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徨
中國導演
方徨,原名袁金元(在八仙橋國恩寺難民收容所參加話劇演出時,把原來的姓名袁全元改為方徨。) 中共黨員,著名導演。歷任中央電影局編導,山東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珠江電影製片廠導演,曾擔任影片《三毛流浪記》的劇務工作,參加故事片《上饒集中營》的攝製,擔任副導演,《水土保持》獲得文化部頒發的三等獎。
原名袁金元,上海人士,中國共產黨黨員。1926年在上海讀書,后參加新四軍,在教導隊畢業後任老一團文工隊員,皖南事變后曾入上饒集中營,1943年後任鹽阜區宣傳部文工團副團長,山東省文協專業作家,1949年後任中央電影局編導,山東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珠江電影製片廠導演,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菱荷艷》,長詩《紅日初升》,電影文學劇本《上饒集中營》(副導演)、《兩個巡邏兵》、《敢想敢做的人》、《逆風千里》等,科教片《水土保持》(撰稿)獲義大利威尼斯三等獎。
方徨1916 年生於蘇州。1925 年,剛剛十歲的方徨,隨著全家從蘇州到了上海。他的父親是個裱畫匠,整日裱糊字畫,有時也為面盆、鏡框等小用具畫點花鳥蟲魚,終日不停地辛勤勞動,才混個半飽。在這種境況下,方徨只在一個不收學費、書費的學堂里讀了一年書。當時只有十三歲的方徨就不得不到一家做玻璃瓶的小作坊當學徒。學徒工只混得一天三頓飯,冬天連一件棉衣也沒有,還得成天把手浸在冰涼徹骨的水裡洗涮玻璃瓶,晚上則蜷縮在作坊的角落裡,裹著破被睡覺;到了夏天,常常在廣告牌下面的草地上露宿。三年滿了師,方徨先後在兩家玻璃廠做工。從每月五、六元工資,增加到九元,但仍過著半飢半飽的日子,可他還想方設法省下一、兩毛錢,鑽進三、四等電影院去看一場電影。這是他唯一的文娛生活。就在這一段經歷中,他和電影結了緣。
抗日戰爭爆發了。“八·一三”日本帝國主義進攻上海閘北區,方徨做工的玻璃廠也在炮火中燒毀了。一夜之間他變成了難民,流浪在上海租界的街頭。他每天到浦東同鄉會門口去領施捨給難民的麵包。最後,他只好進了八仙橋國恩寺難民收容所。所里有一個職員將二十多個貧苦工農集中起來,成立了一個學習班。方徨也參加了。在這裡,方徨學習拉丁化拼音文字。開始讀的第一本小說是肖紅的《生死場》。有人給他們上課,講中國共產黨黨史,講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故事,講唯物辯證法,還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排演上海方言話劇。方徨參加了話劇演出。他扮演的第一個角色是在“五卅”慘案中犧牲的烈士顧正紅。他們的話劇在各個難民收容所演出,喚起人們抗日救亡的民族意識。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把原來的姓名袁全元改為方徨。
1926年在上海讀書,后參加新四軍,在教導隊畢業後任老一團文工隊員。“皖南事變”后曾入上饒集中營。
1943年後任鹽阜區宣傳部文工團副團長,山東省文協專業作家,1949年後歷任中央電影局編導,山東電影製片廠副廠長,珠江電影製片廠導演。
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
方徨
1955 年,被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獨立導演影片《誰是兇手》《兩個巡邏兵》《不老松》等。
1958 年底,調往山東電影製片廠任副廠長兼導演,拍攝影片《敢想敢做的人》。
1961 年,調到廣州珠江電影製片廠。
1964 年,完成了故事片《逆風千里》,因該片被“四人幫”打為“叛徒”。粉碎“四人幫”后,本人及其作品《逆風千里》才得到平反。
1938 年夏,各難民收容所的地下黨秘密動員一些貧苦工農和愛國青年去皖南參加新四軍。方徨滿懷著抗日的激情報名參加了。在上海各個難民收容所里集中了四、五百名決心抗日的青年,以“慈善總會”出面,假借遣散難民的名義由上海地下黨負責帶領,從上海坐船經溫州轉赴皖南,步行了一個多月到達新四軍軍部雲嶺。方徨找到了自己的隊伍。從此,他在革命的戰鬥行列中成長。
他在教導隊學習了三個月。1939 年初被分配到新四軍第一支隊老一團政工隊當代理隊長。除打仗外,政工隊還演出一些宣傳抗日的節目。方徨還學習了舞台美術的工作。兩年緊張的戰爭生活剛過去,“皖南事變”發生了,國民黨以十倍於我之兵力向我進攻,方徨所在的老一團警衛部隊和軍部被敵人打散。他和幾個戰友潛藏在山上,彈盡糧絕,被敵人搜捕到了。當時,敵人把在“皖南事變”中俘獲的新四軍排以上的幹部五百六十多人關在上饒集中營里,周圍用兩個團的兵力防守著。在集中營里,敵人對新四軍的殘酷刑訊是駭人聽聞的。面對著皮鞭、老虎凳、鐵籠、犧牲,共產黨員毫無畏懼,堅定頑強地進行著鬥爭!方徨感受到,不單要在愛國的民族戰場上英勇戰鬥,而且要在敵人監獄的嚴酷鬥爭中,以真正的共產黨員為榜樣,和敵人鬥爭!他所在的第三中隊的秘密黨支部和方徨建立了聯繫。因方徨當 時不是黨員,所以黨支部授意有些事情由他出頭露面。例如,他作為伙食代表,與特務頭子貪污伙食費的行為進行了鬥爭。
《兩個巡邏兵》劇照
《逆風千里》劇照
《逆風千里》劇照
《逆風千里》 (1963)(編劇/導演)
《敢想敢做的人》(1959)(導演)
《不老松》(1959)(導演)
《逆風千里》劇照
《閩江桔子紅》(1955)(副導演/助理導演)
《上饒集中營》 (1951)(副導演)
《三毛流浪記》 (1949)(劇務)
科教片撰稿《水土保持》獲義大利威尼斯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