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蟲

箭蟲

箭蟲屬於毛顎動物,軀體表面覆有一層由細胞構成的表皮(表皮加厚處稱為頸)。

簡介


箭蟲
箭蟲
箭蟲(arrow worm ),亦名毛顎類動物(chaetognath)。
毛顎動物門(Chaetognatha)海生蠕蟲樣無脊椎動物。體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形似箭。毛動物門現存約7屬,尚有一化石屬。共50多種,多屬箭蟲屬(Sagitta)。箭蟲體長3公釐(公釐的繁體字)至100多公釐不等,生活在較冷水域的種類通常較熱帶海洋的種類長。毛動物為雌雄同體,體內具雌性及雄性生殖器官。身體分為頭、軀幹及尾3部分,各部之間隔以橫向的壁或膜。體表具數條側鰭和一條尾鰭。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及排泄系統發育不完善。

自然史


箭蟲為雄性先熟,即體內雄性生殖腺的成熟早於雌性生殖腺。多數箭蟲產卵后即死亡,但有些種類可經歷幾個成熟周期甚至生長周期。可異體受精:精囊開口於體表,用於貯存精液,精液從精囊排出,到另一個體的納精囊(沿雌性生殖腺的管狀器官)內。卵在即將產生前或剛產出后,在輸卵管與納精囊共用的一段管子內為精子所授精。在某些屬,如真克羅恩氏箭蟲屬(Eukrohnia),可能還包括深鋤蟲屬(Bathyspadella)、鑱蟲屬(Krohnitta)及異克羅恩氏箭蟲屬(Heterokrohnia),成熟的卵和幼蟲包在形成於輸卵管開口處的一個囊中。飛龍箭蟲屬(Pterosagitta)的卵產於一包囊中;箭蟲屬將卵產於周圍的水中,每次產一卵,連產數個周期;而鋤蟲屬(Spadella)的卵外復一層黏性的膜,並有一柄用於附著在任何錶面上。
箭蟲貪食,食橈足類、磷蝦、幼魚、水母、其他箭蟲、枝角類、端足類、尾海鞘以及各種動物的卵和幼體。箭蟲棲于海洋及沿海潟湖中。雖然有些種為世界性分佈,但其他種則僅分佈在海洋的一定區域。東南亞的海洋中種類最多。上層浮遊(棲於離水面200公尺以內的水域中)的種類,其數量從極地向赤道逐漸增多。與幼體相比,成熟的箭蟲棲於更深的洋層中。

形態及功能


箭蟲軀體表面復有一層由細胞構成的表皮(表皮加厚處稱為頸)。頭部有鉤(彎曲的用以捕捉的刺),上復一罩(或薄皮褶),皮褶於箭蟲捕捉獵物時可縮回。頭部的肌肉控制鉤、齒及口的運動;軀體部的肌肉縱行排列,具數條橫帶。箭蟲借收縮縱行的肌肉及拍動尾部以突進的方式在水中游泳。
神經系統由大型的腦神經節與感覺神經(如視神經、冠神經)組成。腦神經通過一對神經索與腹神經節相連結。沿著軀幹還有一些神經節和神經。體表散布有多數觸覺感受器,為具纖毛的圓形小突起。
有證據表明︰箭蟲的頭部及身體前部能再生。再生時眼最先出現,然後是口和鉤。眼含有一個具色素的中央細胞,包繞著5簇感光細胞突起(單眼)。感光細胞中有一圓錐形體,其功能為箭蟲游泳時起引導作用或用作共鳴器。在不同的種,該具色素中央細胞可有不同的形態(如星形等)。棲於深海的種無色素。
纖毛冠為嗅覺感受器或化學感受器,為毛動物門所特有,由一系列成排的纖毛細胞組成,形成一環或長卵圓形,位於頸部或向頭及軀幹部延伸。消化道始於口,終於肛門,由系膜支持,內壁由腺細胞及吸收細胞構成。中央系膜將軀幹及尾部分為二腔。軀幹區及尾區充滿無色的液體,液體沿體壁向前側循環,沿身體的中間區向後側循環。
卵巢一對,沿軀幹部的體腔壁排列,借系膜附著,內充滿成排的未受精的卵。交配后精子存於輸卵管內的受精囊中。精巢位於尾部體腔內;一條輸精管將精巢與開口於體壁的貯精囊相連。卵巢位於軀幹部體腔,而精巢位於尾部體腔,兩者相互隔離,因此雌雄生殖腺之間並無內部聯繫。精子在貯精囊內形成精莢,然後排入周圍的水中,或精子進入另一個體的受精囊內。異體受精。

分類


古箭蟲
古箭蟲
毛動物門在動物界是一個孤立的類群,也就是說,比較解剖學研究及胚胎學研究均未能將它與任何其他類群建立聯繫。箭蟲曾被視為蠕蟲,人們也曾試圖將它與許多動物類群,如異足動物門(Heteropoda)、環節動物門(Annelida)、線形動物門(Nematoda)和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等建立聯繫。在分類學上也曾將毛顎動物門置於環節動物門與線形動物門之間。但箭蟲眼的構造表明它在進化上可能與棘皮動物和脊索動物有關。
箭蟲(Sagitta)體細而小,矢狀,分頭、軀幹和尾三部。軀幹中部和後部有側紹1-2對;尾部末端有尾鰭。口位於頭部腹面,兩側各有一瓣,其上有剛毛8-9對;剛毛能運動,藉以攝食,代替領的功用。雌雄同體,一般為異體受精。海產。中國沿海所產己知有20種以上,常見的為肥胖箭蟲。此類箭蟲好聚集,有人曾在一立方米的海水中發現過一千多隻箭蟲。是以體腔囊法形成中胚層和體腔的。

箭蟲分佈情況


毛顎動物屬無脊椎動物的一門。現存的只一箭蟲綱,全部生活于海洋,是海洋浮遊動物重要的類群之一。種類不多,但數量大,廣泛分佈於世界各海洋,與海洋環境關係密切。它的研究歷史如同其他海洋浮游生物,也是由海洋生物學向生物海洋學發展的。但由於其本身生物學上的特殊性,形態、分類和系統地位的研討一直受到關注,伴隨著生物海洋學的發展而逐步深入,不斷有新的發現和見解。自然生態始終是研究的主流,隨著生化、生理學科的滲透,已逐漸同實驗生態結合,毛顎動物生物學與海洋生態學研究的發展也呈日益密切之勢。
從 Martin Slabber(1768)在荷蘭外海首次發現箭蟲,1769—1778年發表了有關論文,至今已200多年。他把這類動物稱為海蟲(zee worm)或箭蟲(Sagitta)。Scores-by(1820)在鯨的食物中也見到箭蟲。Quoy 和 Gaimard(1827)報道,1826年在直布羅陀海峽採集到箭蟲,即現今所稱的雙斑箭蟲 Sagitta bipunctata。不久,A.d′Orbigny(1843),在南美洲的航行中,發現5隻毛顎動物標本,C.R.達爾文參加英國海軍“貝格爾”號艦環球考察航行(1831—1836)后,於1844年又報道這類動物在北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智利外海都很多。從此,毛顎動物便進人海洋浮遊動物研究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