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傳
黑暗傳
《黑暗傳》是2002年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胡崇峻。
《黑暗傳》由神農架林區文化幹部胡崇峻於1984年發現,曾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神農文化研究會主辦、出版的《神農文薈》雜誌創刊號首次發表了《黑暗傳》的述評本和整理本,出版時間大約是1992年。
黑暗傳手稿
黑暗傳
由《黑暗傳》的內容可以看出,漢民族的創世史詩和世界許多民族的創世史詩多有相通之處,尤其是“洪水泡天”。據查,《黑暗傳》在明代有了木刻本,神農架的老人有的見過這種木刻本,可惜現已失傳。但有的老歌師說《黑暗傳》遠在唐代就開始流傳了,雖然它的年代還不能確實,但它悠久的歷史已毋容置疑了。
1987年,湖北省文化廳和省文聯等四家單位為發現、整理、註釋《黑暗傳》的胡崇峻頒發了“屈原獎”,他被譽為“中國的荷馬。”
黑暗傳
黑暗傳
可以想見這本書惠及子孫後代的意義吧。可以說,這本書是我們民族最早的"家譜",是每一個人甚至全世界人民都應該知曉的。《黑暗傳》是一種神話,這群生活在神農架地區的漢族人,有著令人無法相信的想象力。關於洪水滔天的故事,這或許大家都知道,洪水之後人都被淹死了,伏羲與女媧兄妹成親,成了人的始祖,等等。但洪水滔天之前呢,《黑暗傳》想出了好多好多世紀,好多好多遠祖,關於這個遠古的家譜,不只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它的無以羈絆的神奇的想象力,真是讓人嘆為觀止,相信每個讀到它的人,都會被那絢爛恣肆的景象所迷醉,所傾倒,其文采甚至絲毫不比屈原的《九歌》遜色,甚至超過無數倍。
這本有著多個版本的奇書,誰是它的第一個作者呢?肯定這將是一個千古之謎,說它是一個千口相傳、不斷擴大和完善的體系,當然是正確的。問題是牶如此豐富、壯觀、文采絕塵的唱本,卻流傳和保存在荒涼、僻遠、貧瘠的鄂西北深山裡,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看來,它就像那些珍貴的孤獸一樣,只有荒涼與沉寂才是它生命的屏障。
黑暗傳
《黑暗傳》胡崇峻先生(右)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保康縣文化館、神農架林區群眾藝術館獲得“黑暗傳”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保康縣、神農架林區兩地打包申報的《黑暗傳》榜上有名。列入民間文學項目第三十項,即保康縣、神農架林區兩地共同申報的《黑暗傳》。
號稱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巴比倫、埃及、印度、中國,前三者都有自己民族的史詩。巴比倫創世史詩《埃努瑪·埃立升》是用楔形文字記載在七塊泥板上,這些泥板由英國考古學家於1845年在今日伊拉克境內發現。這些泥板可上溯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但上面反映的內容和文風表現以及記載的故事早在公元前1900年就已存在。
社會文明在公元前4000-3000年的埃及得到了輝煌的發展。公元前3500-2500年是埃及人類文明的黃金時代,埃及的政治、經濟、文化已有了相當的發展和繁榮,偉大的金字塔在那個時代建造起來了,有關主掌生死和復活的神明俄塞里斯的傳說也在那個時代廣為流傳。那個時代中國遠處在氏族部落時期。遺憾的是直到公元70年左右,才由希臘人普盧塔克將悠久的神話傳說著成《伊希斯和俄塞里斯》一書。這個古老的民族傳說截至普氏記載時已流傳了4000年!一個傳說能流傳數千載,足以證明該傳說包含的價值和產生的魅力。
印度民族偉大的史詩《羅摩衍那》大約形成於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那個時期中國正值漢朝的形成到滅亡,《羅摩衍那》全書分為7篇,共計48000行。《羅》影響極大,印度教信徒奉為聖書,作為印度兒童教育必修課長達幾百年之久,並被譯成各種文字在亞洲許多國家廣為流傳。
但在世界文學史上產生巨大影響的要數荷馬史詩了。世界著名的古希臘英雄史詩《伊利昂記》(也譯《伊利亞特》)和《奧德修斯記》(也譯成《奧德塞》),傳說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青年和晚年時期根據流傳頗廣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整理創作的。《伊利昂記》大約形成在公元前8世紀中葉,那個時期中國正值西周末期。《伊》全書15693行,24卷本,荷馬史詩的內容異常豐富,千百年來被視為古代最偉大的史詩,馬克思稱之為“一種規範的和高不可及的範本”,具有“永久的魅力”。
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傳統的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竟然沒有發現自己民族的宏偉史詩,這無疑是全世界史學家和文學界共同遺憾和迷惘的一件事情。一百多年前,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斷言:“中國人沒有自己的史詩,因為他們的觀察方式基本上是散文性的。”20世紀以來,相繼發現了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史詩:藏族的《格薩爾王傳》,蒙古族的《江格爾》,何爾克孜族的《瑪納斯》。然而,國內外學術界仍很悲觀:漢民族無史詩,世界上哪一個古老民族沒有輝煌的史詩呢?中華民族是壓根沒有史詩?還是
史詩已失傳?還是埋藏在什麼地方沒被發現呢?
終於,一個石破大驚的日子到來了——1982年,神農架林區文化館幹部胡崇峻在神農架的深山老林中採擷到一朵民族文化的瑰麗奇葩——漢民族首部創世史詩《黑暗傳》。
1982年8月,胡崇峻在搜集民間歌謠時,在神農架林區松柏鎮敬老院張忠臣老人處,得到一本長達3000行的《黑暗傳》手抄本,手抄本以七字一句的民歌形式敘述了史前至明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分為四大部分:天地起源,盤古開天,洪水泡天和再造人類,三皇五帝出現。胡崇峻當即認為手抄本價值重大。接著,他又走訪了近200名神農架深山裡的民間歌師和會講故事的老人,竟然搜集到《黑暗傳》的八種文本,計三萬多行。他將搜集到的資料片斷刊發在《神農架民間歌謠集》上。第一個發現《黑暗傳》真正價值的是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劉守華,他於1984年1月便撰寫了《鄂西北古神話的新發現——神農架神話敘事山歌<;黑暗傳>;初評》。文章認為:《黑暗傳》的發現證明漢民族有神話史詩一類的作品在民間口頭流傳。
不久,中國神話學會會長、著名學者袁珂先生讀到了劉守華的論文和《黑暗傳》的片斷之後,興奮地說:“《黑暗傳》的發現是個新的突破,漢民族也有了自己的史詩。”袁珂指出:“《黑暗傳》極為珍貴,貴在數百年前就有人將神話傳說和歷史聯為一片,作了初步的熔鑄整理。”
1984年7月,在全國少數民族神話學術討論會上,劉守華向全國學術界介紹了這一民間文學的重要成果。中共湖北省顧委副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李爾重撰文說:“《黑暗傳》比《離騷》的鋪敘與想象能力,不知要高出多少倍……其內容之豐富,文采之光華,能使《昭明文選》《文苑英華》之類的著作為之遜色。”劉守華在回答《中國文化報》記者採訪時說:“漢族首部創世史詩《黑暗傳》,對於研究中國傳統民間文化有極大的價值,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重視。”
1984年9月21日,《湖北日報》捷足先登,在頭版刊登《神農架發現漢族首部創世史詩》的重要消息。消息上了當天的《人民日報》的要目。9月29日,上海《文匯報》和其他報刊相繼轉載了這一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此後幾年,《人民日報》《光明 日報》等全國幾家報紙不斷報道一些有關《黑暗傳》的文章。1987年2月14日,《中國文化報》刊登了著名學者袁呵的文章《喜讀神農架》,文章進一步闡述了在漢民族有史詩這一點,已由《黑暗傳》給予堅定的回答了。
世界各民族的神話史詩多數不感興趣於整個宇宙的創造,且大都說到先有宇宙——一團混沌無形之物,再從中分離出一個或者一對神明,神抵人數不斷增加,每一位神都在宇宙系統中發揮作用。創世神以植物、獸類和人這些形態給大地帶來生命。許多神話史詩都寫到了“洪水泡天”——人類曾被洪水毀滅了一次。這一主題在全世界的史詩和神話傳說中都可見到。包括《聖經》里的《創世紀》,印度人、古希臘人、中美洲馬雅印第安人和美洲約魯巴人的神話中,都不乏其敘。最詳盡的有關洪水泡天的神話屬巴比倫的創世史詩《埃努瑪·埃立升》。
《黑暗傳》一書前後是百姓行業附會,書中正文是古代庸國及其遺民(今土家族)的記錄。《黑暗傳》也不是什麼唯一的史詩,同樣的史詩苗族和其他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有,其中苗族的史詩中一部分也已經出版,很多大事件和《黑暗傳》一致,人名不同而已。漢族的史詩可能有過,但在項羽的大火、五胡的亂華、蒙元滿清的屠刀下,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