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
普天樂
普天樂是古代詞牌名,如元代滕賓的《[中呂]普天樂》。在《普天樂》曲中,作者引用陶潛解印歸田的故事,說明自己辭官也是因為“折腰慚”。
又引用《南柯太守傳》的故事,說明自己對做官也覺得猶如南柯一夢。最後抒寫辭官后的生活樂趣,事實上又是對在官與辭官兩種不同的生活進行對比,表明自己厭棄官場生活,嚮往自由的隱逸生活。
曾作為清朝半官方國歌。
① 古代詞牌名:
如元代滕賓,《[中呂]普天樂》
翠荷殘,蒼梧墜。
千山應瘦,萬木皆稀。
蝸角名,蠅頭利,
輸與淵明陶陶醉。
盡黃菊圍繞東籬,
良田數頃,黃牛一隻,歸去來兮。
如:普天樂 賀春
引清釀,秉三香。
袖拂陳光,運祈天朗。
梅蘭爭馨芳,饌餚滿廳堂。
著墨更符迎晨昶,長燈爆竹伴夜傍。
攘舊浣曩,納福懷臧,國泰民康。
如《金瓶梅》九十三回中的唱曲《普天樂》:
淚雙垂,雙垂淚,三杯別酒,別酒三杯。鸞鳳對拆開,拆開鸞鳳對!
嶺外斜暉看看墜,看看墜嶺外斜暉。天昏地暗,徘徊不舍,不舍徘徊。
普天樂
滕賓
柳絲柔,莎茵細。
數枝紅杏,鬧出牆圍。
院宇深,鞦韆系。
好雨初晴東郊媚。
看兒孫月下扶梨。
黃塵意外,青山眼裡,歸去來兮。
[註解]
莎茵:像毯子一樣的草地。莎,即莎草。茵,墊子、席子、毯子之類的通稱。
媚:嬌美。
黃塵:暗用唐。令孤楚《塞下曲》:“黃塵滿面長須戰,白髮生頭未得歸。”指官場上的風塵。
來兮:為語氣助詞,相當於“吧”。
[譯文]嫩柳的枝條又柔又細,莎草如茵鋪滿大地。幾枝紅杏爭鬧著探出圍牆,深深的庭院里把鞦韆系。好雨初晴,東效多美麗。看兒孫們在月下扶犁。官場的風塵已在我的心意之外,四周的青山卻都在我的眼裡,回來吧,學陶淵明那樣回鄉隱居。
歌曲名:1878年光緒四年,曾紀澤出使英、法,兩年後又兼任駐俄公使,譜寫了名叫《普天樂》的歌曲,並作為“國樂”的草案上呈朝廷,但沒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不過在海外已被當作國歌來演奏。節奏過於緩慢,經常受到批評。
公司名字:
普天樂電纜
【中呂】普天樂
楚《離騷》,誰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
空快活了湘江魚蝦蟹。這先生暢好是胡來胡來。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飲,其樂無涯!
譯文:
屈原的離騷誰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大概只有日月明白吧!憂國之憾尚存,可是人到哪裡了呢?你跳進了江中,只不過增添了江中魚蝦之輩的食物而已。那楚國還不是照樣滅亡了?先生啊,你真是不明智!早知道這樣,倒不如歸隱青山綠水,對酒當歌,盡情享受人生的快樂!
解析:
首先,作者借屈原表達了無比的沉痛:滿紙辛酸無人解,反讓小人得便宜,饞人高漲,賢士無名。那麼這就是懷才不遇的第一層表現,要知道,作者在詩中是自比屈子;
其次:作者劍走偏鋒,出其不意,對中國文壇流傳千古的文化巨人來一句“這先生暢好是胡來胡來”,一句轉折道出無奈之下採取的戰略:寄情山水詩酒之中,聊以麻醉自己的“尚存之恨”。應該知道,自孔子始,讀書人只有在報國無門、雄才難展的時候才會選擇歸隱,寄情詩酒,李白就是一個明證,同時,對另外一個世界(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飲)的嚮往,也恰證明了對現實世界的不滿,又難以改變,方有此嘆。
【中呂】普天樂·大明湖泛舟 張養浩
畫船開,紅塵外,人從天上,載得春來。
煙水間,乾坤大,四面雲山無遮礙。
影搖動城郭樓台,杯斟的金波灧灧,詩吟的青霄慘慘,人驚的白鳥皚皚。
解析:
大明湖上,畫船泛遊,只覺離開了世俗紅塵。水闊天空,雲山無礙,倒影玲瓏,的確是泛舟湖上的景象。同時通過抒發由景物所引起的感情,特別是通過喝酒和吟詩的誇張描寫,一個瀟灑出塵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