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小馬泡的結果 展開

小馬泡

葫蘆科黃瓜屬植物

小馬泡(學名:Cucumis bisexualis A.M. Lu et G.C. Wang ex Lu et Zhang)華北地區農村叫“耍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為葫蘆科黃瓜屬的植物,一年生草本,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起源於非洲,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大陸的河北、山東、遼寧、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成熟后可食。

形態特徵


馬泡瓜(別名:馬寶、麻包蛋、小野瓜、小馬泡)華北地區農村叫“耍瓜”,一年生草本植物。縈蔓生,縈上每節有一根卷鬚。葉有柄,呈楔形或心臟形,葉面較粗糙,有刺毛。7、8月間開花,花黃色,雌雄同株同花,花冠具有3~5裂,子房長橢園形,花柱袖長,柱頭3枚。瓜有大有小,最大的象鵝蛋,最小的象紐扣。瓜味有香有甜,有酸有苦,瓜皮顏色有青的、花的,白有帶青條的。種子淡黃色,扁平,長橢園形,表面光滑,種仁白色。一年生匍匐草本。

根葉

根白色,柱狀。莖、枝及葉柄粗糙;卷鬚纖細,單一。葉片腎形或近圓形,質稍硬,長、寬均為6~11厘米,常5淺裂,裂片鈍圓,邊緣稍反卷,兩面粗糙,有腺點,掌狀脈,脈上有腺質短柔毛。

花果

小馬泡植株
小馬泡植株
花兩性,在葉腋內單生或雙生;花梗細,長2~4厘米;花梗和花萼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杯狀,裂片條形;花冠黃色,鐘形,裂片倒闊卵形,先端鈍,有5脈;雄壘3,生於花被筒的口部,花絲極短或無,葯室2回折曲;子房紡錘形,密被白色細綿毛,花柱極短,基部有1淺杯狀的盤,柱頭3,靠合,2裂。果實橢圓形,長約3~3.5厘米,直徑約2~3厘米;幼時有柔毛,后脫落而光滑;種子多數,卵形,扁壓,黃白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
果實常見綠色,從瓜蒂處整果顏色逐漸由綠轉白色;類似葡萄大小,果皮厚2~3mm。果皮內是由豐富的汁液包裹著的種子,數量大約在10~25枚之間。食:味苦,汁豐富;偶爾有微甜。尚未有因誤食引起的毒副作用報告及新聞報道,可判定無毒。

生長習性


野生於山坡、田邊、路旁。山東、江蘇、陝西常見於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地。

分佈範圍


產于山東、遼寧、河南、四川、安徽和江蘇。

主要價值


一般性雜草。價值有待進一步考究;個人觀點:有一定利用價值。可以由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例如甜瓜雜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