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湖街道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下轄街道
武湖街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面積81.12k㎡。人口39032人(2011年末),轄6個社區。轄2個社區、2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五通口。
武湖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百強鄉鎮第7名,全市“三農”綜合考評排名第1位;先後榮膺“全國文明街”、“2011幸福武漢叫響江城十大名街”等美譽。在全街81.1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2萬武湖兒女正濃墨重彩地建設著“濱江生態城,建荊楚第一街”。
2017年7月17日,長江新城選址武漢東北部,近期起步區位於諶家磯——武湖區塊。
長江新城
長江新城是在武漢市委第十三次黨代會上首次提出。黨代會報告中稱,要圍繞“長江新城”規劃優化武漢長江主軸,重點圍繞主城區長江段,集中展示長江文化、生態特色、發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級城市中軸文明景觀帶,進而成為代表城市發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區、全球未來城市的樣板。
武湖街道辦事處駐五通口,轄1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五通口社區、江咀、立山頭、大木、廟咀、下廟、高車畈、上畈、大橋、勝海、下畈、肖灣、熟地、張灣、毛廟、窯頭、沙河、胡墩、新建、黃咀、五通口。
武湖街道
2005年,武湖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將全街63個自然灣集並為“兩鎮四村”,啟動五通口新城,沙口鎮,高車、勝海、青龍中心村建設,徹底改變了農工的生產、生活方式,農工的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走進武湖,寬闊平坦的刷黑公路縱橫交措,儘管已到深秋,道路兩旁依然滿眼蒼綠,還安裝了高聳氣派的路燈。而沿途布局著“精武鴨脖”、“弘毅鋼構”、“仟吉西餅”、“新辰食品”“九州乳業”等現代化工廠。
武湖街黨工委書記萬紅表示:“‘居住與產業合一,生態與生產並重’是武湖發展的目標,努力將武湖打造成新農村建設的範本”。
2004年,武漢市政府同意在原武湖農場範圍設立武湖街道辦事處,負責該區域內的社會行政事務管理,原武湖農場按企業進行運作;辦事處駐五通口,人口33739人,面積81.12平方千米,轄五通口1個居委會和江咀、站頭、大木、廟咀、下廟、高車畈、上畈、大橋、勝海、下畈、肖灣、熟地、張灣、毛廟、窯頭、沙河、胡墩、新建、黃咀、五通口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0116013: | 001111五通口居委會 | 002111勝海居委會 | 200111江咀村 |
201220立山頭村 | 202111大木村 | 203111廟咀村 | 204111下廟村 |
205111高車畈村 | 206111勝海村 | 207111上畈村 | 208111大橋村 |
209111下畈村 | 210111肖灣村 | 211112熟地村 | 212220張灣村 |
213111毛店村 | 214112扇子湖村 | 215220窯頭村 | 216111沙河村 |
217112胡墩村 | 218220新建村 | 219112黃咀村 | 220220五七村 |
221111五通口村 |
全域規劃建幸福名街
在武漢經濟版圖上,武湖位於“兩環”(三環、外環)、“兩橋”(天興洲大橋、陽邏大橋)和“兩港”(天河空港、武漢新港)之間。
用規劃發展。武湖先後編製了《武湖地區總體發展規劃》、《武湖街城鎮發展規劃》、《武湖街“兩鎮四村”建設規劃》、《武湖街“四化同步”發展規劃》、《武湖全域“兩規合一”規劃》、《武湖全域產業發展戰略與未來城市空間產業定位設計》等,從理論和戰略層面勾畫出武湖納入武漢“1+6”城市格局的上位規劃優勢和“四化同步”發展的總體目標,確立了打造濱江生態城的總體定位。
武湖街黨工委書記萬紅說,頂層設計、全域規劃煥發了武湖不竭的內核動力。2012年,全街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10億元,農工人均純收入15428元,全街工業化率達65%,城鎮化率達79%,居民就業率96%。
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后,台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3平方公里食品加工園,五通口2平方公里農產品加工園,52家工業企業進駐,推進“億隻鴨工程”。“仟吉”、“漢口精武”雙獲“中國馳名商標”。“五通”、“興正”、“民心”、“維爾福”等57個產品獲國家綠色食品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