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大學
創業型大學
20世紀後期,一些美國研究型大學利用自己的知識技術創新成果,吸引外部資金開發新產業,加速研究成果的轉化,為產業和社會發展服務,使大學從次要的社會支撐機構轉變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動力站。這些勇於冒險、富於創新的研究型大學被人們稱為“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即創業型大學。基於美國學者對於創業型大學研究的不同視角,對其定義存在不同的理解,使得創業型大學的內涵甚為豐富。
亨利·埃茲科維茨教授將創業型大學定義為“經常得到政府政策鼓勵的大學及其組成人員對從知識中收穫資金的日益增強的興趣正在使學術機構在精神實質上更接近於公司,公司這種組織對知識的興趣總是與經濟應用緊密相連的。”伯頓·克拉克將創業型大學描述為“憑它自己的力量,積極地探索在如何干好它的事業中創新。它尋求在組織的特性上作出實質性的轉變, 以便為將來取得更有前途的態勢。”斯拉特認為,創業型大學是指高校在變化的形勢下採取一些企業的運作方式,展示出市場化的行為,特別是對外部資金的競爭。斯米倫等則把創業型大學的創業定義為大學直接參與研究商業化的行為。
總而言之,在美國學者看來,創業型大學具有強烈的創業精神和豐富的創新研究成果,與傳統大學相比具有更強的科研實力、團隊合作精神、應對外界環境變化和資源獲取的能力、教學與研究更注重面向實際問題和更為有效的知識轉移運作機制。它們與政府和企業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更直接地參與研究成果商業化活動,是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
為了應對知識經濟和全球化的挑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8年發布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WORLD DECLAR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VISION AND ACTION)的報告中稱:“所有有遠見的高等教育體制和機構應該在確定自己的使命時牢記這樣一種遠景(broader vision),即建立最好稱之為‘進取性大學’(Proactive University)的新型大學”的確,在新經濟的挑戰和壓力之下,大學不得不需要勇敢的進取,甚至積極的“冒險”,不得不需要“創新思考”、“創業精神”、“創造傳奇”、“重新塑造”等。在這種積極進取和不斷努力的過程中,大學的行為發生了一些實質性的改變,諸如:進行組織特徵上的實質性變革;增強靈活反應的機制;注重研發和技術轉讓;積極在市場上尋找有利因素和進行市場營銷;對外尋找資源,進行多方面的合作與聯盟,包括與政府、產業等方面的合作;不斷尋找和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等等。大學隨著這些行為變化而改型,美國著名學者伯頓·克拉克將這種具有積極進取、富有創業精神的大學稱之為創業型大學。
創業型大學從傳統大學演變而來。一般來說,創業型大學的產生受如下因素的影響。
(一)政府的因素 傳統大學向創業型大學轉變,受到政府方面的影響。政府減少大學財政撥款促使大學創業。20世紀中葉,西方大學90%以上的辦學經費來自政府的資助嘲。隨著大學發展黃金時期的過去,政府對大學的投入日益減少,大學不得不面臨辦學經費不足這一事實。為解決經費不足問題,許多大學採取“省一半、賺一半”的政策。
“省一半”指大學盡量減少開支,“賺一半”指大學通過創業獲取利潤。經過幾年的探索,這些大學發現,減少開支根本行不通,倒是通過創業能彌補收入的不足。一些大學通過創業所獲得的資金,不僅能保證大學正常運轉,而且還有盈餘。
政府鼓勵科研競爭促使大學創業。在對大學的態度方面,政府不但實施財政削減政策,還改變對大學科研經費的發放政策:即不再將科研經費直接平均分配給每所大學,而是將這些經費交給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由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根據學校的科研實力,有選擇性地分配。為獲取科研經費,許多大學從為學術而學術轉向更為實際的工業研究。同時,為獲得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肯定,在諸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大學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產學研相結合的辦學力度,並且鼓勵和支持教師及學生與產業界進行合作研究。
政府不斷提高人才規格標準促使大學創業。政府除了不斷減少對大學的財政撥款和鼓勵大學通過競爭獲取科研經費之外,還不斷提高大學的人才培養規格標準:大學不僅要培養出能縱觀國際形勢、促進國家進步的政治型人才,還要培養出能在商場上獨當一面、在貿易競爭中運籌帷幄的經濟型人才,更要培養出能有效地解決社會問題的實用性人才。為使培養出來的人才達到政府的要求,許多大學通過創辦工業園或與產業界建立友好關係等方法,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等,這無形中促使大學去創業。
(二)產業界的因素 為獲得多渠道的資金來源,開發學生實習基地,提升社會影響力,一些大學選擇與產業界結成夥伴關係,逐步實現學校的發展壯大。但是,不可避免地,它們也受到來自產業界的各種影響。
產業界需求更多的應用型人才促使大學創業。為保持國際市場競爭力,產業界急需尋求新技術和開發出新產品。因此,它們需要的不是諸如秘書、圖書管理員這樣的知識保存者,而是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和敏捷的思維能力的技術開發人員及產品革新人員,如電信工程師、建築工程師、機械工程師、企業高層管理人才等。並且,大多數企業還要求聘用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他們無需接受崗前培訓就能為企業服務。因此,大學在為學生提供前沿理論指導的同時,還為他們提供專業的技能訓練。為滿足產業界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要求,一些大學會選擇通過與企業合作等方式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幫助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到實踐應用中去。
產業界需求更多的回報促使大學創業。大學的辦學經費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產業界的資助。但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注資大學時提出附加條件,希望可以獲得開發大學所“孵化”出的高深知識的優先權,要求大學給它們帶來基金回報或是聲譽上的回報,要求大學為它們開發出低成本、高利潤的科研產品。為滿足企業的要求,許多大學選擇建立專門的研究中心來保證科研成果的商業價值,這些研究中心不僅實現了為企業增值的目標,而且還為大學創造了額外收入。
產業界對實習學生的態度促使大學創業。一般情況下,產業界不願意接受實習學生,即使接受了這些學生,也會提出苛刻的附加條件。因此,為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大學自己開辦工廠。一方面,這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的場所,另一方面,大學也可以利用現有的資源獲取額外資源。例如,沃里克大學通過創辦沃里克製造業集團,為理工科學生提供了實踐基地。它還利用學校劇院、會堂和展覽館,讓戲劇、音樂、舞蹈等藝術類學生進行演出,鍛煉學生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演出每年能吸引25萬名以上觀眾來欣賞,這為沃里克大學帶來了一筆數量可觀的收入。
(三)大學自身的因素 成為綜合性大學促使大學創業。許多大學為提升綜合競爭力,並且靠更多的學科吸引學生來就讀,越來越向綜合性大學靠攏。要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必須建立更多的校舍和聘請更多的優秀教師。在得不到政府對這方面資金支持的情況下,要麼被動地等待政府的關注,要麼主動地尋求其他資金。因此,一些大學選擇利用自己獨有的學術資本來創業,如開辦公司、校企合作、出售專利等。
成為新知識的引領者促使大學創業。當前,大學只有與瞬息萬變的市場結合起來,才能成為新知識的引領者。與產業結合,就意味著大學在創業,藉此獲取更多的發展資金。例如,通訊技術革命就“促使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建立了信息技術處,把幾個小部門統籌起來形成全校性的新機構,切實對教學設備進行重組並加強了服務功能”嗍。美國其他創業型大學也在積極建立技術轉讓辦公室和衍生企業,將學術資本與市場緊密結合。
擁有更多的在校生促使大學創業。大學只有具備一定的教學科研能力,才會吸引更多學生前來就讀,而學生人數的增加對於較為年輕或是知名度較低的大學而言,是其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之一。因為學生人數增多,大學從學生那裡獲得的收入也會相應增多。但是,生源的增加就意味著要用更多的錢,建更多的院系,同時聘請更多的優秀教師。為獲取更多的辦學資金,許多大學將目標投向了創業活動。
關於創業型大學的特徵,國內學者大多是以伯頓·克拉克在考察歐洲五所創業型大學組織轉型后所提出的五條途徑為藍本進行研究。當然,隨著創業型大學研究的本土化呼聲的高漲,國內的相關理論研究也上了一個台階。
(一)創業犁大學的組織特徵 鄒曉東等(2011)認為創業型大學表現出以知識應用與服務經濟發展的組織目標;多元組織與模糊邊界的組織構成;創業活動與商務運營的組織運作方式;注重實效與倡導創業的組織文化等特徵。張鵬等(2011)認為相較於傳統類型的大學,創業型大學的組織特性表現在:一方面,創業型大學組織結構的安排強調組織柔性的實現,具體體現為目標任務的需求導向以及面向任務的整合式的知識生產方式;另一方面,創業型大學內部資源配置更加重視知識生產效率的提升。
(二)創業型人學的科研活動特徵 伍醒(2011)認為創業型大學的科研活動在強調知識創新的基礎上,更加強調知識的應用和轉化。價值導向功利、學科界限模糊、突破單一的學科評價標準、科研資金渠道多元化是其與傳統大學相異的特徵。張鵬等(2011)認為創業型大學科研活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學者們的科研活動是受牽引的、有組織的,而不是純粹自發的——牽引的力量來自於學校的戰略意志。此外,冒澄等(2009)則認為一旦被冠以創業型大學的稱呼,其間必然呈現出與其它類型大學不同的特性,如以研究型大學為基礎;項目研究和跨學科組織的構建;技術轉移中的制度保證;產學研結合的運行機制;多元化的資金獲得;創業文化的形成等。
相對於傳統大學而言,創業型大學 發生了一系列行為上的變化,最集中地體現為組織制度和動力機制上的變革。根據伯頓·克拉克多年的觀點,創業型大學的組織要素包括以下五種:
(1)強有力的駕馭核心(A strengthened steeringcore) 傳統的歐洲大學長期以來表現出較弱的院校控制力,較強的政府控制力。隨著大學複雜性的增強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學駕馭自己的能力變得更加虛弱,迫切需要更為有效的管理能力。雖然那些在自己國家高等教育系統中處於優勢地位的旗艦或精英大學能夠依靠良好聲譽和政治影響取得資源保障和優勢競爭地位,以及能夠比其它大學更為長久地忽視虛弱的駕馭能力,但是有抱負的大學卻不安於邊緣地位,不安於薄弱的駕馭力,而是要關注自己的生存能力,靈活應對日益增強的變革需求,以更有組織的方式重新塑造。因而,對於創業型大學來說,強有力的駕馭能力不可或缺,高效率的行政領導和駕馭核心不可或缺。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強有力的駕馭能力並不單指學校核心行政或上層行政群體,也包括學術基層單位— — 系與教師群體。
(2)擴寬的發展周邊(The expanded developmental periphery) 創業型大學在大學傳統結構的周邊出現許多更大更複雜的運行單位,這些單位較之傳統的系或學院更容易跨越舊大學的邊界,與外部利益結合。這些單位運行的形式大體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專業化的校外聯結組織,負責向外推廣,從事與產業界的聯繫、知識轉讓、知識產權開發、諮詢和服務、繼續教育、資金籌集以至校友事務;另一類是跨學科研究項目導向的研究中心(project—oriented research centers),這是一種規模比較大而且比較基本的形式,與學院、系並肩成長。伯頓·克拉克認為,大學將會發展成“雙元性”(dua1)組織— — 傳統的重視學術本位、重專業知識的學院、系所仍為學術核 E-單位,以跨學科研究項目為導向的研究中心是發展的另一重點,成為組織學術工作的第二個主要方式。前者可扮演純學術的角色,而後者則以應用性或問題解決為重點。
(3)多元化的經費來源(The diversified fundingbase) 伯頓·克拉克認為,大學財政來源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來自政府對大學的撥款;二是通過爭取補助和合同籌措經費;三是所有其他來源的自由資金,包括從工廠企業、地方政府各部門(非教育部門的財源)、慈善基金會、學生學費、捐贈的收入,以及知識財產的版稅收入、校辦產業所獲得的利潤、校園服務的收入等。事實上,來自政府的資金到處都在減少。創業型大學認識到這種趨勢,從而努力從第二個和第三個收入來源取得資金,特別是不斷拓寬和加深第三個收入來源渠道。尤其是,第三個來源代表著真正的財政多元化,並且這種趨勢因“創業精神”的激勵而在加速發展。
(4)激活的學術中心地帶(The stimulated academic heartland) 所謂學術中心地帶,是一所大學運行的基礎——科研單位和教學單位,包括傳統的以學科為中心的學術基層如院、系,以及新的跨學科的研究中心,它們是從事學術工作最多的地方。由於不斷拓寬的發展周邊的學術單位的出現,以及學校財政資助的多元化,使得變革以強烈不均衡方式在學術中心地帶產生影響,使得“科學和技術”方面的院系和研究中心更為容易獲得主動特性。但是,創業型大學並不只是意味著“科學與技術”功能,“人文和藝術”院系一樣擁有拒絕落後的理由。伯頓·克拉克通過對歐洲一些創業型大學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傳統科學,如物理、化學、數學、經濟、社會、文學等,在當前市場邏輯及“應用性”的需求中,雖然無法獲得較多的資源,但是在“企業化精神”的刺激下,如果能改變價值觀,採取有效策略,加強合作意識,也都可以爭取更多的資源,從而增強其競爭力和發展特色,強化其學術研究的地位。此外,為了激活學術中心地帶,還應加強跨院系的合作,加強整合型研究。
(5)整合的創業文化(The integrated entrepreneurial culture) 創業型大學很像高科技行業中的企業,開發一種追求創新的文化。這種新的文化可能開始是作為相對簡單的制度變革的理念,後來經過詳細的說明而形成一系列信念,這些信念在學術中心地帶廣泛傳播,變成了一種整個校園的文化或靈魂。也就是說,強6-力的文化根植於強有力的實踐,觀念和實踐相互影響,大學的文化和價值體系在培育大學個性和具有特色的聲譽中相當重要。伯頓·克拉克認為,良好的文化可以產生對組織的認同,並形成最大的決心來實現組織的目標。而一種新的企業文化精神的產生,是學校中有形與無形的因素、正式與非正式關係的綜合,需要在管理人員、廣大師生當中普遍存在著創業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