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洞穴
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
可溶性岩石中因喀斯特作用所形成的地下空間,又稱溶洞、洞穴。分佈洞穴是可溶岩區域常見的現象,從終年積雪的高山,一直到海面以下均有分佈。目前,世界各國已探明長度超過10公里的洞穴有160多個,深度超過700米的達55個。如美國肯塔基州馬默斯洞穴長373.38公里,法國和西班牙之間比利牛斯山的皮埃爾·聖·馬丹洞深1332米,蘇聯帕米爾阿萊山基耶夫斯卡亞洞深1080米。
洞穴由喀斯特水沿可溶岩層層面節理或裂隙進行溶蝕擴大而成。按不同的水流性質和形態,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它們各有其成因。
喀斯特洞穴外部景色
貴州紫雲格凸河喀斯特洞穴外景
③承壓水帶洞穴,補給面積大或受地質構造控制的地下水形成的洞穴。這種地下水具有很大的動壓力和靜壓力,沿著岩石構造面向深處流動,發育成洞穴。承壓水帶洞穴的形態和展布受構造和岩性控制,深度可達可溶性岩層底面。
①水平洞穴,主要發育於淺飽水帶內,位於地下水面附近,由地下河和地下水面洞穴演變而來,具有成層分佈的特點。隨地殼的上升,可變為高於地下水面的干溶洞。主要分佈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區,在中國的華南主要分佈於喀斯特峰林及喀斯特峰林-平原區。
②垂直洞穴,常見於滲流帶和深飽水帶內,由地下水沿陡傾的可溶岩層面或垂直裂隙帶發育而成。多分佈於山區,在中國的華南主要分佈在喀斯特峰叢區域,即地殼上升運動比較強烈的山區。
主要有化學堆積、流水堆積、生物堆積、崩坍堆積等。其中尤以化學堆積最引人注目,它姿態多變,琳琅滿目,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對象,而且是重要的旅遊資源。根據成因和形態特徵,分為以下幾類:
喀斯特洞穴中的鐘乳石等沉積物
滲流水沿某一裂縫以一定角度滲出沉澱並呈盾狀沉積物,盾體的直徑從10多厘米至4或5米,厚度一般為2~10厘米,當滲流水較多時,便在盾面的下部形成鐘乳石或石幔。石筍由溶洞底部向上生長的碳酸鈣沉積物,形如筍狀而得名。洞頂下滴的滲流水在洞底發生濺擊作用,經水的蒸發,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鈣發生沉澱,形成由洞底自下而上生長的石筍。鐘乳石和石筍彼此連接形成的柱狀堆積,稱為石柱。
喀斯特洞穴
喀斯特洞穴內部風景
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碳酸鈣圓粒沉積物,又稱穴珠、蛋石。小的為鮞粒,大的呈球狀和餅狀。
喀斯特洞穴
滴水侵蝕淤泥和碳酸鈣板相間層所形成石林狀的堆積物。多發育在由地下河發展而成的洞穴。在雨季時,地下河洪水上涌或滲流水帶來大量粘土物質在洞底淤積成淤泥層;在乾旱季節,則有薄層碳酸鈣板(或稱鈣板、石灰華層)覆蓋上面,多年之後便形成相間層。泥林高1、2米,底部直徑約20~30厘米。
有洞穴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以及極為豐富的生物化石。
包括真洞穴動物、喜洞穴動物和寄居性洞穴動物。①真洞穴動物,只生存於洞內黑暗世界中,不能生活於洞外環境的動物。體內通常缺少色素,完全沒有眼或僅有很小的眼,但觸角很大,嗅覺靈敏,具有低消耗能量的新陳代謝。如洞穴魚、洞螈、洞穴蜘蛛、尺蛾和膜足硬肢馬陸。②喜洞穴動物,在洞穴內完成生命循環、能在洞外黑暗潮濕環境中生活的動物。如蚯蚓、某些蠑螈。③寄居性洞穴動物,臨時寄居於洞內的動物,如蝙蝠。
主要是古動物和古人類化石,以此可推斷洞穴形成的上限或相對年代、當時的地理環境。世界上已發現的主要古人類化石地點大多數是在洞穴內,如北京猿人、山頂洞人。
洞穴深處的溫度與當地年平均溫度相近。一般說,洞穴溫度隨洞穴的高程和緯度而變化,高程和緯度愈高,洞穴溫度愈低。洞穴溫度還因洞穴形態和洞口數目而異:由洞口向下傾斜的單洞口洞穴,冬季時冷空氣下沉洞底,夏季洞外熱而輕的暖空氣難以進入洞內,故這種洞穴的溫度要比周圍低,稱為冷洞;由洞口向上傾斜升起的單洞口洞穴,暖空氣保留在洞穴的上部,難以流動,溫度比周圍要高些,稱為暖洞。自然界洞穴中幾乎全部能覺察到空氣的流動,有的在夏季從洞內吹出涼風,有的在冬季向洞外噴出熱氣,有的洞穴內空氣有周期性的吸進和吹出,形成呼吸洞。洞穴空氣是比較乾淨的,細菌很少,空氣的電離也很弱,所以不少國家建立了“洞穴治療”,目前主要治療支氣管哮喘、風濕痛和高血壓等。
貴州喀斯特洞穴內的古代熬硝遺跡
②洞穴堆積、生物和氣候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需要深入研究。
③洞穴內景色奇特、氣候宜人,是重要的旅遊資源,目前全世界有上千個旅遊洞穴,每年有數千萬個旅遊者。④洞穴內儲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錫、鋁土礦、壓電石英、水洲石、芒硝和鳥糞等,汞、鉭、鈮、鈾、鐳等稀有元素也與洞穴有關。在埋藏的喀斯特洞穴中有石油和天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