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

詞語

天成,讀音tiān chéng,漢語詞語,意思是合於自然。

詞語信息


【詞目】天成
【拼音】tiān chéng

詞語解釋


1,謂合於自然。
《莊子·寓言》:“顏成子游謂東郭子綦曰:‘自吾聞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從,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來,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郭象 註:“無所復為。”成玄英 疏:“合自然成。”
2. 不假人工,自然而成。
《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高言妙句,音韻天成,皆暗與理合,匪由思至。”
韓愈 《上襄陽於相公書》:“閣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剛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
宋 曾鞏 《墨池記》:“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宋 張耒 《明道雜誌》:“老杜語韻,渾然天成,無牽強之跡。”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一:“余家藏 山谷 八大字云:‘作德日休,為善最樂。’摘經史語,混然天成,可置座右。”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鼻無堊,斤將曷運?目無膜,篦將曷施?所謂混然天成,天球不琢者歟?”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絕無痕迹,如蔡文姬肝肺間流出。”
金 王若虛 《滹南詩話》:“山谷之詩:有奇而無妙,有斬絕而無橫放,鋪張學問以為富,點化陳腐以為新;而渾然天成,如肺肝中流出者,不足也。”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奇謔一·佛足生蕈》:“其(蕈)端如掌大,色間黃白,發生之巧,渾然天成。”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六回:“秦王展開錦袱觀看,但見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成無跡,真希世之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