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路

宋元時代的行政區劃

利州路,中國宋元時代行政區劃,北宋咸平徠四年(1001)由西川路析置而產生,所轄府州縣:興元府、劍州利州、閬州、洋州、巴州、蓬州、文州、龍州、興州、集州、壁州、三泉縣;相當於今之四川綿陽市梓潼縣、平武縣,巴中市、廣元市和陝西的漢中市等區域。

沿革


北宋咸平四年(1001)析西川路而分置益州路、利州路兩路。
利州路治所最初設於利州(四川廣元),固名利州路。北宋末年因軍政合制,遷治興元府(陝西漢中)。
南宋-利州東路、利州西路等(公元1208)
南宋-利州東路、利州西路等(公元1208)
利州路轄境相當於:今四川營山、南部以北,通江、平昌以西,平武、梓潼以東地區和陝西秦嶺以南,子午河、星子山以西,以及甘肅文縣一帶。
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將利州路分為利州東路和利州西路。
乾道四年(1168)合為一路。
淳熙二年(1175)復分,次年又合,五年(1178)復分。
紹熙五年(1194)再合。
慶元二年(1196)又分,嘉定三年(1210)複合,十一年(1218)又分。
元初廢。

利州路詳情


乾德三年(965),北宋滅后蜀,改“節度使司政區”為“轉運使司政區”,川峽地區初置成都“西川路”。
開寶六年(973),分成都“西川路”,置奉節“峽路”(《長編》卷14),廣元利州、漢中興元府隸屬成都西川路。
太平興國二年(977),再分“西川路”,在廣元利州置“東川路”,漢中興元府隨之改隸廣元東川路。
太平興國七年(982),東川路併入西川路,廣元利州及其所屬漢中興元府重新歸隸成都西川路。
淳化五年(994),再降成都府為益州,仍治成都縣。
至道三年(997),天下定製十五路:“一曰京東路,二曰京西路,三曰河北路,四曰河東路,五曰陝西路,六曰淮南路,七曰江南路,八曰荊湖南路,九曰荊湖北路,十曰兩浙路,十一曰福建路,十二曰 西川路,十三曰 峽路,十四曰廣南東路,十五曰廣南西路。”(《長編》卷42)。其中,川峽地區循舊制,仍置“成都 西川路、奉節 峽路”。
咸平四年(1001),分成都西川路增置廣元利州路;分奉節峽路增置三台梓州路。
《宋會要》載:“成都西川路更名成都益州路,原西川路轉運使馬亮轉任益州路轉運使;增置廣元利州路,原西川路轉運副使張志言出任利州路轉運使”。“奉節峽路更名奉節夔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使丁謂轉任夔州路轉運使;增置三台梓州路,原奉節峽路轉運副使李防出任梓州路轉運使”。
至此,原西川路、峽路(即川峽兩路)最終裂為“川峽四路”,合稱“四川”路,“四川”作為地理區劃由此得名!
景德三年(1006)置劍門關;
熙寧三年(1070)省集州、壁州、劍門關。
--------------------------------------------------------------------------------
興元府:次府,漢中郡,山南西道節度。
南鄭縣:次赤,倚。
城固縣:次畿。有麻油壩茶場。
褒城縣:次畿。
西 縣:次畿。至道二年(996)改屬大安軍,三年(997)仍屬興元府。有錫冶務。
————有茶場,熙寧八年(1075)置。
利 州:都督府,益川郡,寧武軍節度。初為昭武軍節度,景祐四年(1037)更州格名為寧武軍節度。
緜谷縣:中,倚。
葭萌縣:中。
嘉川縣:中下。初屬集州,咸平五年(1002)來屬嘉川縣。熙寧三年,省平蜀縣入焉。
昭化縣:下。初為益昌縣。開寶五年(972)更名為昭化縣。
平蜀縣:初名胤山縣,乾德三年(965)更名為平蜀縣,熙寧三年(1070)省入嘉川縣。
洋 州:望,洋川郡,武康軍節度。初為源州、武定軍節度,乾德三年(965)更名為洋州;景祐四年(1037)更州
格名為武康軍節度。
興道縣:望,倚。
西鄉縣:上。
真符縣:中。乾德四年(966)徙治原黃金縣治。
黃金縣:乾德四年(966)省入真符縣。
閬 州:上,閬中郡,安德軍節度。初為保寧軍節度,乾德四年(966)更州格名為安德軍節度。
閬中縣:望,倚。
蒼溪縣:緊。
南部縣:緊。
新井縣:緊。
奉國縣:中。
新政縣:中。
西水縣:中下。
岐平縣:熙寧四年(1071)省入奉國縣。(一說歧坪縣)
晉安縣:熙寧四年(1071)省入西水縣。
劍 州:上,普安郡,軍事。
普安縣:中,倚。
梓潼縣:上。
陰平縣:中。
武連縣:中。
普成縣:中下。
劍門縣:中下。咸平三年(1000)以知縣兼知劍門關,景德三年(1006)改屬劍門關,熙寧五年(1072)仍屬劍州。
有小劍、白緜、[石巴]砍、糧谷、龍聚、托溪六寨。
臨津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普安縣為臨津鎮。
永歸縣:乾德五年(967)省入劍門縣。
巴 州:中,清化郡,軍事。
化城縣:中下,倚。
難江縣:上。初屬集州,為"倚郭";熙寧三年(1070)來屬巴州。
恩陽縣:中下。
曾口縣:下。
通江縣:下。初屬壁州,為"倚郭";熙寧五年(1072)來屬巴州。
其章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曾口縣為其章鎮。
七盤縣:熙寧二年(1069)省入恩陽縣為七盤鎮。
盤道縣:乾德四年(966)省入清化縣為盤道鎮,熙寧三年(1070)屬化城縣仍為盤道鎮。
歸仁縣:乾德四年(966)省入曾口縣。
始寧縣:乾德四年(966)省入其章縣。
文 州:中下,陰平郡,軍事。
曲水縣:中下,倚。有重石、毗谷、張添、磨蓬、留券、羅移、思林、戊門、特波、綏南十寨;有水銀務。
興 州:下,順政郡,軍事。
順政縣:中,倚。有青陽銅場。
長舉縣:中下。
濟眾監:景德三年(1006)置濟眾監。負責鑄鐵錢。
蓬 州:下,咸安郡,軍事。
蓬池縣:中,倚。
儀隴縣:中。
營山縣:中。初為朗池縣,大中祥符五年(1012)更名為營山縣。
伏虞縣:中下。
良山縣:中下。熙寧五年(1072)省入伏虞縣為良山鎮,建炎二年(1128)仍置良山縣。
蓬山縣:熙寧五年(1072)省入營山縣。
宕渠縣:乾德三年(965)省入良山縣。
龍 州:下,江油郡,軍事。初為"都督府",乾德元年(963)降為"下州";政和五年(1115)更名為政州,紹興元年(1131)仍複名為龍州。
江油縣:中,倚。有乾坡寨。
清川縣:下。
三泉縣:中。初屬興元府,乾德五年(967)直屬,至道二年(996)於縣置大安軍,三年(997)仍廢大安軍,仍以縣
直屬。
集 州:下,軍事,符陽郡。治難江縣,轄難江、嘉川、通平、大牟四縣;乾德五年(967)省通平、大牟二縣,咸平五年(1002)嘉川縣改屬利州,析巴州清化縣來屬;熙寧三年(1070)省入巴州。
清化縣:初屬巴州,咸平五年(1002)來屬集州,熙寧三年(1070)省入巴州化城縣為清化鎮。
通平縣:初屬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難江縣。
大牟縣:初屬集州,乾德五年(967)省入難江縣。
壁 州:下,軍事,始寧郡。治通江縣,轄通江、符陽、白石、廣納、東巴五縣;乾德四年(966)省廣納、東巴二縣;開寶五年(972)廢,尋復置壁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巴州。
符陽縣:初屬壁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通江縣。
白石縣:初屬壁州,熙寧五年(1072)省入通江縣。
廣納縣:初屬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縣為廣納鎮
東巴縣:初屬壁州,乾德四年(966)省入通江縣。
大安軍:至道二年(996)於三泉縣置大安軍,三年(997)廢。
劍門關:咸平三年(1000)徙治劍門縣,以知縣兼知劍門關;景德三年(1006)以劍州劍門縣來屬,熙寧五年(1072)劍門縣仍往屬劍州。

利州東路


郡縣沿革起止時間:紹興三年至寶祐六年
利州東路:建炎四年(1130)析京西南路金州來屬;
紹興三年(1133)仍以三泉縣置大安軍;六年(1136)析金州復屬京西南路;
紹興十二年(1142)宋金劃定陝西以大散關為界,永興軍路除京兆府乾祐縣、商州上津、豐陽二縣之外,
其餘淪於金國;
紹興十三年(1143)析京西南路金州仍來屬;十四年(1144)分置利州東、西二路,利州東路治興元府,以
興元府、劍州、利州、閬州、金州、洋州、巴州、蓬州、大安軍來屬;
紹興十六年(1146)宋金議和,豐陽縣淪於金國;
紹熙元年(1190)升劍州為隆慶府;五年(1194)利州東、西二路復並為利州路;
慶元二年(1196)復分置利州東、西二路;
嘉定三年(1210)利州東、西二路又並為利州路;十一年(1218)仍分置利州東、西二路。
褒城縣:次畿。
西 縣:次畿。
廉水縣:次畿。紹興四年(1134)析南鄭縣置廉水縣,來屬興元府。
利 州:都督府,益川郡,寧武軍節度。淳祐三年(1243)寄治金堂縣雲頂山城。
緜谷縣:中,倚。
葭萌縣:中。
嘉川縣:中下。
昭化縣:下。
洋 州:望,洋川郡,武康軍節度。
興道縣:望,倚。
西鄉縣:上。
真符縣:中。
乾祐縣:次畿。初屬京兆府,紹興年間來屬洋州,十一年(1141)省為乾祐鎮;十六年(1146)宋金議和以鶻嶺關為
界,入金。
閬 州:上,閬中郡,安德軍節度。淳祐三年(1243)因戰爭徙治蒼溪縣大獲城。
閬中縣:望,倚。紹興十八年(1148)析新井縣王井鎮來屬。
蒼溪縣:緊。
南部縣:緊。寶佑年間因戰爭徙治跨鰲山。
新井縣:緊。
奉國縣:中。
新政縣:中。
西水縣:中下。
隆慶府:上,普安郡,普安軍節度。初為劍州、"軍事州",隆興二年(1164)升州格為普安軍節度,紹熙元年(1190)
升為隆慶府。
普安縣:中,倚。
梓潼縣:上。
陰平縣:中。
武連縣:中。
普成縣:中下。
劍門縣:中下。
巴 州:中,清化郡,軍事。
化城縣:中下,倚。
難江縣:上。
恩陽縣:中下。
曾口縣:下。
通江縣:下。
蓬 州:下,咸安郡,軍事。淳祐三年(1253)因戰爭徙治潼川府路順慶府相如縣運山城。
蓬池縣:中,倚。
儀隴縣:中。
營山縣:中。
伏虞縣:中下。
良山縣:中下。
相如縣:望。初屬潼川府路順慶府,淳祐三年(1253)因戰爭徙治運山城,寶祐六年(1258)來屬蓬州。
大安軍:同下州。紹興三年(1133)於三泉縣置大安軍。
三泉縣:中,倚。
金 州:上,安康郡,昭化軍節度。初屬京西南路,建炎四年(1130)來屬利州路,紹興六年(1136)復改屬京西南路,
十三年(1143)仍屬利州路。
西城縣:下,倚。
漢陰縣:中下。嘉定三年(1210)自漢陰鎮徙治滶口鎮。
洵陽縣:中。
石泉縣:下。
平利縣:下。宋末仍置平利縣。
上津縣:中下。初屬商州,紹興十三年(1143)來屬金州。
豐陽縣:中下。初屬商州,紹興十三年(1143)來屬金州,十六年(1146)宋金議和以鶻嶺關為界,入金。

利州西路


郡縣沿革起止時間:紹興三年至寶祐六年
利州西路:紹興十二年宋金劃定陝西以大散關為界,秦鳳路除階、成、鳳、祐四州、及秦州成紀、天水、隴城三縣
各一部之外,其餘淪於金國;同年祐州更名西和州;
紹興十三年(1143)析京西南路金州仍來屬;十四年(1144)分置利州東、西二路,利州西路治興州,以興
州、階州、成州、西和州、鳳州、文州、龍州來屬;
開禧三年(1207)興州更名沔州;
嘉定元年(1208)置天水軍;
寶慶元年(1225)升成州為同慶府。
--------------------------------------------------------------------------------
沔 州:下,順政郡,軍事。初為興州,開禧二年(1206)叛宋為開德府,三年(1207)歸宋,改為沔州。
順政縣:中,倚。
長舉縣:中下。
文 州:中下,陰平郡,軍事。紹定四年(1231)入元,端平年間之後因戰爭廢州。
曲水縣:中下,倚。
龍 州:下,江油郡,軍事。寶祐六年(1258)因戰爭徙治江油縣雍村。
江油縣:中,倚。寶祐六年(1258)因戰爭徙治雍村。
清川縣:下。端平三年(1236)因戰爭廢。
借 州:中下,武都郡,軍事。初屬秦鳳路,紹興十四年(1144)來屬。紹定四年(1231)入元。
福津縣:中下,倚。
將利縣:中下。
——有家計寨,紹興初年置於楊家崖。
同慶府:中下,同谷郡,軍事。初為成州,屬秦鳳路,紹興十四年(1144)來屬;紹定元年(1228)升為同慶府。四年
(1231)入元。
同谷縣:中,倚。
栗亭縣:中。
西和州:下,和政郡,團練,無倚郭縣。初為岷州地,屬秦鳳路,紹興元年(1131)入金,改置為祐州;南宋僑置岷
州於白石鎮;十二年(1142)故地來屬,更名西和州;開禧二年(1206)一度入金;紹定四年(1231)入元。
長道縣:緊。
大潭縣:中。
祐川縣:??。
————有湫池堡。
鳳 州:下,河池郡,團練。初屬秦鳳路,紹興十四年(1144)來屬。
梁泉縣:上,倚。
兩當縣:上。
河池縣:緊。
————有黃牛堡。
天水軍:同下州。嘉定元年(1208)升成州天水縣為天水軍,九年(1216)徙故治。紹定四年(1231)入元。
天水縣:??,倚。初屬秦鳳路秦州,紹興初年北境入金,於南境仍置天水縣;十三年(1143)改屬成州,嘉定元年
(1208)升為天水軍,九年(1216)仍置天水縣,來屬。
成紀縣:初屬秦鳳路秦州,紹興初年北境入金,於南境仍置成紀縣,實只領太平社,十五年(1145)省入天水縣。
隴城縣:初屬秦鳳路秦州,紹興初年北境入金,於南境仍置隴城縣,實只領東阿社,十五年(1145)省入天水縣。
————有白環堡。

宋代部分地名考


龍州/江油縣(舊治):今平武縣南壩鎮月渡;龍州/江油縣(寶佑徙治):今江油市大康鎮舊縣村;
儀隴縣:今儀隴縣金城鎮;
鳳州/梁泉縣:今鳳縣鳳州鎮;西和州:今西和縣漢源鎮西北3里;
興元府/南鄭縣:今漢中市;褒城縣:今勉縣褒城鎮;葭萌縣:今劍閣縣東北嘉陵江東岸;
昭化縣:今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西 縣:今勉縣西老勉縣;嘉川縣:今旺蒼縣嘉川鎮嘉川壩;
真符縣(舊治):今洋縣華陽鎮;黃金縣/真符縣(乾德徙治):今洋縣黃家營鎮真符村;
利州/綿谷縣(舊治):今廣元市;西水縣:今南部縣保城鎮;閬州(淳佑徙治):今蒼溪縣王渡場大獲山;
新井縣徠:今南部縣大橋鎮新井村;奉國縣:今閬中市老觀鎮;劍州/隆慶府/普安縣:今劍閣縣普安鎮;
新政縣:今儀隴縣新政鎮東南村;陰平縣:今江油市小溪壩鎮陰平村;劍門關/劍門縣:今劍閣縣劍門關鎮;
巴州/化城縣:今巴中市;武連縣:今劍閣縣武連鎮;興州/沔州/順政縣:今略陽縣;
恩陽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恩陽鎮;普成縣:今劍閣縣王河鎮;蓬州(舊治)/蓬池縣:今蓬安縣茶亭鄉蓬池鋪村;
曾口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曾口鎮;蓬州(淳佑徙治)/相如縣(淳佑徙治):今蓬安縣河舒鄉燕山寨;
伏虞縣:今儀隴縣義路鎮李家壩;長舉縣:今略陽縣白水江鎮;良山縣:今營山縣安固鄉群力村大官山;
相如縣(舊治):今蓬安縣錦屏鎮;清川縣:今青川縣清溪鎮;南部縣(寶佑徙治):今南部縣城關鎮南1里;
廉水縣:今南鄭縣廉水鄉;大安軍/三泉縣:今寧強縣陽平關鎮,一說大安軍在三泉縣西1里;
難江縣:今南江縣;
上津縣:今鄖西縣上津鎮;平利縣:今平利縣老縣鎮;階州/福津縣:今隴南市武都區三河鄉;
栗亭縣:今徽縣栗川鄉栗亭村;將利縣:今康縣境內;佑川縣:今岷縣東南60里;
長道縣:今西和縣長道鎮;大潭縣:今禮縣雷壩鄉;天水軍/天水縣:今天水市秦城區天水鎮;
河池縣:今徽縣;利州(淳佑寄治):今金堂縣同興鄉;
平蜀縣:今旺蒼縣東河鎮馮家壩;晉安縣:今南部縣升鍾鎮;岐平縣:今蒼溪縣歧坪鎮;
臨津縣:今劍閣縣香沉鎮群英村;永歸縣:今劍閣縣店子鄉;其章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東偏北;
七盤縣:今旺蒼縣黃洋鎮趙家壩;盤道縣:今南江縣八廟鄉;宕渠縣:今營山縣黃渡鄉景陽村人頭山;
蓬山縣:今營山縣三元鄉興福寺;始寧縣:今巴中市巴州區清江、斯連、花溪三鄉交界處;
清化縣:今旺蒼縣木門鎮木門場;歸仁縣:今平昌縣;地平縣:今旺蒼縣普濟鎮大營村;
大牟縣:今南江縣正直鎮;符陽縣:今通江縣涪陽鎮;白石縣:今萬源市竹峪鎮;
廣納縣:今通江縣廣納鎮;東巴縣:今萬源市西南;
--------------------------------------------------------------------------------
注①:三泉縣,《宋史·地理志》作直屬京師,此處有誤。首先,京師即指 東京開封府,東京是開封府的 正式稱號,
沒有註明直屬東京,或開封府,或京畿路,即表示該縣不屬於以上三機構,查宋代史料,這三個機構也沒有
對三泉縣的行文。其次,在宋代史料中,明確表示三泉縣屬利州路管轄,行文中與諸府州並列,因此表示該
縣實屬利州路直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