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課

詞語

月課,拼音yuè kè,漢語詞語,意思是指每月考查、考核;明清時每月對學子的課試或對武官武藝的考校;宋代規定御史糾察官邪﹐按月奏事的制度。

目錄

出處


《魏書·李彪傳》:“陛下幼蒙鞠誨,聖教之躋,及儲宮誕育,復親撫誥,日省月課,實勞神慮。”
《明史·職官志四》:“儒學官月課士子之藝業而奬勵之。”
《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同通州縣,本有月課,現在攷較他們,也不過同月課一個樣子。”
《清史稿·選舉志一》:“教官考校之法,有月課、季考,‘四書’之外,兼有策論……訖於嘉慶,月課漸不舉行。”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馬端敏公被刺》:“同治九年七月二十七日,為兩江總督月課武職之期, 馬端敏公 新貽親臨校場閲射。”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太學諸生置綾紙》:“鄭昭先為臺臣,倏當言事月謂之月課。昭先純謹人也,不敢妄有指議。”
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朱應元既為御史,月課乃首劾李俊明,公論大不平。”
張晉藩 王超《中國政治制度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七節:“宋朝在允許御史‘風聞彈人’的要求下,明令御史每月必須奏事一次,叫作‘月課’。如上任后百日內無所糾彈,則罷黜作外官,或罰‘辱台錢’。這種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御史彈劾權的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