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登禹大街

趙登禹大街

徠趙登禹大街,原名東關大街。位於北京通州區西北部,通州舊城東門外迤南,北運河西畔,與河道平行。明朝時期在通州城東門之外傍河形成,作為貨棧與買賣街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1946年,為緬懷抗日將領趙登禹,更名趙登禹大街。2009年7月22日,據通州區規劃部門消息,上營棚戶區內的歷史遺跡“趙登禹大街”或將因拆遷消失。

綜述


位於通州區西北部。通州舊城東門外迤南,北運河西畔,與河道平行。北起東關大街,南至江米店北口。因緬懷抗日將領趙登禹將軍,故名。
是街原名東關大街,但與其他城市東關大街不同。其雖在通州城東門之外,但不在東門內大街東端延長線上,而是距東門不遠處向東南傍大運河而行,原因是通州城東濱運河,東門外迤北即是土壩碼頭,再北則是石壩碼頭,二碼頭是朝廷漕糧專用碼頭,從江淮運來之糧自二碼頭分別轉運至京倉(北京國倉)與通倉(通州國倉),至於南北方所產百貨於通州交易者則均在土壩碼頭以南很長一段運河右岸進行,因此在明代即傍河形成一條貨棧與買賣街道,異常繁盛,因在州城東門外故名東關大街。1945年8月1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徹底勝利,翌年,為緬懷抗日將領趙登禹將軍,將東關大街南北向段更名趙登禹大街。1981年在北京市地名調查整理工作中,以不以人名為地名原則而恢復市街原名。1985年10月,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0周年,再復今名。
明清以來,此街兩側建有不少廟宇,諸如龍王廟、藥王廟、關帝廟、東嶽廟、靈官廟、大王廟、晏分廟、凈安寺、慈雲寺、白衣觀音庵、普陀庵、清真寺等。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自天津侵犯北京,以談判為名刺探張家灣至通州間請軍布陣實情,派代表巴夏禮三次到東嶽廟內與清廷欽差大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談判、蠻橫狡賴,蓄意使談判破裂,尋釁深入侵犯,今遺址上尚存古樹一株與門枕石一對。又順治七年(1650)所建大王廟位於大街東側,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且前設戲樓,該戲樓除節日間請戲班唱戲外,其餘時間作為酒樓。光緒二十六年(1900),通州東關義和團民於廟內立壇演習神拳,參加燒教堂、殺洋教士、抗八國聯軍鬥爭。八國聯軍侵佔通州后將大王廟及其戲樓燒毀。

歷史


趙登禹大街與其他城市東關大街不同。其雖在通州城東門之外,但不在東門內大街東端延長線上,而是距東門不遠處向東南傍大運河而行,原因是通州城東濱運河,東門外迤北即是土壩碼頭,再北則是石壩碼頭,二碼頭是朝廷漕糧專用碼頭,從江淮運來之糧自二碼頭分別轉運至京倉(北京國倉)與通倉(通州國倉),至於南北方所產百貨於通州交易者則均在土壩碼頭以南很長一段運河右岸進行,因此在明代即傍河形成一條貨棧與買賣街道,異常繁盛,因在州城東門外故名東關大街。
明清以來,此街兩側建有不少廟宇,諸如龍王廟、藥王廟、關帝廟、東嶽廟、靈官廟、大王廟、晏分廟、凈安寺、慈雲寺、白衣觀音庵、普陀庵、清真寺等。
又順治七年(1650年)所建大王廟位於大街東側,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且前設戲樓,該戲樓除節日間請戲班唱戲外,其餘時間作為酒樓。
清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自天津侵犯北京,以談判為名刺探張家灣至通州間請軍布陣實情,派代表巴夏禮三次到東嶽廟內與清廷欽差大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談判、蠻橫狡賴,蓄意使談判破裂,尋釁深入侵犯,今遺址上尚存古樹一株與門枕石一對。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通州東關義和團民於廟內立壇演習神拳,參加燒教堂、殺洋教士、抗八國聯軍鬥爭。八國聯軍侵佔通州后將大王廟及其戲樓燒毀。

拆遷改造


北京首個“棚改”試點———通州上營棚戶區現已正式進入搬遷階段。2009年7月22日人起,通州區上營棚戶區1400多戶居民開始陸續簽訂拆遷補償協議,最快將於09年8月20日完成搬遷。
7月22日,據通州區規劃部門消息,上營棚戶區內的歷史遺跡“趙登禹大街”或將因拆遷消失。南北走向的趙登禹大街位於通州區西北部,貫穿已實施改造的上營棚戶區。大街街面狹窄,最寬處也僅能容納兩輛轎車通行。
徠據通州規劃分局地名辦工作人員透露,在通州區新版規劃中,趙登禹大街的土地規劃為“建設用地”。在棚戶區改造之後,原址將新建為商務區。該工作人員表示,鑒於北京西城區已經有了一條以趙登禹命名的道路“趙登禹路”,通州的“趙登禹大街”地名初定將會取消,但是會以圖文記載的方式留存。
專家建議保留
通州文物專家周良先生建議保留趙登禹大街,他表示:“我們堅決擁護。63年不算短,它經歷了從國民黨統治時期的3年和新中國60年的這段歷史。通州的變化有目共睹,然而不同歷史時期的文物傳承著古韻通州人的通州運河文化。街巷名稱的改變也是當時社會發展的體現,它既有時代意義又有政治意義。他不是一般的人,是抗日的大英雄。為了保衛北京城的人民,也包括通州區的人民,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相關人物


趙登禹
趙登禹
趙登禹(1898年—1937年),字舜臣,漢族,山東菏澤人。1914年加入馮玉祥的部隊,後任馮的隨身護兵。1926年參加北伐。1933年,任第29軍第37師第109旅旅長,後任第132師師長。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7月下旬,數以萬計的日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分別向北平、天津以及鄰近各戰略要地大舉進攻。擔任132師師長的趙登禹,率部抗擊日軍入侵,守衛北京城外的南苑。部隊孤軍作戰,在敵人炮火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下,損失慘重。趙登禹率部誓死堅守陣地,拚死抗擊。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至退途中,在丰台區大紅門處遭到日軍伏擊,壯烈殉國,犧牲時年僅39歲。
毛澤東同志曾高度評價趙登禹等國民黨抗日將領,稱讚他們“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