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捕蟲草

食肉捕蟲草

食肉捕蟲草是有名的熱帶食蟲植物,主產地是熱帶亞洲地區。豬籠草擁有一幅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囊,捕蟲囊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為形狀像豬籠,又故稱豬籠草。澳大利亞發現的“食肉”捕蟲草,可以生長到100厘米高,能夠“吞下”小老鼠、蜥蜴,甚至小鳥。

形態特徵


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其他植物還包括“食肉”捕蟲草,這種草可以生長到39英寸(100厘米)高,能夠“吞下”小老鼠、蜥蜴,甚至小鳥。
捕蟲草是一種開小白花的植物。花色潔白,花瓣邊緣帶有波紋,十分美麗誘人。當然,最為誘人的還是它那捕捉昆蟲的“絕技”。

生長環境


食蟲草原產於熱帶,喜高溫多濕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為25℃至30℃,在生長季節要經常噴水以保持周圍的高濕環境。冬季在室內應放在向陽處,室溫不低於16℃,就能安全越冬。栽培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好。食蟲草宜用吊盆栽植,使其葉籠捕蟲器自然下垂,以顯示其絢麗的風采。

捕食方式


捕蟲草在葉的前端長有奇特的捕蟲器,長達3厘米。捕蟲器由2片貝殼狀的邊緣長著許多突出硬刺、微細蜜腺的葉瓣組成,內部表面為深紅色的消化腺所覆蓋,並且分佈著3根以等邊三角形排列的粗壯觸毛。受花的甜香的吸引,昆蟲很願意落在葉瓣上,也就落進了囚籠。昆蟲愈是掙扎,就愈能刺激消化液的大量分泌。消化液中含有高濃度的酶,幾天時間昆蟲的養分便被捕蟲器所吸收。
捕蟲草的捕蟲囊內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昆蟲進入捕蟲囊后,囊蓋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合上,但是捕蟲囊的囊口內側囊壁很光滑,所以能防止昆蟲爬出。囊中經常有半囊水。水過多時,卷鬚無法承重還會會自動傾斜倒去一部分水。因為如果囊內盛滿水,昆蟲掉在水裡后就容易逃出。捕蟲囊下半部的內側囊壁稍厚,並有很多消化腺,這些腺體泌出稍帶黏性的消化液儲存在囊底。消化液呈酸性,具有消化昆蟲的能力。事實上囊蓋是經常打開的,囊蓋的主要用途是引誘昆蟲,因為囊蓋的內壁也有很多蜜腺。掉進囊內的昆蟲多數是螞蟻,也有一些會飛的昆蟲如野蠅和蚊等。

主要價值


捕蟲草美麗的葉籠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在歐美等地,作為室內盆栽觀賞已很普遍。在中國許多大中城市的花卉市場上,也能見到捕蟲草的風姿。用它點綴客廳花架、陽台和窗檯,或懸掛於庭園樹上和走廊旁,優雅別緻,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