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九座山的結果 展開

九座山

福建莆田山峰

九座山,位於仙游縣西苑鄉境內,重巒疊嶂,巍然高峙。

明弘治《興化府志》載:“九座山,舊經謂八峰環繞一峰,故名九座。自仙游望之,正在西北。其山高大,是為眾山之祖……山有盤髻峰,蓋中峰獨峙,上有嘉木異卉,四時不改。”九座山有鳳凰來儀的山形,九座寺建在鳳頂冠上,故稱當地為“鳳頂”,方圓數十裡間,山水秀潔,清幽脫俗,是一片半封閉的凈土,高山、流水、叢林、石景、古塔,組成簡單而神奇的風景。

主要景點


九座寺原名太平禪院,由智廣禪師始建於唐懿宗咸通六年,寺舍院九座相連,規模宏偉,鼎盛時僧眾有500餘人,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禪林寶剎,宋端明殿大學士蔡襄、著名詩人劉克莊等曾在此留下墨跡。
九座寺西去十三里處,有“十八股頭”等岩群奇觀,怪石嶙峋,奇洞遍布。再往西行,有閩中第一高峰石谷解,主峰海拔1803米,冬季的石谷解常下雪,皚皚白雪,藏著另一番洞天和幾分神秘、妖嬈。
經考證,該寺還是“閩中少林”文化源頭之一,是迄今發現多處南少林遺址中建寺最早的南少林古剎之一。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寺西有無塵塔,亦建於唐咸通年間,為寺僧圓寂后火化的荼毗塔,宋崇寧間賜名“無塵塔”,由蔡襄題寫,是省內罕見的最具特殊形態的唐代古塔之一,為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塔為三層石構,八角空心,高14.22米,內徑4.45米。塔尖為蓮花葫蘆形。基座為蓮花石雕,各層角柱呈瓜楞形。底層下部八面刻有奔龍舞獅等浮雕圖案。設南北開門,東南與西南兩面有護門衛士浮雕。塔內有螺旋形石級盤旋而上。塔前有月台,與宋以後的石塔形制迥然不同。相傳唐光啟年間,正覺禪師圓寂后共獲舍利子四千粒,晶似冰雪,葬於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