,曲為附和。風痹指血瘀血熱,痹著不行而言。茜草寒涼,入血能通瘀活絡,是以主之。古人論痹,本有熱痹一候,此必不可與上文寒濕連屬讀之,而謬謂可治寒痹、濕痹也,黃疸本屬熱症,此則並能清熱逐瘀,繆仲淳謂指蓄血發黃,而不專於濕熱,其說甚是。補中以清熱,言熱淫於里,則中氣傷,惟去其熱,清其血,則中得其補。經文最簡,皆當觀其會通,並非泛泛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