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南東路

廣南東路

廣南東路,位於漢地南部,簡稱“廣東”。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廣南東路的治所在廣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

歷史沿革


廣南東路地圖
廣南東路地圖
唐初地方設州、縣。嶺南45州分屬廣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個都督府(又稱嶺南五管)。655年以後,5府皆隸於廣州,長官稱為五府(管)經略使,由廣州刺史兼任。756年(肅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使。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嶺南道劃分為東、西道,東道治廣州,廣東屬嶺南東道,這是廣東省名中“東”字的由來,也是兩廣分為東西的開始。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軍)、縣三級。今廣東省境包括廣南東路14州和廣南西路境內的7州,共61縣。宋朝對唐制有所繼承又有所調整。粵西及海南島裁撤8個州,而粵東、粵北除循唐制外,仍保留南漢所增置的4個州。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東路治所在廣州,西路治所在桂州,廣東大部分屬廣南東路,宋太祖開寶四年平南漢后,復置嶺南道,後來改為廣南道,繼而改道為路。北宋末年至南宋,北方戰亂,大批在中原的漢人南遷,廣東的人口迅速增加,粵東梅州地區一帶的客家人,其祖先大多為宋朝時期北方遷入廣東定居的江南及中原地區的漢人。
南宋末年,元兵攻佔杭州以後,南宋小朝庭流亡在廣東沿海地區,繼續抗元。1279年,忽必烈派張弘范率重兵征討廣東,經崖山海戰之後,消滅了南宋十萬軍隊,陸秀夫在南宋滅亡之際,背著8歲的趙昺跳海自殺。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分省、路、府(州、軍)、縣四級,另有道,是省以下、路府之上的承轉機構。今廣東省境分為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廣東道道治在廣州,海北海南道道治在今雷州市。

行政區劃


北宋-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公元1111)
北宋-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公元1111)
附郭縣
廣州南海縣、番禺縣新會縣、東莞縣、增城縣、信安縣、清遠縣、懷集縣
端州高要縣四會縣
康州端溪縣瀧水縣
封州封川縣開建縣
連州桂陽縣陽山縣、連山縣
惠州歸善縣博羅縣、海豐縣、河源縣
循州龍川縣興寧縣、長樂縣
潮州海陽縣潮陽縣
梅州程鄉縣/
化州石龍縣吳川縣
韶州曲江縣樂昌縣、仁化縣、建福縣、翁源縣
英州真陽縣、浛洸縣
南恩州陽江縣陽春縣
新州新興縣/
南雄州保昌縣始興縣
註:
南宋-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公元1208)
南宋-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公元1208)
高州,雷州今 天屬於廣東省,而宋朝時與海南島一起屬於廣南西路。
附郭縣
高州電白縣茂名縣、信宜縣
雷州海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