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唐代薛濤創作七言律詩

《牡丹》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把牡丹擬人化,把牡丹當做自己熱戀中的情人。首聯寫去年與牡丹分別情景;頷聯用巫山神女與武陵漁人兩個典故,含蓄而深致地表現了詩人對牡丹的眷眷思念和意外相逢的驚喜欣悅;頸聯再現了與牡丹的深長情意,相知毋忘;尾聯中詩人把自己與戀人牡丹相親相愛之情推向高潮。全詩感情跌宕起伏,筆觸細膩曲折,餘韻無窮,極具藝術魅力。

作品原文


牡丹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⑴去春:去年春天。零落:飄零、凋零。
⑵紅箋(jiān):指薛濤紙,是詩人創製的深紅小箋。
⑶巫峽散:典出於戰國楚宋玉《高唐賦》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夢中幽會的故事。
⑷武陵期:指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意外發現桃花源仙境和傳說中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辜。唐人多把武陵漁人和劉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聯繫在一起,見王渙《惘悵詩》。
⑸馨香:芳香。
⑹枕席:泛指床榻。

白話譯文

去年幕春的時節,牡丹花兒凋零了,我的眼淚滴在飄落的牡丹花瓣上,怨恨與牡丹離別。常擔心這樣離別,就像那巫山雲雨那樣一散不復聚,為什麼又會像那武陵人邂逅相逢?牡丹花散發芳香,表達了她的情意,雖然一句話不說,但彼此心靈相通。只想在那花欄邊,安置下枕席,以便在夜深人靜時,與牡丹花互說相思。

創作背景


掃眉才子薛濤多與名家唱和交往,其中真正讓薛濤動情的是元稹。時任監察御史的元稹於唐憲宗元和四年(809)春奉命出使蜀地。元稹慕名而來,薛濤也久聞新樂府詩派的元稹之名,兩人傾心交談,作詩酬答,遂為知己。相別時,薛濤即作《牡丹》詩贈元稹歸京。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這首《牡丹》詩用“情重更斟情”的手法,把花人之間的感情反覆掂掇,造成情意綿綿的意境,構思新穎纖巧,獨具藝術風采。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別後重逢,有太多的興奮,亦有無限的情思。面對眼前盛開的牡丹花,卻從去年與牡丹的分離落墨,把人世間的深情厚意濃縮在別後重逢的特定場景之中。“淚濕紅箋”句,詩人自己進入了角色,親切感人。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化牡丹為情人,筆觸細膩而傳神。“巫峽散”承上文的怨別離,拈來楚襄王和巫山神女的故事,給花人之戀抹上夢幻迷離的色彩:擔心與情人的離別會象巫山雲雨那樣一散而不復聚,望眼欲穿而感到失望。在極度失望之中,突然不期而遇,更使人感到再度相逢的難得和喜悅。詩人用武陵漁人的故事和劉晨、阮肇的傳說,給花人相逢罩上神仙奇遇的面紗,帶來了驚喜欲狂的興奮。兩句妙於用典,變化多端,曲折盡致。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兩句既以“馨香”、“不語”射牡丹花的特點,又以“傳情”、“彼此知”關照前文,行文顯而不露,含而不澀。花以馨香傳情,人以信義見著。花與人相通,人與花同感,所以“不語還應彼此知。”
以上六句寫盡詩人與牡丹的戀情,末兩句,將詩情推向高潮:“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安枕席”於欄邊,如對故人抵足而卧,情同山海。深夜說相思,見其相思之渴,相慕之深。這兩句想得新奇,寫得透徹。
此詩將牡丹擬人化,用向情人傾訴衷腸的口吻來寫,新穎別緻,親切感人,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名家評價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稍欺良匠,詞意不苟,情盡筆墨。

作者簡介


薛濤(約768~約834),唐代女詩人,字洪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父親薛鄖在四川做官,早年去世以後,薛濤和母親相依為命。薛濤聰慧貌美,八歲能詩,熟悉音律,多才多藝,聲名傾動一時。韋皋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時,薛濤得以召見併入樂籍,成為歌伎。後世稱歌伎為“校書”就是從她開始的。薛濤和當時的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過唱酬交往。她居住在成都浣花溪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後人仿製,稱為“薛濤箋”。晚年好作女道士裝束,建吟詩樓於碧雞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過晚年。有《錦江集》五卷,已失傳。《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近人張蓬舟有《薛濤詩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