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是華南農業大學主管、主辦的綜合性農業科學學術刊物,1959年創刊,雙月刊,A4幅面,每期124頁。

據2019年3月學報官網顯示,《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編委會有學術顧問2人、委員35人。

據2019年3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學報共出版文獻4000篇、總被下載671368次、總被引45792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31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96。據2019年3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報共載文2410篇,基金論文1998篇,被引量為19083、下載量為74238,2015年影響因子為0.837。

歷史沿革


1959年,《華南農學院學報》創刊。
1960年-1979年,該刊停刊。
1980年,該刊復刊,為季刊。
1984年,該刊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學報》,又名《華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年,該刊由季刊變更為雙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5年4月,《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第八屆編委會成立暨第一次會議召開,編委們就學報的稿源問題、辦刊質量、發展方向等提出了建議。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報道內容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主要報道農業各學科的科研學術論文、研究簡報、綜述等,刊登中國國內外來稿。
主要欄目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主要欄目有綜述、農學·園藝·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生物學、林業科學、動物科學與獸醫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等。
讀者對象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主要讀者對象是農林牧漁以及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的教學、研究和產業開發部門的科技工作人員。

人員編製

據2019年3月學報官網顯示,《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編委會有35名委員。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編委會委員
馬旭王衛星王建武鄧詣群叢沛桐樂學義蘭玉彬
任順祥劉雅紅孫遠明李永濤李吉躍楊洲邱寶利
張守全張細權張煉輝陸永躍陳日遠陳樂天陳厚彬
胡開林胡傳雙徐漢虹郭霄峰章家恩彭新湘蔣恩臣
曾振靈溫秀軍雷建軍廖紅廖明潘慶潘慶華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3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學報共出版文獻4000篇。
據2019年3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報共載文2410篇,基金論文1998篇。

收錄情況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被美國《化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誌》、英國《CAB Abstracts》、英國《動物學記錄》、義大利《農業索引》、國際農業文獻索引、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萬方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糧食經濟作物文摘、中國園藝文摘、中國農業資源環境文摘、中國畜牧獸醫文摘、中國農業文摘、中國地理科學文摘等收錄。

影響因子

據2019年3月3日中國知網顯示,學報總被下載671368次、總被引45792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31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896。
據2019年3月3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學報被引量為19083、下載量為74238;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來源數據顯示,該刊影響因子為0.837,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434名,在大學學報(農業科學)(39種)中排第12名。

榮譽表彰

2004年,《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獲得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和全國高校科技期刊一等獎。
2006、2008、2010年該刊連續3屆獲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
2010年,該刊獲得廣東省優秀品牌期刊獎。
2011年,該刊獲得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和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獎。
2012、2014年,該刊獲得連續2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2015年,該刊獲得廣東省精品科技期刊獎。
2016年,該刊獲得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和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獎。
2018年,該刊獲得中國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獎。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標識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標識
圖中左方圖標為華南農業大學標識,文字為該刊的中文名,英文是該刊的英文名。

辦刊宗旨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從嚴要求,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和高效率,保持嚴謹的作風和科學的態度,堅持學術質量是論文刊用的標準,努力辦成在領域內有影響的學術期刊

現任領導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第八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學術顧問盧永根羅錫文
主任委員兼主編陳曉陽
副主任委員兼副主編庄楚雄、江青艷、李華平、張桂權、周志紅(常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