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溪鎮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下轄鎮

利溪鎮位於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縣城西南面,屬淺丘地貌。鎮政府所在地利溪場距縣城直線距離10公里,公路距離20公里,離蓬安火車站17公里,距南充市、南充火車東站、客運站、高坪機場距離都在40公里之內,均為水泥、柏油路面,交通十分方便。嘉陵江、利溪河穿境而過。全鎮幅員面積52.23平方千米。轄1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9393人。

2019年10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充市調整高坪區等7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7號):撤銷三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利溪鎮管轄,利溪鎮人民政府駐禹王街4號。

歷史沿革


原利溪鎮
周朝時,屬巴國地。
秦朝時,屬巴郡閬中縣。
漢初,屬安漢縣。
南朝梁時,屬相如縣。
清道光三年(1823年),設南鄉利溪場團。
民國二年(1913年),設利溪鄉。
1950年5月,三壩、馬回2鄉析出。
1958年10月,利溪鄉與三壩、馬回2鄉合併為衛星公社。
1959年,馬回農場析出。
1961年,三壩公社析出,更名利溪公社。
1967年,更名衛星公社。
1969年,更名利溪公社。
1983年6月,由利溪公社改為利溪鄉。
1985年,由利溪鄉改為利溪鎮。
1992年9月,與三壩鄉合併為利溪大鎮。
1994年7月,三壩鄉析出。 
原三壩鄉
周朝時,屬巴國地。
秦朝時,屬巴郡閬中縣。
漢朝時,屬安漢縣。
南朝梁時,屬相如縣。
明朝,相繼屬蓬州、蓬安。
1950年5月,設三壩鄉。
1958年10月,與利溪、馬回2鄉合併為衛星公社。
1961年9月,析置三壩公社。
1967年6月,更名紅星公社。
1969年9月,更名三壩公社。
1983年8月,由三壩公社改為三壩鄉。
1992年9月,併入利溪鎮。
1994年8月,利溪鎮析置三壩鄉。 
撤併后
2019年10月29日,撤銷三壩鄉,劃歸利溪鎮管轄。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下轄利溪1個社區,新場壩、花房子、三角灣、八角廟、花灶溝、萬桑園、橋亭子、肖家溝、東德發、馮家壩、青龍江、高峰山、牛眠溝、量金斗、挖龍坳、大灣丘16個行政村; 原三壩鄉下轄三壩1個社區,姚家壩、萬壽、冉家碑、鄭家壩、大石塘、三壩、汪家坡、金竹庵、雙龍盤、闕家壩10個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街道社區、黃桷樹社區、花房子村、八角村、東德發村、馮家壩村、高峰山村、挖龍坳村、大灣丘村、萬壽村、鄭家壩村、三壩村、闕家壩村, 鎮人民政府駐禹王街4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利溪鎮地處蓬安縣中部,東與河舒鎮相接,南與龍蠶鎮為鄰,西與高坪區接壤,北與相如鎮毗連,距蓬安縣城14千米, 區域總面積76.6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利溪鎮地處嘉陵江東岸,地勢東西南三面環山,向北至嘉陵江漸低;地形分為中丘中谷、平壩、淺丘幾部分;境內最高點白骨埡山位於東德發村(原白骨埡村),海拔465米;最低點位於江畔,海拔280米。
利溪鎮
利溪鎮
 

氣候

利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冬暖夏熱,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多年平均氣溫17.2℃;1月平均氣溫6.3℃,極端最低氣溫-4.3℃(1991年12月28日);8月平均氣溫27.5℃,極端最高氣溫41.6℃(2006年8月12日);最低月均氣溫1.9℃(1984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6.2℃(1972年8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1.2℃,最大日較差19℃(1997年8月20日);生長期年平均26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59.6小時,年總輻射8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64.3天;年平均降水量1016.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39天。 

水文

利溪鎮境內河道屬嘉陵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級河嘉陵江、二級河清溪(古名藍溪)河。 

自然災害

利溪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澇災、旱災、冰雹等,其中洪澇災害年平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5—9月,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1年7月16日,老場鎮大部分被淹沒,幾乎全部進水,農作物及財產損失達31萬元。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總人口有2356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33人;另有流動人口1056人。總人口中,男性12069人,佔51%;女性11497人,佔49%;14歲以下1759人,佔7.5%;15—64歲20359人,佔86.4%;65歲以上1448人,佔6.1%;以漢族為主,達23547人;有瑤、藏、侗等7個少數民族,共19人。2011年,原利溪鎮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長率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2人。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總人口有14926人。總人口中,男性8955人,佔60%;女性5971人,佔40%;以漢族為主,達14919人;有傣、苗、土家、回4個少數民族,共7人。2011年,原三壩鄉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3.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97人。 
截至2017年末,原利溪鎮常住人口為16069人;原三壩鄉常住人口為11139人。 
截至2018年末,原利溪鎮戶籍人口為20764人;原三壩鄉戶籍人口為14327人。 
截至2019年末,利溪鎮戶籍人口為35665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19393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利溪鎮財政總收入2685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13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03元; 原三壩鄉財政總收入1134萬元,比2010年增長21%;人均財政收入7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27元。 
截至2018年末,原利溪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原三壩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截至2019年末,利溪鎮有工業企業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農業

2011年,原利溪鎮農業總產值11742萬元,比2010年增長15.4%。原利溪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薯為主。2011年,原利溪鎮生產糧食11888噸。原利溪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蔬菜等。2011年,原利溪鎮油菜種植面積5300畝,產量800噸;蔬菜種植面積4500畝,產量4500噸。原利溪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原利溪鎮生豬飼養量3.5萬頭,家禽飼養量81萬羽。2011年,原利溪鎮畜牧業總產值6742萬元。2011年,原利溪鎮水果種植面積1043畝,產量2142噸,主要品種有錦橙100號、臍橙等。 
2011年,原三壩鄉農業總產值7308萬元,比2010年增長26.7%。原三壩鄉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原三壩鄉生產糧食7370噸。三壩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生薑、蔬菜。2011年,原三壩鄉生薑種植面積1200畝,產量1800噸;蔬菜種植面積3142畝,產量3054噸。原三壩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原三壩鄉生豬飼養量2萬頭,家禽飼養量9.1萬羽。2011年,原三壩鄉畜牧業總產值2028萬元。2011年,原三壩鄉錦橙種植面積2417畝,產量5796噸。 

工業

2011年,原利溪鎮有工業企業4家,職工1766人,工業總產值為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5.3%,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4.3%。 
2011年,原三壩鄉有工業企業3家,職工25人,工業總產值為1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3.6%,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1%。 

商貿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商業網點351個,職工742人。2011年,原利溪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379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3%;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350萬元。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商業網點57個,職工69人。2011年,原三壩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59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05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為2.55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9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6.7%。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為7000萬元,比2010年增長35%;各項貸款餘額1500萬元,比2010年增長50%。 

社會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幼兒園(所)1所,在園幼兒140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1所,在校生687人,專任教師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50人,專任教師4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2011年,原利溪鎮教育經費達1041萬元,比2010年增長了19%。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幼兒園(所)3所,在園幼兒210人,專任教師8人;有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村教學點1個,在校生761人,專任教師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原三壩鄉教育經費達498萬元,比2010年增長25%。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各類科技人才48人,其中農業實用人才18人。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各類科技人才10人,其中農業實用人才7人。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80平方米;電影隊1個,年放映96場次;公共圖書室17個,藏書5000冊;文化專業戶1個。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體育場地3個;體育社團4個,體育指導員13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3%;有廣播喇叭108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98%;有38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75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75%。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專業戶2個;電影隊1個,年放映20場次。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體育場地1個;體育社團2個,體育指導員4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有廣播喇叭50隻,通響率100%,廣播綜合覆蓋率95%;有34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7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設病床25張;專業衛生人員40人。2011年,原利溪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萬人次,住院手術20台次,出院病人2980人次。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衛生院1個,村醫療站10個;設病床15張;專業衛生人員29人。2011年,原三壩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6.5萬人次,住院手術19台次,出院病人1100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原利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20戶,人數268人,支出54.7萬元,月人均17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98戶,人數1553人,支出121.2萬元,月人均6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5人,支出9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19人,支出22.8萬元,比2010年增長2%;農村醫療救助58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80人次,共支出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1460人次,支出60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1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4.9萬元,比2010年增長8%。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110人;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6人;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40人;參加生育保險85人。 
2011年,原三壩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89戶,人數1565人,支出122萬元,月人均6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0人,支出4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4人,支出18.4萬元,比2010年增長8%;農村醫療救助16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76人次,共支出3.9萬元;農村臨時救濟400人次,支出1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4.3萬元,比2010年增長16%。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85人;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5人;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52人;參加生育保險86人。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原利溪鎮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1100戶,行動電話用戶8878戶。 
截至2011年末,原三壩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3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有固定電話用戶520戶,電話普及率12.7%;行動電話用戶2750戶。 

交通


利溪鎮有鐵路達成線過境,蓬安至高坪龍門段公路穿境而過;有航道嘉陵江過境。 利溪鎮衛星地圖

文化


● 地名由來
利溪鎮因古時在藍溪、清溪兩溪匯流處興場,繁榮利市而得名。 

代表人物


利溪鎮著名人物有古代哲學史家伍非百、近代成都十二橋革命烈士姜乾良、愛國人士伍極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