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戰略
發展戰略
發展戰略就是關於企業如何發展的理論體系。發展戰略就是一定時期內對企業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及發展能力的重大選擇、規劃及策略。
發展戰略指企業如何實現發展的戰略理論。發展戰略包括四個部分:願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願景為企業指明了發展方向,戰略目標明確了企業的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業務戰略明確了企業的戰略發展點,職能戰略確定了企業的發展能力,通過四個上下相互支撐的組成部分,形成了能夠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發展戰略理論體系。
越來越多企業陷入競爭戰略陷阱,企業越是想通過建立競爭優勢來打敗競爭對手,企業越是陷入價格戰、低利潤、慢發展等發展難題,傳統主流競爭戰略理論越來越不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企業應該如何解決價格戰、低利潤、慢發展等發展難題,實現快速、健康、持續發展呢。
發展戰略理論是關於企業如何發展的戰略理論體系。在傳統競爭戰略理論的指導下,企業普遍深受價格戰、功能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品類戰等問題的困擾與折磨,企業面臨停滯不前,走向衰退,甚至破產。企業發現,曾經是自己法寶的競爭戰略再也不靈了,雖然大家都企圖建立競爭優勢來打敗競爭對手,來取得快速的發展,然而與良好的願望違背是,所在領域的企業家族拼得你死我活,大家都陷入無利潤、企業停滯的怪圈,最後出現了一種雙敗、多敗的格局。
競爭戰略理論的缺陷使我們回過來思考企業戰略的本質。“戰略的本質是為了建立競爭優勢,打敗競爭對手嗎?”這也許用在古代的軍事戰略是比較合適的,但把它移植到企業是非常不合適的,企業並不一定非要打敗競爭對手。那麼企業戰略的本質是什麼呢?
在戰略諮詢中,戰略逐步形成了用發展思想、理念及方法論體系來幫助企業制定戰略,擺脫企業面臨的價格戰、功能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品類戰等陷阱,解決企業長期成長緩慢,或停滯不前,甚至走向衰退等問題。
企業應該從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入手,來系統地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而這四個方面又構成了發展戰略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即願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發展戰略理論使企業競爭的焦點由競爭轉向發展,企業可以通過競爭來實現發展,還可以通過合作來實現發展,也可以避開競爭,選擇更具前景的領域來發展。發展戰略理論是對傳統競爭戰略理論的一種顛覆,擺脫了價格戰、功能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品類戰的困擾,使企業更加良性的參與競爭,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企業的發展問題的解決上,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和發展能力的規劃與實施上,最終實現企業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用形象的比喻來說,發展戰略是一季“金”的收穫。
既然企業戰略的本質是發展,企業如何來發展。在十多年戰略諮詢實踐和戰略理論研究中,我們逐步提練出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四個核心問題。如果企業要實現發展,就需要思考四個問題:
(1)企業未來要發展成為什麼樣子?(發展方向)
(2)企業未來以什麼樣的速度與質量來實現發展?(發展速度與質量)
(3)企業未來從哪些發展點來保證這種速度與質量?(發展點)
(4)企業未來需要哪些發展能力支撐?(發展能力)
這四個問題是以企業發展為導向,關於這四個問題的回答就能系統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它們分別解決企業的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和發展能力。如果這四個問題都能有效解決,那麼企業的發展問題就能得到系統的、有效的解決。在這四個問題的思考上,我們最終形成了系統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一個戰略解決方案。
我們認為,企業戰略就是一定時期內對企業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及發展能力的重大選擇、規劃及策略。企業戰略可以幫助企業指引長遠發展方向,明確發展目標,指明發展點,並確定企業需要的發展能力,戰略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實現企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在發展戰略理論關於戰略定義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一個系統解決企業發展問題的戰略框架,即發展戰略框架,也曾稱東方戰略框架。發展戰略由願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四大部分組成。
(1)願景:企業未來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企業?
(2)戰略目標:企業未來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發展目標?
(3)業務戰略:企業未來需要哪些發展點?要在哪些產業、哪些區域、哪些客戶、哪些產品發展?怎樣發展?
(4)職能戰略:企業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發展能力?需要在市場營銷、技術研發、生產製造、人力資源、財務投資等方面採取什麼樣的策略和措施以支持企業願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的實現?
戰略的本質是要解決企業的發展問題。在發展戰略框架中,所有構成部分都是圍繞企業發展來進行,願景是企業發展的起點,它指引企業發展方向;戰略目標是企業發展的要求,它是明確了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業務戰略,包含產品戰略、客戶戰略、區域戰略和產業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手段,它指明了企業的發展點;職能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支撐,它為確定了企業的發展能力。願景、戰略目標、業務戰略和職能戰略構成企業戰略自上而下的四個層面。上一層面為下一層面提供方向與思路,下一層面對上一層面提供有力支撐,它們之間相互影響,構成一個有機的發展戰略系統。
發展戰略框架是一種良好的戰略方法論體系,它通過明確企業發展方向、發展速度與質量、發展點和發展能力等戰略問題,幫助企業真正解決發展問題,實現企業快速、健康、持續發展。
發展戰略框架經過十年余年、百餘家企業的諮詢實踐,對企業經營管理和戰略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導向作用,成功地幫助眾多企業解決了戰略發展難題,其中不少企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突破性發展。目前發展戰略思想、理念及方法論體系已被更廣大的企業接納與運用,正成為一種廣泛運用的戰略理論。許多企業戰略實踐證明,發展戰略理論是一個對企業戰略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實戰性強、實踐效果好,能真正幫助企業系統解決企業發展問題,實現快速、健康、持續發展的戰略理論體系。
美國著名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Michael Porter)被稱為競爭戰略之父,是當今世界上最有影響的管理學家之一。波特1980年發表了《競爭戰略》,隨後1985年又發表了《競爭優勢》,以及後來發表的《國家競爭優勢》,形成了競爭戰略三部曲,開創了競爭戰略理論體系。
邁克爾·波特認為,構成企業環境的最關鍵部分就是企業投入競爭的一個或幾個行業,行業結構極大地影響著競爭規則的確立以及可供企業選擇的競爭戰略。行業結構分析是確立競爭戰略的基石,理解行業結構永遠是戰略制定的起點。波特創造性建立了五種競爭力量分析模型,他認為一個行業的競爭狀態和盈利能力取決於五種基本競爭力量之間的相互作用,即進入威脅、替代威脅、買方討價還價能力、供方討價還價能力和現有競爭對手的競爭,而其中每種競爭力量又受到諸多經濟技術因素的影響。
在競爭戰略思想指導下,波特提出了企業戰略的核心是獲取競爭優勢,打敗競爭對手。獲取競爭優勢,打敗競爭對手有三種基本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化戰略。企業必須從這三種基本戰略中選擇一種,作為其主導戰略。要麼把成本控制到比競爭者更低的程度;要麼在企業產品和服務中形成與眾不同的特色,讓顧客感覺到企業提供了比其他競爭者更多的價值;要麼企業致力於服務於某一特定的產品種類、某一特定的細分市場。
邁克爾·波特所提出的行業競爭結構分析理論、三種基本競爭戰略理論在過去近30年裡受到企業戰略管理學界的普遍認同,並且成為進行外部環境分析和進行戰略競爭最為重要和廣泛使用的模型。
但是,在競爭戰略思想及理論的指導下,企圖以建立競爭優勢,打敗競爭對手為核心目的,這種戰略行為也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在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化戰略的三種基本競爭戰略指引下,許多企業採取了價格戰、功能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品類戰等,以此來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打敗競爭對手。然而,良好的願望並未轉換成美好的現實,過度的打擊對手並未使自己變得更好。伴隨而來的是所在領域的企業家族們面臨普通低利潤或者虧損的局面,大家都陷入了價格戰、功能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品類戰的困境,陷入低利潤、無利潤、甚至虧損的怪圈,企業走向停滯、衰退,甚至破產。大家越是想打敗競爭對手,大家越是變得更差,最後出現雙敗、多敗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