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技工作會議

2019年在北京召開的會議

全國科技工作會議於2019年1月9日在京召開。會議總結了2018年的科技工作,明確了2019年的工作思路,研究部署科技改革發展的重點舉措。

回顧去年


去年科技工作再創佳績,科技實力進一步增強,支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創新型國家建設邁出新步伐。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主要科技創新指標穩步提升。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預計為2.15 %。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到418萬人,居世界第一。其中,我國國際科技論文總量和被引次數穩居世界第二;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8.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3萬家,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為1.78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超過58.5%,國家綜合創新能力列世界第17位。

領導講話


據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介紹,2018年基礎前沿和戰略高技術領域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首次在半導體量子點體系中實現三量子比特邏輯門、首次發現鐵基超導體中的馬約拉納束縛態、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首台散裂中子源建成並投入運行,“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等。高新區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年168個高新區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3萬億元,出口總額3.3萬億元,凈利潤2萬億元,實際上繳稅費1.7萬億元,園區新註冊企業超過40萬家。“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成立,支持約700名相關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短期科研,籌備建設首批“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全面落實外國人才工作許可證制度和外國人才簽證制度實施辦法,累計發放人才工作許可證33.6萬份,發放人才簽證近3000張。
雖然一年來科技事業取得新進展,但是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國科技領域仍存在短板和差距,反映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機制、創新能力建設、高端人才培育、資源配置方式、創新生態等方面的不足。王志剛指出,目前離2020年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只有不到兩年時間,任務十分緊迫,要對照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找准差距,加快衝刺攻堅。
未來五年,我國科技創新任務艱巨,既要實現建設科技強國第一步走的目標——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支撐,又要為實現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打好堅實基礎。
在思路上,科技工作牢牢把握新時代科技工作方向,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適應國內外形勢新變化,圍繞支撐引領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更加強化“三個面向”,更加註重原始創新,更加註重開放合作,更加註重創新生態。
在政策上,針對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優化資源配置進行精準施策,強化已有政策落實,進一步釋放科技人才的活力和創造力。
在重點上,抓好體現國家戰略意圖和長遠發展需求的重大任務落實,完成2021—2035年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編製,抓緊布局國家實驗室,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項目等。
王志剛說,2019年將重點做好加強長遠戰略謀划,形成中長期科技創新的系統布局等十個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