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賽娟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賽娟,女,1951年5月21日出生於上海市,細胞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血研所執行所。
長期致力於白血病發病機理與治療研究,建立完整的細胞和分子遺傳學技術。2007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0年獲得法國文藝復興金質勳章;2011年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特等獎;2017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2021年7月,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時間 | 院校 | 專業 | 學位 |
1958年—1964年 | 上海市盧灣區順昌路第一小學 | ||
1964年—1966年 | 盧灣區重點中學向明中學 | ||
1972年4月—1975年 | 上海第二醫學院醫療系 | 學士 | |
1978年—1982年2月 | 上海第二醫學院 | 血液學 | 碩士 |
1986年—1989年1月 | 巴黎第七大學 | 博士 |
陳賽娟教授
197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5年9月,畢業後進入上海醫瑞金醫院,成為一名內科醫師(至1978年9月),一年後在上海市松江縣新浜公社赤腳醫生大學教學,承擔了赤腳醫生大學大部分醫學基礎和臨床課,包括病理生理、生化和內科學。
1982年畢業后再次進入上海醫瑞金醫院血液科工作(至1986年1月)。
1989年7月,擔任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細胞遺傳學實驗室室主任、副研究員(至1996年9月)。
1995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1996年9月,擔任上海醫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副所長(至2002年1月)。
1998年,在參加中國婦女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陳賽娟作為科技界婦女代表有機會在中南海勤政殿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的江澤民同志和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同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彙報工作。
2002年,陳賽娟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02年1月,擔任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執行所長(至2007年6月)。
2003年1月,擔任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同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7年6月,擔任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同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原稱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2010年10月,法國文藝復興協會授予陳賽娟法國文藝復興金質勳章,以感謝和表彰她多年來中法交流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2011年5月30,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2月20日,當選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5年5月18日,在舉行的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由陳賽娟牽頭完成的“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新型靶向治療研究”項目榮獲自然科學特等獎。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2018年9月30日,當選為上海市科協第十屆委員會主席。
1978年,陳賽娟考取研究生的時候,遇到同屆的陳竺,以後他們從同窗成為終身伴侶。
科研綜述
陳賽娟合照
陳賽娟用砒霜治療白血病,為國際轉化醫學研究提供了成功典範。
學術論著
截至2013年,陳賽娟在國際刊物如《PNAS》《Blood》《Oncogene》《Leukemia》等以及中國國內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被引證數達5600餘次。
1. Yan XJ, Gu ZH, Xu J, Pan CM, Lu G, Shen Y, Shi JY, Zhu YM, Tang L, Zhang XW, Liang WX, Mi JQ, Song HD, Li KQ, Chen Z,Chen SJ. E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somatic mutations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 gene DNMT3A i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Nature Genetics. 2011; 43:309-315.
2. Wang YY, Zhao LJ, Wu CF, Liu P, Shi L, Liang Y, Xiong SM, Mi JQ, Chen Z, Ren RB,Chen SJ. C-KIT mutation cooperates with full-length AML1-ETO to induce acute myeloid leukemia in mice.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1; 108:2450-2455.
3. Shi JY, Ren ZH, Jiao B, Xiao R, Yun HY, Chen B, Zhao WL, Zhu Q, Chen Z,Chen SJ. Genetic variations of DNA repair genes and their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Int J Cancer. 2011; 128:233-238.
4. Mao JH, Sun XY, Liu JX, Zhang QY, Liu P, Huang QH, Li KK, Chen Q, Chen Z,Chen SJ. As4S4 targets RING-type E3 ligase c-CBL to induce degradation of BCR-ABL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0; 107:21683-21688.
5. Zhang XW, Yan XJ, Yang FF, Zhou ZR, Wu ZY, Sun HB, Liang WX, Song AX, Huang QH, Zhou GB, Tong JH, Zhang Y, Wu JH, Hu HY, de Thé H,Chen SJ, Chen Z. Arsenic trioxide controls the fate of the PML-RARα oncoprotein by directly binding PML.Science. 2010; 329:240-243.
6. Jiao B, Wu CF, Liang Y, Chen HM, Xiong SM, Chen B, Shi JY, Wang YY, Wang JH, Chen Y, Li JM, Gu LJ, Tang JY, Shen ZX, Gu BW, Zhao WL, Chen Z,Chen SJ. AML1-ETO9a is correlated with C-KIT overexpression/mutations and indicates poor disease outcome in t(8;21) acute myeloid leukemia-M2.Leukemia. 2009; 23:1598-1604.
7. Zhang QY, Mao JH, Liu P, Huang QH, Lu J, Xie YY, Weng L, Zhang Y, Chen Q,Chen SJ, Chen Z. A systems biology understanding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arsenic sulfide and Imatinib in BCR/ABL associated leukemia.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3378-3383.
8. Hu J, Liu YF, Wu CF, Xu F, Shi ZX, Zhu YM, Li JM, Tang W, Zhao WL, Wu W, Sun HP, Chen QS, Chen B, Zhou GB, Zelent A, Waxman S, Wang ZY,Chen SJ, Chen Z. Long-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arsenic trioxide based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9; 106:3342-3347.
9. Zhao WL, Liu YY, Zhang QL, Wang L, Leboeuf C, Zhang YW, Ma J, Garcia JF, Song YP, Li JM, Shen ZX, Chen Z, Janin A,Chen SJ. PRDM1/BLIMP-1 is involved in chemoresistance of T-cell lymphoma and down-regulated by the proteasome inhibitor.Blood. 2008; 111:3867-3871.
10. Wang L, Zhou GB, Liu P, Song JH, Liang Y, Yang XJ, Xu F, Wang BS, Mao JH, Shen ZY,Chen SJ, Chen Z. Dissection of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romyelocytic leukemia.PNAS. 2008; 105: 4826-4831.
11. Zhang SJ, Ma LY, Huang QH, Li G, Gu BW, Gao XD, Shi JX, Wang YY, Gao L, Cai X, Ren RB, Zhu J, Chen Z,Chen SJ. Gain-of-function mutation of GATA-2 in acute myeloid transformation of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PNAS. 2008;105:2076-2081.
12. Pan Q, Zhu YJ, Gu BW, Cai X, Bai XT, Yun HY, Zhu J, Chen B, Weng L, Chen Z, Xue YQ,Chen SJ. A new fusion gene NUP98-IQCG identified in an acute T-lymphoid/myeloid leukemia with a t(3;11)(q29q13;p15)del(3)(q29) translocation.Oncogene. 2008; 27:3414-3423.
13. Fu JF, Shi JY, Zhao WL, Li G, Pan Q, Li JM, Hu J, Shen ZX, Jin J, Chen FY,Chen SJ. MassARRAY assay: a more accurate method for JAK2V617F mutation detec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Leukemia. 2008; 22:660-663.
14. Zhou GB, Kang H, Wang L, Gao L, Liu P, Xie J, Zhang FX, Weng XQ, Shen ZX, Chen J, Gu LJ, Yan M, Zhang DE,Chen SJ, Wang ZY, Chen Z. Oridonin, a diterpenoid extracted from medicinal herbs, targets AML1-ETO fusion protein and shows potent antitumor activity with low adverse effects on t(8;21) leukemia in vitro and in vivo.Blood. 2007;109: 3441-3450.
15. Ma LH, Liu H, Xiong H, Chen B, Zhang XW, Wang YY, Le HY, Huang QH, Zhang QH, Li BL, Chen Z,Chen SJ. Aberrant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MLL fusion partner EEN gene by AML1-ETO and its implication in leukemogenesis.Blood. 2007; 109:769-777.
16. Wang L, Zhao WL, Yan JS, Liu P, Sun HP, Zhou GB, Weng ZY, Wu WL, Weng XQ, Sun XJ, Chen Z, Sun HD,Chen SJ. Eriocalyxin B induces apoptosis of t(8;21) leukemia cells through NF-kappa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riggers degradation of AML1-ETO oncoprotein in a caspase-3-dependent manner.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7; 14:306-317.
17. Wang L, Wang YY, Cao Q, Chen Z,Chen SJ. Hornerin gene was involved in a cas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transformed from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t(1;2)(q21;q37).Leukemia. 2006; 20:2184-2187.
截至2013年,培養了博士生60多人、碩士生50多人,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醫學人才。施靜藝是陳教授培養的一位博士生,2009年獲得第十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歐萊雅“世界青年女科學家獎學金”。作為一名管理者,她一貫秉持的“以人為本”的理念也使得她所領導的白血病研究團隊成為人才輩出的優秀創新群體。
長期堅持在臨床教學的第一線,除了多年參與內科臨床教學工作,她還在1998-2000年擔任了當時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生物教研室主任。在此期間,陳賽娟參與指導完成了該校法語班《醫學遺傳學》課程的編寫,每年為法語班進行授課,提高了法語班教學的水平,該課程被評為上海市精品課程。2010年陳賽娟教授領銜的《臨床血液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
時間 | 擔任職務 |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2004年01月至- | 上海市遺傳學會副理事長 |
2006年01月至- | 上海市生物工程學會副理事長 |
2006年01月至-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2008年03月至2013年03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陳賽娟參與指導了全反式維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誘導分化、凋亡治療APL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為APL靶向治療概念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人民網評)
時間 | 獎項全稱 | 具體獎項 | 獲獎作品 |
榮譽稱號 | |||
1991年 | 上海市“巾幗建功”先進個人稱號 | ||
1994年 | 上海市自然科學牡丹獎 | ||
1995年 |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 ||
1995年 | 國家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 | ||
1995年 | 上海市教衛系統優秀共產黨員 | ||
1996年 | 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 ||
1997年 | 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 ||
1997年 | 上海市敬業創業先鋒 | ||
1997年 | 求是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 ||
1997年 | 上海市科技精英稱號 | ||
1997年 | 上海市勞動模範 | ||
1998年 | 上海市總工會傑出女職工標兵 | ||
2000年 | 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 ||
2001年 | 全國十佳女職工稱號 | ||
2001年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女科學家提名獎 | ||
2001年 | 何梁何利基金科技進步獎 | ||
2003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2004年 | 上海市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稱號 | ||
2004年 | 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 | ||
2005年 | 第五屆中國十大女傑榮譽稱號 | ||
2005年 | 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
2007年 | 上海市育才獎 | ||
2007年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
2008年 | 第五屆上海市醫學榮譽獎 | ||
2008年 | 首屆中國職場女性榜樣 | ||
2010年 | 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 ||
2010年 | 法國政府授予法蘭西國家功績軍官勳章 | ||
2010年 | 法國文藝復興協會授予金質勳章 | ||
2017年 | 吳階平醫學獎 | ||
全國勞動模範 | |||
2021年 |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 ||
2021年 |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 ||
項目獎項 | |||
1993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三等獎 | 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全反式維甲酸誘導分化治療的機制研究 |
1994年 |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 | 一等獎(第一作者) | Ph1染色體相關白血病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研究 |
1995年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 二等獎 | 人類白血病分子機制研究及其臨床應用 |
1995年 | 教育部科技進步 | 一等獎(第一作者) | |
1997年 | 上海市科技進步 | 一等獎(第一作者) | 人類白血病誘導分化和凋亡的細胞及分子機制研究 |
2000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全反式維甲酸與三氧化二砷治療惡性血液疾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2000年 | 杜邦科技創新獎(第一作者) | ||
2002年 | 省部級 | 一等獎 | 造血相關基因表達譜、新基因克隆和染色體定點陣圖譜的建立和研究 |
2015年 | 國家自然科學獎 | 二等獎 | 髓系白血病發病機制和新型靶向治療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