綉榻野史

明代劇作家呂天成創作的小說

《綉榻野史》是一部明代色情小說,作者為明代劇作家、戲曲評論家呂天成。1995年台灣大英百科出版社曾將其整理出版。

《綉榻野史》一問世便被作為淫書的代表作。《綉榻野史》敘揚州秀才姚同心等淫行,后姚悔同心而出家。這部小說雖在結尾處自稱“警世戒俗”,但對性行為和淫亂關係的描寫具體細緻,而且篇幅過多。這是不足取的,不宜流傳,藝術價值也不高。

內容簡介


揚州秀才姚同心,又號東門生,先娶魏家的女兒,但此婦容貌十分醜陋又多病,25就死了。東門生恨前妻不好,定要尋個絕色標緻的做繼老婆。先用了許多手段與小他12歲的標緻小秀才趙大里交好,“白天是兄弟,夜裡同夫妻一般。”后東門生娶了一個18歲的美貌女子金氏為妻,趙大里仍同東門生同食共寢,並與金氏暗生情慾,東門生因極愛二人,便撮合趙與金氏同宿,趙與金氏皆性能力過人,但金因縱慾傷陰之後,感到有愧於東門生,“又羞又恨”,並道東門生“他(趙大里)白折的試了你的老婆。你也試他家的才是。只是大里沒有老婆,今他娘才三十多歲,又守多年寡,安排得他的娘等心肝試了,我心裡才過去呢?”金氏設計引誘麻氏,麻氏也自謂守節之苦,在與東門生交好並體驗到情慾的巨大快樂之後,斷然放棄守節,便讓金氏轉與趙大里為妻而自己嫁與東門生。但婚姻名分只成為他們混亂性關係的外在屏障,實際上四人雜居,同性戀、異性戀同時進行,丫鬃塞紅、阿秀與小嬌亦參與其中。床榻之側,母子相見不以為羞;卧室之內,男色女色交疊進行。后因被人舉報其家行為有虧,東門生合家逃到業推山裡住了。在山裡頭起了六七間小屋兒,團圓快活過日子,麻氏同東門生快活了三年,生了兩個兒子后因不曾遇滿月的時節過度行樂,得了日月風死了。后金氏、趙大里也因縱慾過度,相繼死亡。三人分別托生為母豬、公騾、母騾,東門生懺悔罪過,他三人後得以托生為人,東門生從此剃度出家,並以自己所做之事,勸誡世人。
章節賞析
據日本人波多野太郎收藏的《綉榻野史》,共四卷,書前有序,末殘。目錄題“李卓吾先生批評綉榻野史傳奇”。卷首署“卓吾子李贄批評,醉昵閣憨憨生重梓”,版心下刻“醉眠閣藏版”。書前有總目,無序次,共一百零五目。又據王驥德《曲律》卷四云:“郁藍生呂姓,諱天成,字勤之,別號棘津,亦餘姚人。……與餘稱文字交垂二十年,每抵掌談詞,日昃不休。……勤之製作甚富,至摹寫麗情褻語,尤稱絕致。世所傳《綉榻野史》、《閑情別傳》,皆其少年遊戲之筆。”由此知書為呂天成作。

創作背景


《綉榻野史》為呂天成“少年遊戲之筆”,則當作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前後,成書未久,即有刊本流通。
作品爭議
《綉榻野史》是在清代一再被禁毀。道光十八年(1838年),道光24年(1844年)和同治七年(1868年)江蘇,浙江兩地的三次禁毀書目中,都有此書。

作品鑒賞


《綉榻野史》一問世便被作為淫書的代表作,張譽《批評北宋三遂平嬌傳敘》說它“如老淫土娼,見之欲嘔”,劉廷璣《在園雜誌》言其“流毒無盡”。後世小說都多次把它作為淫書提到,清禁淫詞小說也一直榜上有名,後來又出現淫書《怡情陣》,其實由《綉榻野史》改頭換面而成。基本情節相同,主要改動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人名改換,二,刪去韻語,三,改原書東門生淫趙大里之母麻氏為白琨淫井泉之妻,但仍是淫穢之作,凡有禁毀之書無不首列其中。

作品影響


《綉榻野史》在其隨後的發展中對同類作品發揮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尤其是在呂天成死後。丈夫允許妻子與自己的朋友或者孌童進行性接觸的情節元素被後來很多色情小說借用,正如最後都有的報應安排一樣。《綉榻野史》似乎尤其對《肉蒲團》產生了很大影響。
流存記錄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萬曆醉眠閣刊本,藏日本波多野太郎、荷蘭萊敦大學漢學院圖書館;明種德堂刊本,兩卷,藏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日本山口大學棲息堂文庫;本藏板本,八卷,藏台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1915年上海圖書館排印本,二卷;民國紅豆書屋“玲瓏本聚珍小叢書”排印本。以及1985年台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影印上海圖書館排印本,1995年台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無邪匯寶”排印醉眠閣刊本及本藏版本。

作品評價


現代文學家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作意所寫,專在性交,又越常情,如有狂疾……”

作者簡介


呂天成(1580~1618)名文,字天成,一字勤之,號棘津,別號郁藍生,明餘姚縣
呂天成畫像
呂天成畫像
城人,呂本曾孫。為諸生,兼工古文詞。與王驥德深相交好出身官宦世家,在家庭環境的陶冶下,對戲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曾師事沈璟,與王驥德過往密切,切磋砥礪,曲藝益加精進。祖母孫氏喜藏書,內多古今戲曲,因得飽覽。父呂允昌好戲曲小說,與戲曲家湯顯祖等交往。受家庭熏陶,幼即嗜曲。少年作小說《綉榻野史》 、《閑情別傳》 ,萬曆間刊行。及長為諸生,工古文詞。20歲許已有劇目上演。所作傳奇初尚綺麗,師事沈璟后風格為之一變,宮調字句平仄等守法甚嚴。著作甚多,戲曲論著《曲品》最負盛名,品評元末至當時傳奇散曲作家120人、作品230種,其中192種首次著錄,保存不少明代戲曲資料,另有雜劇8種,今存《齊東絕倒》 ,署名竹痴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