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篆鎮

秀篆鎮

秀篆鎮,是台胞重點鄉鎮,省定革命老區鄉鎮位於福建省詔安縣西北部,北與平和縣九峰鎮接壤,西與廣東省饒平縣交界,東南與本縣官陂鎮霞葛鎮毗鄰,省定革命老區鄉鎮。轄有17個行政村、157個自然村、216個村民小組。全部講客家語。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3807公頃,常住人口40875人。

歷史沿革


明朝以來屬於第二都,后稱為秀篆(因地形曲折,縱橫交錯,有如篆字,後人相繼說是篆山,在二百多年前清朝年間,文人層出,將秀字添上,把山字略去,即為秀篆)。解放前單獨設鄉,解放初屬第六區管轄,1951年4月將第六區拆出單獨設區第七區,1952年2月改稱第九區,1955年6月改稱秀篆區,1956年5月併入官陂區,1958年9月合併成立和平公社,1959年2月改稱秀篆公社,1984年建秀篆鄉,1992年改秀篆鎮。

行政區劃


轄上洋、堀龍、東徑、埔坪、彩山、煥塘、北坑、頂安、陳龍、寨坪、河美、磜嶺、青龍山、乾東、石東、隔背、注湖17個村委會,157個自然村,216個村民小組。

位置境域


秀篆鎮位於詔安縣西北山區地帶,與本省平和縣和廣東省饒平縣交界,東南與官陂、霞葛毗連。總面積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萬畝,山地面積17.73萬畝(其中有林面積12.5萬畝,有果面積1.43萬畝,宜種果面積3.8萬畝)。居民全部講客家方言,屬客家地區。秀篆屬於革命老區。

氣候


全鎮氣候優越,溫度適宜,全年平均溫度20℃,無霜期達300多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達1442毫米。

旅遊資源


土樓

光裕樓
光裕樓
秀篆村村有土樓,生靈人畜、集樓而居,現規模較大保留較完整的土樓有龍潭樓、光裕樓、長源樓、東泰樓、拱北樓、步青樓、鳳江樓、迎陽樓等,這些土樓建築獨特,近年來吸引了不少學者、建築師前來參觀。

龍鳳谷

龍鳳谷,峽谷總長約3.5KM;瀑布,峽谷落差很大;地勢陡峭,懸崖岩石裸露,整條峽谷彎曲,形似長龍,中間有一鳳形岩石,故稱龍鳳峽谷。這裡尋聲而視,亘古駐足戀戀不去的岩石,山之偉岸、山之衷情。泉是貼心的見證者。泉是多情的女子,向左,向右,向下,永遠為山而蜿蜒,永遠為山而滌盪。聽懂山的心跳的,是泉!聽懂泉的輕歌的,是山!
溯流而上,秀色可人。用堅實的雙腳,叩響巨岩,感覺就屬於這多彩的黎明。那是一種野性的飛行,駕著山嵐,粗大的纜繩接納手心熱情的擁抱。仰面對著藍天,頂點是一聲聲由衷的喝彩。有蜘蛛人的故事上演,那一刻,岩石是一道佳肴,越咀嚼越有味道。下瞰山腳,風撩起衣袂,鴻鵠翩然而來。在這天然的大舞台,上演著你的瀟灑,你的剽悍,你的豪放。
這裡有飛瀑、清泉、小溪、森林、奇石、幽谷、峭崖…在林間天然氧吧深呼吸,飽覽山水美景,經歷令人心跳加速的攀岩探險,鍛煉了意志,一起體驗了互助友愛。

經濟發展


交通狀況

秀篆鎮距縣城62公里,主幹公路42公里水泥路、20公里柏油路直通詔安縣城,西向河美、北坑二條公路通往饒平縣,北向公路通往平和縣,東向河背公路通往官陂鎮,全鎮已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

基礎設施

秀篆鎮水利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埔美河道、河背溪等2條,全鎮現共有水電站(龍吼水電站、長獅水電站、河口水電站、東坑水電站等)10座,總裝機容量達3000多千瓦。所轄的17個行政村都已通電、通路、通自來水,90%以上的自然村覆蓋了移動通訊信號。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的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農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后,秀篆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2007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410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6500萬元,規模工業總產值34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9元。
全鎮都用上了電,86%自然村用上自來水。主要資源有瓷土、水電、木材等。立足山地多、氣候獨特的優勢,該鎮突出發展五種支柱產業:一是高山無公害茶葉(鐵觀音八仙茶白芽奇蘭);二是速生豐產林(速生桉、綠麻竹);三是優質水果(蜜柚、楊梅、橄欖);四是反季節蔬菜(玉米、生薑、大蒜);五是畜牧業(豬、牛、羊)。

投資導向

豐富的電力、林木、水果、茶葉資源,為發展茶葉、水果、木材等農產品資源型加工企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豐富的瓷土資源對發展陶瓷產業極為有利。目前,該鎮在詔安工業園區擁有一塊200畝的“飛地工業”用地,位於詔安南高速路口旁邊,已完成“三通一平”,價格優惠,每畝8萬元,為投資者提供了更為優越的投資環境。我們也承諾給予企業投資者提供免費辦證等全方位的服務。豐富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是投資和發展的理想區域。

科教文衛


教育

全鎮有2所初級中:秀篆中學、青龍中學;19所完全小學,學生可實現就近讀書。

歷史名人

歷史上人才輩出,有明末時期轉戰南北、戰功顯赫的功臣宿將游瑞清,清朝時期欽賜正三品之朝林學士游合璧等等。

醫療衛生

創辦有秀篆中心衛生院,各村基本上都有衛生所及鄉醫,每年都有進行各種類型的防疫工作,醫療衛生、婦幼保健等工作水平逐年提高。

閩台淵源


飄洋過海

秀篆人民敢於闖蕩、勇於拼搏。秀篆人民就飄洋過海,遷徙到台,早在明末清初,大批的秀篆人聚群、聚族、聚兄弟遷移到台灣的台北、桃園、宜蘭、基隆、彰化等地繁衍生活。秀篆是台灣游、王、黃、李、邱、江、葉等姓的祖籍地,據了解,從秀篆到台灣的後裔有:游氏4—5萬人、王氏5—6萬人、李氏4—5萬人、黃氏6—7萬人、邱氏3—4萬人、羅氏2—3萬人、呂氏3—4萬人、賴氏1—2萬人,江氏、葉氏近萬人。

認祖歸宗

在歷、現屆台灣政壇主要領導人、軍界、財界等都有秀篆後裔在執掌。秀台淵源密切,每年都有幾十個台胞組團回鄉尋根謁祖。
1990年起,台灣王游氏、游氏宗親20多次組團赴秀篆鄉埔坪村尋根謁祖,主要有:
1990年4月11日,游水發等102人;
1990年5月8日,游景煌率54人;
1990年9月20日,游祥鏗等35人;
1990年11月1日,游祥年率29人;
1991年1月12日,游祥鏗一行12人;
1991年3月15日,游慶瑞率56人;
1991年4月8日,游象傳等32人;
1991年4月11日,游祥柱率122人。
1988年以來,台灣黃氏宗親組團到秀篆鄉煥塘村、寨坪村和霞葛五通村祭祖的有:
1988年10月8日,黃振波一行31人;
1989年7月7日,黃崇西一行26人;
1991年10月24日,黃波雲等14人。
1988年以來,台灣李氏宗親組團到秀篆鄉寨坪村、壩頭村、青龍山村尋根謁祖的有:
1988年12月14日,李發率領20人;
1990年11月30日,李發率領126人。
1990年以來,台灣邱氏宗親組團到秀篆鄉庵前村、石東村尋根謁祖的有:
1990年6月2日,邱垂秋一行32人。
1989年以來,台灣呂氏宗親到秀篆鄉河美村、堀龍村拜祖的有:
1989年5月20日,呂文雄一行29人;
1989年9月20日,呂三郎一行27人。
李朝卿(前排左三)在祭祖
李朝卿(前排左三)在祭祖
台灣南投縣長李朝卿在詔安秀篆鎮青龍山村的肇修堂祭拜祖先,併到山上掃墓。李朝卿希望兩岸的宗親能夠多來往,並邀請詔安秀篆鎮的宗親們組團赴台。
前往詔安縣秀篆鎮之前,李朝卿一行參觀了在詔安縣城的祖祠敦睦堂、舊縣政府等,在青龍山村村口,村民們非常熱情,夾道歡迎,用鑼鼓聲和鞭炮聲歡迎李朝卿一行,讓李朝卿“嚇一跳”,一直說“感動”,李朝卿也不時走到路邊和一旁的老人家握手問好。在李氏宗祠肇修堂門口,李朝卿興緻勃勃地和宗親們合影留念,隨後和另外一個來自台灣的謁祖團,50餘人一起在肇修堂上香,祭拜祖先。
吃完午餐后,在青龍小學操場上,李朝卿分別為青龍小學、青龍中學以及肇修堂題字。李朝卿表示,能夠回到祖籍地詔安縣秀篆鎮,與親切的鄉親們一起,非常激動,“也希望秀篆鎮的李氏宗親們能夠組團,去台灣南投縣,常常走動,這樣才能親上加親。”青龍山一世祖李氏仲信公到詔安縣秀篆鎮開基,第十世遷往台灣發展,而李朝卿是第十七世。李朝卿二十幾年前,通過族譜就知道了自己祖籍在福建詔安,一直很想回鄉看看,但是具體村莊卻不知道。直到2010年5月份,詔安縣委書記於南生訪台,帶了族譜到南投縣,告訴我祖籍地就在詔安縣秀篆鎮青龍山村,要我回鄉看看。後來族譜成功對接。李朝卿說:“南投縣與詔安縣的氣候、人文、農業等都很類似,回到家鄉備感親切,也非常激動,也正是因為這樣,以後我一定會經常回來走動。”

人口


1996年,秀篆鎮全鎮8517戶,38381人。
2017年,秀篆鎮常住人口408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