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娘娘
馬氏娘娘
浙江景寧大際鄉一帶的畲族.以馬氏娘娘為保護養豬的神。
目錄
豬的守護神--馬氏娘娘
相傳過去在大際這個地方,豬總養不大,所以很少有養豬的人家。到明代有一個文成南田的客人趕著七七四十九頭小豬到大際做生意,誰知走遍九村十三寨,太陽偏西還是無人問津,他只好快怏地趕著小豬回去。途經馬氏仙宮時,一頭小豬突然跑進了大烊畈,眨眼之間就不見了。說來奇怪,一馬平川的田地,找來找去就是找不到小豬。
賑豬客想自己勞累了一整天,不僅沒有一點收穫,反而賠上了一頭小豬,不由得在田塍上大哭起來。滿田的農夫都同情他,大家商量了一下,便決定買下他的小豬,以此來幫助他解決困難。就這樣不到一個時辰,剩下的48頭小豬就被搶購一空。說來也怪,這一年全大際七堡人家養的豬,個個都長得又肥又大,人們不禁又驚又喜奔走相告。因為當初那頭小豬是在馬氏仙宮旁邊走失的,人們便以為這是馬氏娘娘顯靈來幫助大際人了。
為了感謝馬氏娘娘,大家議定在每年秋收時節選出黃道吉日舉辦“搶豬節”。要請戲班在馬氏仙宮連演七天七夜,至第七夜戲止.養豬之家即刻回家把豬綁在木架上,燒吃夜點.當宮中傳出第一聲豬叫各家即帶著綁豬架向仙宮飛奔以爭搶“首”位。全村的豬架依次排於宮門口,由“迎神頭”評出最大的豬(大豬)與最小的豬(昌豬),然後將兩者與“首豬”一起披紅挂彩,吹打送回主人家;其餘各豬也由各主人抬回。夜間卯時一過,主人即邀來親朋,擺酒飲宴,來者須各交一藏現金的紅包宴畢主人根據各人紅包中的現金,按當地市價稱豬肉給客人攜回稱之為殺豬福。據說“搶豬”活動可保佑來年有豬人家養出大肥豬。由於活動貫穿貿易行為,似集市因而至今遺存,“搶豬節”成了畲族的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