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蝕地貌
風蝕地貌
風蝕地貌(wind-erosion landform),是經由風和風沙流對土壤表面物質及基岩進行的吹蝕和磨蝕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態。風蝕作用形成風蝕地貌。
中國新疆東部十三間房一帶和三堡、哈密一線以南的第三紀地層形成了許多風城。在乾旱地區,由風和風沙對地面物質進行吹蝕和磨蝕作用所形成的風蝕地貌,在大風區域常有廣泛的分佈,特別是正對風口的迎風地段發育更為典型。
雅丹地貌
風蝕蘑菇
風力吹蝕、磨蝕地表物質所形成的地表形態。其主要類型如下:
風蝕地貌
孤立突起的岩石經風蝕作用而成的蘑菇狀岩體,又稱石蘑菇、風蘑菇。多發生在垂直節理髮育的不很堅硬的岩石中,由於近地表的岩石基部受風蝕作用強,頂部受風蝕作用弱,逐步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蘑菇石。垂直節理髮育岩性比較堅硬的岩石,在風蝕作用下形成孤立的柱狀岩體,稱為風蝕柱。
河湖相土狀堆積物地區發育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相間的地貌形態。“雅丹”是中國維吾爾語,意為“陡峭的土丘”,因中國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區發育最為典型而命名。其發育過程是:挾沙氣流磨蝕地面,地面出現風蝕溝槽。磨蝕作用進一步發展,溝槽擴展為風蝕窪地;窪地之間的地面相對高起,成為風蝕土墩。
雅丹地形
土墩和窪地的排列方向明顯地反映主風方向。土墩一般高1~10米,長20~100米,甚至更長;全由粉砂、細砂和砂質粘土互層組成,砂質粘土往往構成土墩頂面,向下風方向微傾。在中國羅布泊鹽鹼地北部的東、西兩側,粘土土墩的頂面是鹽殼,呈白色,稱為白龍堆。
水平岩層經風蝕形成的城堡式山丘,又稱為風城。多見於岩性軟硬不一(如砂岩與泥岩互層)的地層,中國新疆東部十三間房一帶和三堡、哈密一線以南的第三紀地層形成了許多風城。以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北部烏爾禾一帶最為典型。
軟硬互層的岩層中經風蝕形成的壠崗狀細長形態。一般發育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地區。長10~200米,也有長達數千米者,高1~20米。
風蝕加寬加深沖溝所成的谷地。谷無一定的形狀,可為狹長的壕溝,亦可為寬廣的谷底。底部崎嶇不平、寬狹不均、蜿蜒曲折。常在陡峭的谷壁底部,堆積著崩塌的岩塊,形成倒石錐,谷壁上有時有大大小小的石窩。風蝕谷不斷擴大,原始地不斷縮小,最後僅殘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即風蝕殘丘。丘的外形各不相同,以桌狀平頂形較多;一般高10~30米。支離破碎的殘丘地表,稱為風蝕劣地。
鬆散物質組成的地面經風蝕所形成橢圓形的成排分佈的窪地。它向主風向伸展。單純由風蝕作用造成的窪地多為小而淺的碟形窪地;一些大型風蝕窪地都是在流水侵蝕的基礎上,再經風蝕改造而成。較深的風蝕窪地如以後有地下水溢出或存儲雨水即可成為乾燥區的湖泊,如中國呼倫貝爾沙地中的烏蘭湖等。
通過風的力量,吹走細小的沙粒,經過幾十萬年,從而形成風蝕嶺。表面為一道道的溝,如同波浪一般。分佈在中國的西北部。
風蝕城堡(蝕余方山),烏爾禾的“風城”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烏爾禾“風城”位於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西北部的烏爾禾地區,方圓有數十公里。它發育在白堊紀岩層為主的構造台階上,由岩性軟硬不同的吐魯谷砂岩和泥岩水平互層所組成。這裡氣候乾燥、雨量少,但常以暴雨形式出現,沖溝相當發育。白堊紀地層一般都含有較多的鹽分,在乾燥氣候條件下,風化和鹽化作用很強,造成一層疏鬆的風化殼,使地層表面變得很疏鬆。而這種疏鬆易受侵蝕的地層,又正位於準噶爾西部著名的大風口上,經常受到六七級以上大風的吹蝕。長期風化剝蝕,風的吹蝕的結果,在原來暴雨侵蝕地貌的基礎上,形成了狀如城堡、亭台樓閣、宮殿等蝕余方山地形。砂岩比較堅硬,當泥岩受到砂岩保護時,往往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蕈狀。此外,還有塔狀、柱狀等多種地形,甚至還有的象人形、有的象珍禽異獸等奇特形態,活龍活現,栩栩如生。蝕余方山的相對高度大都有二三十米,高者可達50米。從高處遠眺,溝谷兩旁不同形態的土體相互組合在一起,高低起伏,宛如一座古城廢址中街巷兩邊櫛比相連的斷垣殘壁。因為這種地貌形態主要是由風的吹蝕作用形成的,因此稱之為“風城”。
像烏爾禾“風城”這樣的風蝕地貌,還廣泛見於新疆東部蘭新鐵路十三間房風口以南一帶。這裡常年刮大風,十三間房年平均風速有9.3米/秒;第三紀的紅色砂岩受到強烈風蝕,“風城”地貌也十分典型。塔里木盆地東端羅布泊窪地,在樓蘭古城東北孔雀河畔一帶,新第三紀紅褐色粉砂岩出露的地區,也有風蝕城堡分佈,一般高20~25米,頂部平坦,古代烽火台多建於其上。
風蝕雅丹和白龍堆
在羅布泊鹽鹼地北部的東西兩側,粘土土墩的頂面是灰白色鹽鹼塊;又因它彎曲而長,形狀似龍,故名“白龍堆”。關於白龍堆,中國古書上早有記述。《漢書·地理志》中就有“白龍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龍”的記載。《周書》西域傳中更對白龍堆的分佈位置作了敘述:“鄯善,古樓蘭所治,城方一里,地多沙鹵,少水草,北即白龍堆,西北有流沙數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