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國醫館

全國性中醫藥學術機構

中央國醫館是成立於1930年的全國性中醫藥學術機構,是中醫存廢鬥爭的產物。中央國醫館在“中醫科學化”的方針指導下,進行了制定中醫學術標準、統一病名、編審教材等工作,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為維護中醫藥合法地位和發展中醫教育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成立緣由


中央國醫館是在中醫界反抗國民政府廢止中醫藥的高潮中產生的。1929年2月余雲岫在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上提出《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的議案,並得到通過。此事引起中醫藥界的極大憤慨和強烈反對,並進而引發了近代史上聲勢浩大的反廢止風潮。鬥爭幾經波折,最終以國民政府撤銷該案而暫告一段落。
1930年1月,裘吉生、蔣文芳等人提議設立全國性中醫藥學術機構中央國醫館。1930年得到通過。
1930年籌備會議推舉陳郁、焦易堂、施今墨等七人為籌委,陳郁為主任,並決定於翌年3月17日舉行成立大會。

焦易堂


1931年3月17日中央國醫館成立大會在南京舉行。根據館章選舉陳立夫為理事長,彭養光、陸淵雷、謝利恆等十人為常務理事,焦易堂為館長,陳郁、施今墨為副館長。同年8月31日,國民政府核准通過了《中央國醫館組織章程》及《中央國醫館各省市國醫分館組織大綱》。
中央國醫館第一任館長焦易堂,原名希孟,陝西武功縣人,生於1880年。幼年務農,14歲始讀書,曾就讀於法政專門學校,並加入中國同盟會。1928年任國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員,兼任最高法院院長。此後歷任國民黨第五、六屆中央執行委員。1950年10月28日,焦易堂病逝於台灣,終年70歲。

機構設置


中央國醫館下設推行處、醫學處、藥學處和秘書處,並設有多種特別委員會,其中最重要的是“學術整理委員會”及其後的“編審委員會”。國醫館成立后,各省市紛紛籌建分館,甚至遠在舊金山以及港、澳、泰、菲等地也都由僑胞組建了分館,堪稱一時之盛。至1936年10月已成立了37處分館,另有82處分館在籌備中。

業績


整理研究中醫學術
在中醫藥學術整理研究方面,國醫館設有“學術整理委員會”。該委員會制定了龐大的計劃,欲分階段整理中醫藥學術。1933年學術整理委員會通過了《中央國醫館整理國醫藥學術標準大綱》,《大綱》分為學術標準、分科大綱兩大類。
“標準大綱”公布后,又公布《統一病名凡例》及《審定病名錄》,徵求各方意見。由於草案將中醫病名統一在西醫病名下,招致多數中醫的反對,國醫館決定重訂草案。
建立中醫圖書館亦是國醫館最初的計劃之一。國醫館向全國徵求圖書,得到熱烈響應。1934年9月統計該圖書室已有各種圖書22類,395種,共2471冊,圖表38幅,並出版了《中央國醫館圖書目錄》一冊。此外,國醫館還與許多學校、團體交換定期刊物。
發展中醫教育
國醫館第三階段工作便是編審中醫教材和中醫論著。至1930年,全國已有十餘所中醫藥專門學校,然各校水平參差,課程各異,修業年限也不一致。1933年國醫館要求各地寄送教材和講義,以備參考。1936年,國醫館已編就《內經》、《傷寒論》等教材十餘種,供全國中醫教育機構採用。為了統一中醫課程,國醫館派黃竹齋草擬標準。國醫館還著手審定“國醫標準著作”,審定並出版了《驗方新編》 、 《藥物圖考》等數種著作。

不足之處


中央國醫館雖然在中醫教育發展史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它也有自身的先天缺陷和歷史局限性。首先是人員問題。國醫館各要職均由國府要員或政客擔任。這些人政務繁忙,又不諳中醫學術,無助於領導中醫藥研究工作。
館員人選也存在問題。國醫館學術整理委員會中,實際上存在著三大派,即“保守派”、“急進派”和“折衷派”。由於觀點不同,因而在擬定學術標準大綱、同一病名及編審教材等具體工作中出現較大分歧,造成力量的內耗。
其次是經費問題。館中所需各種款項,多依靠分館的支援或向醫藥界募集。經濟如此困難,很難進行正常的學術研究,國醫館性質、許可權不清,難以發揮管理和教育的職能。

歷史意義


中央國醫館是中醫存廢鬥爭的產物。它在“中醫科學化”的方針指導下,進行了制定中醫學術標準、統一病名、編審教材等工作,為維護中醫藥合法地位和發展中醫教育做出了種種努力。但其多種致命缺陷使它肩負的重任難以施行。不過,中央國醫館的許多創設為新中國成立后中醫藥研究機構和中醫院校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參考文獻


1.鄧鐵濤主編.中醫近代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吳中雲,謝揚.焦易堂與中央國醫館,文史精華,2004;(4)
3.溫志大.讀中央國醫館宣言體會。西藏醫藥雜誌,1991;(3)
4.文癢.焦易堂與中醫藥事業。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吳中雲.中醫文化談,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