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村

北京冬奧會場館之一

北京冬奧村是北京冬奧會場館之一,總建築面積約33.3萬平方米,位於奧體中心以南、中軸線以東,2018年7月,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北京冬奧村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核心區朝陽區奧體文化商務園區11號地塊,共有20棟住宅,項目一標段工程建築面積約19萬平方米,地下為整體車庫,共3層,地上為11棟主樓住宅、最高17層、建築高度60米,結構形式為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裝配式鋼結構建築。

地理位置


北京冬奧村位於奧體中心以南、中軸線以東。

建築特色


冬奧村住宅樓地上二層以上全部採用鋼結構,外配玻璃幕牆,一方面有利於綠色可持續利用,減少建築垃圾污染,另一方面由於冬奧村在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以及賽后,居住的不同人群對建築使用的需求不同,鋼結構可以使空間布局靈活,同時方便拆除改造。
整個冬奧村採用光熱太陽能,並將《冰嬉圖》運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作為建築中的文化符號。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冬奧村在賽時還將實現5G信號全覆蓋。
冬奧村工程地下鋼結構採用鋼管混凝土柱鋼框架-鋼板牆結構體系;地上結構形式均為鋼框架-防屈曲鋼板剪力牆結構體系。與普通建築的混凝土施工不同,鋼結構可以進行二次分隔,這種建築結構能夠使室內空間靈活多變,大大減少了冬奧到冬殘奧、以及賽時賽后兩次功能轉化時的拆改工作。

建設背景


冬奧村
冬奧村
2018年7月,北京冬奧村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2019年底將實現結構封頂,北京冬奧村將於2021年8月達到賽事要求。2020年底基本完工。
2019年7月21日,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的澆築完成,冬奧村項目一標段工程提前15天實現地下結構封頂。這標誌著,冬奧村工程建設提前進入鋼結構施工階段。賽后,冬奧村將變身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人才配租。
2019年10月31日上午,隨著12號樓的最後一根鋼樑被吊起安裝到樓頂的預定位置上,北京冬奧村項目一標段工程的11棟樓主體鋼結構實現全部提前封頂。2019年年底前,冬奧村一標段工程主體結構將全面完工。
2019年12月3日上午,隨著最後一斗混凝土的澆築完成,標誌著北京冬奧村項目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2020年9月12日,隨著北京冬奧村外幕牆和樣板間的亮相,北京冬奧村工程建設將全面轉入室內裝修階段。按照施工計劃,北京冬奧村將於今年年底完工。
2021年6月1日,北京冬奧村通過綠色建築認證。
2021年6月26日,北京賽區運動員及隨行官員居住生活的北京冬奧村居住區全面完工,交付北京冬奧組委使用。賽時,居住區將為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住宿、餐飲、醫療等保障服務,可提供2338個床位。賽后,將很快轉換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人才配租。而運行區主要為代表團註冊、辦公、安保、禮賓等功能。

北京賽區


計劃有13個場館,將承辦滑冰、冰球冰壺單板滑雪大跳台等項目,還將承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

賽后利用


2022北京冬奧會期間,作為北京賽區參賽人員住宿、餐飲、社交的場所,冬奧會後將作為人才公租房持續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