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第一季

中央電視台推出的文化情感類節目

《朗讀者》是一檔由中央電視台推出,董卿擔任徠製作人的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於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黃金時間,CCTV-1和CCTV-3播出。

《朗讀者第一季》是中央電視台推出的文化情感類節目,共12期,由董卿擔任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

節目以個人成長、情感體驗、背景故事與傳世佳作相結合的方式,選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節目旨在實現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傳導作用,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 2017年6月,該節目獲得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 2018年3月3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確定《朗讀者》為“2017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2018年4月3日,榮獲第25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文藝欄目大獎。

節目背景


劇照
劇照
《朗讀者》由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擔綱製作人,以“朗讀打動人心”為口號,每期邀請一位富有經歷的家喻戶曉的明星人物或不期而遇的平凡素人,通過朗讀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故事,相互交織,共同展現了豐富多彩的人文生活,描繪出中國幾代人具有時代特徵的生活畫卷。

節目形式


節目製作

《朗讀者第一季》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最終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董卿在節目中擔綱主持工作,還以製作人的身份轉型電視節目的幕後製作。

節目特色

節目以“訪談+朗讀+輕解析”為模式,嘉賓圍繞當期的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通過朗讀一篇散文、一首詩或者一封家信,甚至一段電影劇本,把觀眾帶入情景之中。

創作團隊


製作團隊

出品人朱彤製作人/總導演董卿
藝術總監郎昆文學顧問鐵凝、王蒙、余秋雨、馮驥才
文學統籌李敬澤、康震總導演劉欣、田梅
執行總導演夏歡歡、邵玉峰音樂總監姚謙
舞台總監王曉鷹總撰稿劉暢
導演榮毅、高伯崇、殷韻璇、駱天羽、顏屹峰、楊震、隋月穎、王俊
現場導演苗吉、張志成導播胡京春、白蕊
攝影顧問Paul kirrage(英)攝影指導和爭、劉力捷
燈光總設計Joshua hutchings(英)燈光監製董江、武磊平
舞美總設計Julian healy(英)舞美監製朱權
音樂製作李勛、劉胡軼舞台導演王劍南
現場鍵盤關大洲節目統籌李珈妮、張玥
藝人總統籌秦梓芮、張征宣傳總統籌張慶龍、李英晟
外拍導演周葉、李乃燊宣傳片陳摯恆
後期製作監製韓華雲、王君越視覺導演陸瑾華
技術協調梁國柱、孫小偉、唐厚義特種設備相楊
現場攝影周德浩、郭樂、景爽製片主任劉明明、喬悅
責任編輯楊蕊項目監製林鋒、傅冠軍、陳武東
節目監製過彤、王崢、呂逸濤監製魏地春、朱彤
註: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節目片尾字幕。

主持團隊

董卿(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代表作:我要上春晚、中國詩詞大會)
劇照
劇照
董卿,1973年11月17日出生於上海。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朗讀者》是著名節目主持人董卿20多年電視經驗的一次全情綻放,她不僅擔綱節目的主持工作,還首次以製作人的身份轉型大型電視節目的幕後製作,呈現出不同於以往主持人的另一面。董卿表示《朗讀者》中的“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我們要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並感動於他們讓觀眾遇見了大千世界。

節目列表


第2017-02-18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遇見濮存昕老舍《宗月大師》
蔣勵鮑勃·迪倫《答案在風中飄揚》
柳傳志柳傳志《寫給兒子的信》
張梓琳劉瑜《願你慢慢長大》
周小林、殷潔朱生豪《朱生豪情書》
許淵沖先生學生、好友許淵沖翻譯作品《奧賽羅》
第2017-02-25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陪伴鄭淵潔、鄭洪升鄭淵潔《父與子》
蔣雯麗林清玄《百合花開》
喬臻、唐國妹裴多菲《我願是激流》
楊乃斌冰心《不為什麼》
林兆銘梭羅《瓦爾登湖》
第2017-03-04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選擇王千源海明威《老人與海》
秦玥飛和同事遲子建《泥濘》
徐靜蕾史鐵生《奶奶的星星》
理查德·西爾斯劉禹錫《陋室銘》
郭小平吉卜林《如果》
麥家《致信兒子》
第2017-03-11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禮物李亞鵬朱自清《背影》
胡瑋煒蘇童《自行車之歌》
倪萍倪萍《姥姥語錄》
單霽翔《至大無外》
趙蕊蕊畢淑敏《握緊你的右手》
趙家和汪國真《讓我怎樣感謝你》
第2017-03-18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第一次王學圻路遙《平凡的世界》
柯潔J·K·羅琳《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許鏡清巴金《燈》
劉震雲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
王珮瑜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楊利偉楊利偉《天地九重》
第2017-03-25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眼淚陸川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斯琴高娃賈平凹《寫給母親》
賴敏三毛《你是我不及的夢》
張家敏泰戈爾《生如夏花》
張魯新和學生塞繆爾·烏爾曼《青春》
第2017-04-02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告別姚晨魯迅《阿長與<山海經>》
程何、劉陽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曹文軒曹文軒《草房子》
李立群老舍《我的理想家庭》
張國強、維和部隊戰士西蒙諾夫《等著我吧》
王蒙王蒙《明年我將衰老》
第2017-04-08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勇氣江一燕陳忠實《晶瑩的淚珠》
汪明荃、羅家英馮驥才《老夫老妻》
秋爸爸、秋媽媽王海桑《給我的孩子》
李寧巴金《做一個戰士》
翟墨高爾基《海燕》
樊錦詩和好友
余秋雨《莫高窟》
季羨林《在敦煌》
第2017-04-15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王耀慶揚·馬特爾《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梁曉聲梁曉聲《慈母情深》
鄒市明、冉瑩穎山姆·麥克布雷爾《猜猜我有多愛你》
畢飛宇畢飛宇《推拿》
趙文瑄季羨林《老貓》
潘際鑾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
第2017-04-22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味道張小嫻張小嫻《愛情的餐桌》
胡忠英古龍《吃膽與口福》
張艾嘉凱倫·布里克森《走出非洲》
吳純羅曼·羅蘭《貝多芬傳》
葉錦添、董卿曹雪芹《紅樓夢》
葉嘉瑩葉嘉瑩《詠蓮》
第2017-04-29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那一天劉慈欣斯蒂芬·霍金《時間簡史》
安文彬方誌敏《可愛的中國》
金士傑米奇·阿爾博姆《相約星期二》
江疏影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郭琨舒婷《獻給我的同代人》
第2017-05-06期
主題詞朗讀者朗讀書目
青春老狼石康《晃晃悠悠》
余秀華余秀華《給你》
馮小剛卓別林《當我開始愛自己》
徐和誼艾青《時代》
郎平勃蘭兌斯《人生》

參演嘉賓


邀請各個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嘉賓來到現場,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並傾情演繹來自朗讀者文學顧問團的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精心挑選的經典美文,最終節目將會呈現出生命之美、文學之美和情感之美。

朗讀者

嘉賓介紹參與期數
濮存昕(中國內地男演員,代表作:英雄無悔、光榮之旅、公安局長等)1
蔣勵(中國婦產科女醫生,2012年參加了無國界醫生)1
柳傳志(中國男企業家,聯想集團創始人)1
張梓琳(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硬漢2、不二神探、大鬧天宮等)1
鄭淵潔(中國男作家、演講家,代表作:童話大王、舒克和貝塔、皮皮魯和魯西西等)2
蔣雯麗(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牽手、女帥男兵、立春等)2
喬榛(中國內地男配音演員,代表作:魂斷藍橋、葉塞尼婭、美人計等)2
楊乃斌(河北工業大學2011級本科生,2014年“感動中國”人物)2
王千源(中國內地男演員,代表作:鋼的琴、異鎮、湄公河大案等)3
秦玥飛(湖南省衡山縣福田鋪鄉白雲村大學生村官,黑土麥田公益聯合發起人)3
徐靜蕾(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同桌的你、將愛情進行到底、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3
理查德·西爾斯(美國男漢學家,2012年“知識中國”年度人物)3
郭小平 (臨汾市紅絲帶學校校長、創辦人)3
麥家(中國男小說家、編劇,代表作:解密、暗算、風聲等)3
李亞鵬(中國內地男演員,代表作:京港愛情線、將愛情進行到底、笑傲江湖等)4
胡瑋煒(中國女企業家,摩拜單車創始人兼CEO)4
倪萍(中國內地女主持人、演員,代表作:美麗的大腳、浪漫的事、雪花那個飄等)4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院長,代表作: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從“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等)4
趙蕊蕊(中國前女排運動員)4
王學圻(中國內地男導演,代表作:梅蘭芳、十月圍城、蒼天等)5
柯潔(中國圍棋職業男棋手)5
許鏡清(中國男作曲家,代表作:西遊記序曲、敢問路在何方等)5
劉震雲(中國男作家,代表作:一地雞毛、我叫劉躍進、一句頂一萬句等)5
王珮瑜(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失空斬、搜孤救孤、捉放曹等)5
楊利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原主任,中國特級航天員)5
陸川(中國內地男導演,代表作:黑洞、尋槍、可可西里等)6
斯琴高娃(瑞士籍華裔女演員,代表作:駱駝祥子、似水流年、姨媽的後現代生活等)6
姚晨(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武林外傳、潛伏、搜索等)7
曹文軒(中國男作家,代表作:草房子、青銅葵花等)7
李立群(中國台灣男演員,代表作:洪武大案、窮爸爸富爸爸、溫州一家人等)7
王蒙(中國男作家,代表作:青春萬歲、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等)7
江一燕(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南京!南京!、假裝情侶等)8
汪明荃(中國香港女演員,代表作:創世紀、家變、萬水千山總是情等)8
羅家英(中國內地粵劇表演藝術家)8
李寧 (中國男子體操前運動員,李寧品牌老闆)8
翟墨(中國環球男航海家)8
王耀慶(中國台灣男演員,代表作:失戀33天、浮沉、小兒難養等)9
梁曉聲(中國男作家,代表作: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等)9
鄒市明(中國男子拳擊運動員)9
冉瑩穎(中國男子拳擊運動員鄒市明妻子)9
畢飛宇(中國男作家,代表作:那個男孩是我、青衣、平原等)9
趙文瑄(中國台灣男演員,代表作:大明宮詞、喜宴、千秋家國夢等)9
潘際鑾(中國科學院院士,代表作:Arc welding control、現代弧焊控制等)9
張小嫻(中國香港女作家,代表作:麵包樹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單人床等)10
張艾嘉(中國台灣女演員,代表作:我的爺爺、最佳拍檔、最愛等)10
吳純 (中國鋼琴演奏家)10
葉錦添(中國電影美術創作男藝術家,代表作:流白、中容等)10
葉嘉瑩(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女專家,代表作:迦陵論詞叢稿、中國古典詩歌評論集等)10
劉慈欣(中國男作家,代表作: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等)11
金士傑(中國台灣男演員,代表作:包袱、暗戀桃花源、家家酒等)11
江疏影(中國內地女演員,代表作:一仆二主、最佳前男友、好先生等)11
老狼(中國內地男歌手,代表作:同桌的你、戀戀風塵、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等)12
余秀華(中國內地詩人,代表作: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等)12
馮小剛(中國內地男導演,代表作:集結號、甲方乙方、天下無賊等)12
郎平(中國女排總教練、中國排球學院院長)12
徐和誼(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12

節目原聲


劇照
劇照
片尾曲:《匆匆》
作詞:陳君天
作曲:胡德夫
演唱:胡德夫
發行時間:2005年4月15日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名稱獲獎方備註
2017-06-16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季播電視節目《朗讀者》獲獎
2017-12-082017中國綜藝峰會匠心盛典年度匠心製片人董卿獲獎
盛典作品《朗讀者》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平台播出日期播出時間播出情況
央視綜合頻道(CCTV-1)2017年2月18日每周六20:00全國首播
央視綜藝頻道(CCTV-3)2017年2月19日每周日20:00重播

收視率

期數播出日期CSM52城收視情況
收視率%排名市場份額%
第一期2017-02-180.976102.742
第二期2017-02-250.907102.471
第三期2017-03-041.01192.883
第四期2017-03-111.20763.504
第五期2017-03-181.10783.213
第六期2017-03-251.02472.982
第七期2017-04-020.7472.266
第八期2017-04-080.865102.541
第九期2017-04-150.76112.338
第十期2017-04-220.766122.374
第十一期2017-04-290.734112.437
第十二期2017-05-060.878102.777
● ● 數據來源為央視索福瑞,調查範圍為四歲以上觀眾
● ● 收視排名為周六晚間19:30-24:00自辦節目排名,並不一定為同一時段
《朗讀者》於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日晚八點檔黃金時間於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與綜藝頻道聯合播出。

幕後製作


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朗讀者》發布會在京舉行
劇照
劇照
2017年1月18日,中央電視台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朗讀者》簽約暨發布會在京舉行。
徠《朗讀者》發布會現場,著名主持人董卿盛裝出場主持,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總監郎昆蒞臨現場。
在發布會進行過程中,董卿與現場觀眾分享了與《朗讀者》結緣的始末。徐董高度認可央視近期推出的一系列傳播經典文化和人文情懷的節目,認為這些節目在泛娛樂化的今天,起到了文化引領的作用,展現了國家電視台的風範。
節目參與者的陣容,也非常值得一提:據悉,節目特別邀請了豪華的當紅明星陣容,嘉賓類型囊括國際著名導演、影視巨星、話劇女王、硬漢影帝、新晉鮮肉等重量級明星,吸引眾多粉絲關注。
悅讀,不止是《朗讀者》節目的製作目的,更體現了節目的人文關懷。通過朗讀的形式,讓朗讀者及觀眾感悟文化的魅力,體驗現代社會思維與傳統文化的交流碰撞,感悟中華傳統文明的魅力。大型朗讀類真人秀節目《朗讀者》,好似一股娛樂文化的清流,通過獨特的文化形態,深入淺出,直擊心靈深處,以朗讀打動人心,以文學和藝術的感染力和造詣為觀眾帶來走心的觀看感受。從這點上看,《朗讀者》稱得上是追求本心的人文藝術節目。

節目評價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俞虹:《朗讀者》充分地利用了網路空間,用碎片化、主題化的傳播方式進行推廣,這一模式值得借鑒。
紅網:《朗讀者第一季》的魅力並不僅僅在於朗讀本身,每位嘉賓在朗讀之前分享的個人故事,同樣很精彩,很吸引人。而且,嘉賓分享的故事往往與要朗讀的內容有一定關聯,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對於很多觀眾來說,已經把聆聽嘉賓講故事,作為一件很有樂趣、很有意義的事情了。
新京報網:《朗讀者第一季》用了“朗讀”作為外殼,內核依然是分享嘉賓的故事、傳遞迴憶和溫情。它更像一個精簡的談話節目,並且董卿掌握對話的節奏遠勝於多數談話節目的主持人,一顰一笑都顯得真誠,也不會時不時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換話題。
人民網:《朗讀者第一季》讓人物回到現實的身份與位置,而不再是按照既定程序和市場邏輯的表演。這種講述也因而不再是獵奇式,或炫耀性,而需要在公眾面前去展示本真,讓人物自身的人文素養和價值觀形成社會共識的基礎,並以此形成一種感召的力量。
劇照
劇照
央廣網娛樂:《朗讀者》等電視文化綜藝節目的走紅,說明觀眾並不是一味地“娛樂至死”,他們追求久違的純凈、美好、真誠、樸素,也充分說明,電視綜藝節目亟須回歸文化內涵之魂,才能真正贏得觀眾。在電視熒屏一片喧囂的背景下,《朗讀者》等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回歸”,贏得各類觀眾的一片叫好,充分說明人文內涵是綜藝節目的靈魂,只有訴諸文化與情感,電視綜藝節目才能煥發生命力,也一定程度上說明,在消費主義比較流行的當下,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依然旺盛。這一熱點現象與當代國人強烈呼喚傳統文化回歸的時代背景緊密相連,是國人文化自信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