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細亞生產方式
亞細亞生產方式
是歷史中一個特殊的生產方式,以“亞細亞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社會是原始社會的最後階段。具體為:國家以農村公社為基本社會組織;國家在社會生活中管理農村公社;國家指揮農村公社來進行大型工程的建設。亞細亞生產方式的重要特點是土地公有,不允許自由轉讓。典型的國家有印度、西周前的中國等。
在亞細亞生產方式下,東方國家普遍具有專制主義特色,民主、自由的思想也很難在東方產生。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春秋戰國時便突破了亞細亞生產方式。“廢封建,開阡陌”“井田制”等一些措施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買賣得到了承認。但是專制主義卻保留了下來,影響深遠。
最早由馬克思提出。
亞細亞生產方式最早是由馬克思於1859年在自己《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對其唯物史觀進行概括時提出的。馬克思明確指出,他以前的人類社會已經依次更替地經歷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資本主義的四種社會形態。現在一般認為,勞動密集型、效率偏低的傳統農業,是亞細亞生產方式的代表。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爭論20世紀20年代,由於亞洲大陸地區一些國家、特別是中國革命運動的高漲,在共產國際工作的前蘇聯及其他國家的政治活動家和學者,為了弄清中國社會的性質,以便為制定革命鬥爭策略提供依據,就中國現代社會性質問題展開討論,並進而論及中國古代社會的性質。有人認為中國自進入階級社會後屬於亞細亞生產方式。與此同時,蘇聯學術界為了應用馬克思主義解釋世界各國的歷史,特別是亞非主要國家階級社會的歷史,也就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經濟形態依次更替規律、尤其是怎樣理解奴隸佔有制社會發生髮展規律問題展開討論,有人提出了亞非諸國存在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說法。30年代,蘇聯學術界經過爭論,多數人不贊成世界歷史上曾存在過獨立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說法。中國學術界通過社會史論戰也否定了中國屬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說法。1938年,蘇聯領導人И.В.斯大林發表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文,此後各國馬克思主義學者大多持這樣一種意見:人類社會就整體而言,是按照5種社會經濟形態依次更替的規律發展的,亞洲和非洲國家也不例外。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討論暫告一段落。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馬克思更多著作的公開發表、特別是他的手稿《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的各種形式》在世界各國廣泛流傳,隨著對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國歷史研究的深入,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爭論重新展開。各國學者就人類歷史中究竟存在幾種社會經濟形態,歐洲以外各國是否有過奴隸佔有制社會、這些國家在歐洲殖民主義者入侵之前是否存在過亞細亞生產方式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歐洲,60和70年代爭論達到高潮。在中國,從50年代初到60年代中期,有關這一問題的爭論持續不斷,70年代後期以來討論頗為熱烈。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性質,各國學者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爭論,其焦點在於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性質。主要有以下幾種意見:
①亞細亞生產方式是奴隸佔有制、封建制、資本主義3種生產方式之前的一種生產方式,是原始共產制的別名。馬克思和F.恩格斯所說的亞細亞社會形態,作為一種特定的生產者和生產資料結合的方式,在邏輯上和歷史上都是指原始社會形態。“亞細亞”不是地理概念,而是馬克思基於對世界歷史深刻研究抽象出來用以說明社會經濟形態的科學概念。
②馬克思在《序言》中所列舉的幾個時代都是對抗性的社會,並不包括史前的無階級社會。亞細亞生產方式是指東方大多數國家的奴隸佔有制社會形態,即恩格斯所說的“東方的家庭奴隸制”。在亞細亞社會形態下,存在著專制主義和專制君主,亞細亞生產方式屬於奴隸佔有制社會的初級階段。
③從馬克思列舉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特點可以看出,主要是指埃及、兩河流域、印度等地的東方型封建社會。
④亞細亞生產方式從遠古時代一直延續到19世紀初,既保存原始的公社所有制,又存在著專制君主最高所有權,還夾雜著種姓制、奴隸佔有制和封建制的各種因素,是多種生產方式的混合體。
⑤亞細亞生產方式是介於原始社會與奴隸佔有制社會之間的一種社會形態。
隨著討論的深入,各國學者對同亞細亞生產方式有關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如:
①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在研究了L.H.摩爾根的《古代社會》(1877)一書後才創立了關於原始社會的學說;②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繼承了G.W.F.黑格爾對亞洲歷史的看法;
③人類歷史上已有的社會形態是5種還是6種或4種;
④在亞洲地區,國家組織水利灌溉的職能是否導致土地國有化、農村公社長期存在、專制主義盛行和社會發展停滯等。
馬克思所說的亞細亞生產方式是指原始社會。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摩爾根的《古代社會》一書後,加深了對氏族部落結構的認識,更好地闡明了從原始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的途徑,豐富和發展了他們關於原始社會的學說。他們在晚年沒有也不可能改變或放棄亞細亞生產方式的觀點,這個提法與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一書中使用的“史前各文化階段”是一致的,都是對原始社會的科學稱謂。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根據歐洲歷史概括出的原始社會、奴隸佔有制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5種社會經濟形態依次更替的序列,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義。馬克思在50年代對亞洲歷史的深入研究,充實和發展了歷史唯物主義學說。古代歐洲各地區和亞非諸國的奴隸佔有制社會各有其特點,遠非一種模式。但世界不同地區的奴隸佔有制社會有其共同的發展規律。把世界各國的歷史截然地劃分為“東方”和“西方”,片面強調亞洲歷史發展的特殊性,過分強調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影響,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無奴派代表人物黃現璠、張廣志等人對此有不同看法,前者於《中國歷史沒有奴隸社會》一書中一認為:“亞細亞生產方式是一個社會經濟範疇的名詞,不是歷史時代排列固定的先後的用語,不能將其等同於原始社會或奴隸制社會形態。”在世界各國學者關此問題的大量論爭中,作者最早提出“亞細亞生產方式”的“經濟範疇說”,並為此作了長篇大論。後者於《略論奴隸制的歷史地位》一文中認為:“按照通常的說法,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它們之間是一個高於一個(後者高於前者),一個產生一個(前者產生後者),若無特殊情況,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對於各民族的歷史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換言之,它們在人類歷史發展中都具有普遍的意義,都是‘必經’的。這對不對呢?余認為:不對,不能這樣籠統地一概而論!因為,奴隸社會雖堪稱五種社會形態之一,但它遠不象其他社會形態那樣具有世界範圍的普遍意義;對於世界絕大多數民族的歷史來說,繼原始社會之後到來的並不是什麼奴隸社會,而是封建社會;奴隸社會並不是‘必經’的!”
關於亞細亞生產方式問題的探討,推動了對世界各國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研究。但是應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立場來解釋紛繁複雜的世界各國歷史,並在此基礎上概括出人類歷史發展的共同規律,是一項極為艱巨的工作。由於對世界各國的歷史研究的深度和廣度極不平衡,馬克思對其提出的亞細亞生產方式未作充分的論述,討論中存在不同的意見也是正常的。這些分歧還有待在進一步研究和探討中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