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周家大屋的結果 展開

周家大屋

中港景區主要景點之一

古民居——周家大屋,位於湖北省通山縣九宮山鎮中港景區東南部,是一座坐北朝南、布局嚴謹的三進清代建築,是中港景區主要景點之一。

周家大屋佔地面積4400平方米,由青石、青磚、青瓦、青木構成,內建有廂房、祠堂、小姐閨閣,大小房間132間,48個天井,屋內家家相通,戶戶相連,在屋內周遊,晴不戴帽,雨不打傘。

概述


周家大屋歷史悠久,史載乾隆戊戌年,三國東吳大將周瑜的後裔同統萬公舉家遷徙於此興建而成。至今230餘年,民國21年(1932)國民黨通山縣中學遷址周家大屋,歷時三年之久,隨後國民黨某軍26師醫院曾駐紮於此。
近年來,隨著九宮山旅遊事業的發展,周家大屋被定為九宮山特色景點,恭迎八方遊客來這裡住民房,賞民歌,吃農家飯,盡情享受農家樂,不忘山水情意長。

周家大屋歷史


據《周氏族譜》記載,周家大屋的始祖名叫周彌浩,原為新會縣河塘鄉人。清順治4年(1647年),清兵進攻廣東,他和鄉親們為躲避戰火四處遷徙,來到當時的高要登高四社(現在的肇慶市登高路)。清康熙55年(1716年),周彌浩的孫子周文耀攜後人遷至肇慶長砦街。周文耀的二兒子周振升出生於清乾隆28年(1763年),是國子監生(當時國家最高學府的畢業生),敕封文林郎(以皇帝的詔令封賞的七品文官)。
周振升雖然在肇慶府擔任七品文官,但是熱衷於經商做生意,很快就發達了。清嘉慶8年(1803年),他專門從廣州、上海等地請來名工巧匠,選用上等材料,精工細作1年多時間,在肇慶府衙門附近的中衙巷建成一座豪華氣派的大宅院,被肇慶人稱為周家大屋。
據史料記載,周振升工詩文,他創作的《閱江樓晚眺》、《包公肅祠》等詩作被收入清宣統年間編撰的《高要縣誌》。2004年,我市出版《包公興端州》一書,仍然錄入了他的詩作,《包公肅祠》。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周振升的後人中不乏舉人、國子監。清王朝覆滅后的那幾年,他的後代中仍有人考取中山大學等名校。1919年,周振升的第四代孫周芬培從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后,曾出國留學,後來在香港一間大學任教。1936年,周芬培回到家鄉,在肇慶中學任教。周振升的第五代孫周作煦抗戰時期就是中共地下黨員,解放后曾是江門專區的副專員。
周作通是周振升的第五代孫,他跟許多周家子弟一樣,在周家大屋長大、成家立業。周作通告訴記者,從他記事時起,周家大屋就住著50多名周振升的後人。直到改革開放后,大家才陸續搬離周家大屋,住進單位分的宿舍。
周家大屋雖然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雨洗禮,它仍然保存得基本完好,成為一處珍貴的歷史遺產,為文博部門研究清代中葉的建築提供了難得的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