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

張雪,女,1957年1月出生,漢族,山東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現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

個人經歷


張雪
張雪
北京市第八次、九次、十次黨代會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北京市第八屆、九屆、十屆委委員。2012年7月3日,當選為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委員。
1984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學院政法系,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張雪
2001年獲中央黨校國際政治專業研究生學歷。
曾任北京師範學院黨委辦公室副主任,
2004年任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2007年起任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從中國音樂學院回到首師大的頭半年,張雪還同時兼任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2014年9月—2017年4月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
2017年4月,張雪(女)不再擔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職務。
2018年3月15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主席會議通過,當選為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

人物事迹


張雪
張雪
我們身邊的“雪書記”
高高的個子,戴副眼鏡,說起話來斯斯文文,溫柔似水。
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在她柔弱的外表下,有著傾心投入工作敢於碰硬的作風,有著善於謀划大局、處理複雜矛盾的睿智和魄力,有著面對病魔無畏無懼的堅強意志,一點不讓鬚眉。
她,就是首都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張雪。
老師們親切地稱呼54歲的張雪為“雪書記”。在他們眼裡,“雪書記”是一個貼心包容的好朋友,是一個敢於擔當的好書記,是一個心繫群眾、樂於助人的好黨員。學校的老師們說:“像張雪這樣的楷模,以前只在小說里讀過,在電視上見過,如今,她就在我們身邊。”
“組織上把我放在這個位子上,我就應該這麼做,付出是一種責任”
8年前,“雪書記”到中國音樂學院走馬上任。當時學院存在許多不和諧因素:紛繁複雜的矛盾,還有一封封告狀信……新來乍到,不熟悉專業,有時她還得面對師生們質疑的眼光。有好心人直截了當地告訴她:“這裡不適合你!”
寒假,張雪一天沒休息。一個假期,她走訪了100多人,大到黨建和學科建設、人才引進和學生培養,小到食堂飯菜質量、教職工的生活補貼問題,把情況問了個底兒掉,自己心裡也有了譜兒。
“新來的女書記看來是真的想幹事兒!”教職員工們開始重新打量這位文文靜靜的女書記,滿含期待又摻雜一絲懷疑:她能扭轉乾坤,收拾好這麼大個攤子嗎?
寒假過後,“雪書記”打出第一套“組合拳”:先後制定了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改進工作作風和黨風廉政建設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健全和完善了中層幹部選任、考核辦法,把一批想幹事、能幹事、素質好、能力強的中青年教師推上了領導崗位。
“第一把火”很奏效,學校管理慢慢走上正軌。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群眾對黨員的“滿意率”由不足50%上升到96.7%。
“雪書記”面前又出現了一個更難啃的骨頭——此前,中國音樂學院三次申報“新增博士授予單位”都失敗了,學校面臨被整合的窘境。
“中國音樂學院辦學有特色有成果,沒申下來是咱們宣傳不夠,走,取經去!”正是炎熱的夏日,“雪書記”帶著“申博”小組成員,每天拎著十來斤重的宣傳資料箱,頂著高溫,奔赴南京、蘇州、杭州、西安和成都的知名藝術院校學習交流。買不著火車票,就先買站台票,上車再補票;車廂里沒有空座位,她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2004年“申博”時,“雪書記”站在答辯席上陳述彙報,有理有據,對答如流。評委們被這個“外行”的執著折服了。中國音樂學院終圓“申博”夢想,師生們精神大振,心氣更高,從此,學術隊伍、科學研究、教學與人才培養和辦學條件邁上了新台階。
在中國音樂學院當書記的那三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雪書記”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她辦公室的門總是敞開著。夜深了,她辦公室的燈光也總是亮著。多少次下班后,張雪都要和教職員工談心,桌邊的盒飯也來不及吃。即使胳膊粉碎性骨折,打了17根鋼釘,她仍掛著弔帶回學校工作。
從中國音樂學院回到首師大的頭半年,張雪還同時兼任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為了兩個學校的發展,她兩邊跑,有時一天幾個來回,超負荷運轉,沒有休息日,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
當時,首師大幹部隊伍嚴重老化、院系領導班子急需換屆調整,面對難題,“雪書記”的秘籍仍是:“談心!”在兩個月的時間裡,上上下下談了上百次。真誠溝通交流,幹部的情緒理順了,複雜的矛盾化解了,學校凝心聚力、共謀發展的氛圍日益濃厚起來。
“你又不是鐵打的,哪能挺得住?”有人問。“組織上把我放在黨委書記的位子上,我就應該這麼做,付出是一種責任,為大家服務,是一種幸福。”她說。
心裡有群眾,身上沒官氣。在宣布張雪離任音樂學院大會上,金鐵霖院長和師生們都流下了淚水,深情的掌聲經久不息
“咚咚咚”,急促的腳步聲過後,首師大一位老教師闖進“雪書記”敞著門的辦公室,氣哼哼地說:“分房分了這麼多年,從沒聽說要個人掏錢買的,今天你說什麼也要給我一個說法!”
“您別生氣,來,坐!”“雪書記”笑臉相迎,一把椅子一杯水。“我一分錢沒有,非要個人掏錢的話,就上你們家拿去!”正在氣頭上的老教師放出“狠話兒”。
“行,行!我這就回家給您取去,您可耐心等著啊!”和顏悅色地說著,“雪書記”還真從辦公桌上拿起家門鑰匙。半個小時后,3000元錢遞到了老教師手中:“不多,您先拿去用吧!”
看著氣喘吁吁的張雪,老教師愣了,自己的氣話,人家一個領導,還就當了真。原本一腦門子的氣,頓時煙消雲散。
從那以後,這位老教師有什麼心裡話,都願意找從不擺官架子的“雪書記”嘮嘮。“張雪說話,入情入理,我愛聽!”
“‘雪書記’身上沒有官氣,心裡有群眾。她辦公室的門從來都向教職員工敞開,有事我們推門就進”;
“孩子上不了學的,職稱好幾年沒評上的……我們有困難找她,無論事情大小,‘雪書記’都會管”;
“她心細著呢!過年過節前,總要帶著禮物到老同志家去坐坐,群眾反映到書記信箱里的問題,多忙她都一封一封地回復”;
“‘雪書記’對人可好哩,不管是在職的還是離退休的,不管是大教授還是後勤職工,她都關心愛護,一視同仁”;
“在‘雪書記’眼裡,群眾利益無小事,學代會、團代會提案,學生們的意見呼聲,經常擺上校領導的議事日程”……
真心換民心。2006年,當她從中國音樂學院調回首都師範大學時,百餘名幹部、教師、老同志聯名寫信,請求上級領導把她留下。在宣布張雪離任音樂學院的大會上,時任院長金鐵霖和在場的教師都流下了熱淚。那一刻,“雪書記”含淚向大家頻頻鞠躬致謝,掌聲經久不息。
“群眾的認可,是最高榮譽和褒獎!”張雪說。
如今,無論是中國音樂學院,還是首都師範大學的教職員工,都把“雪書記”當成了好朋友甚至親人。73歲的張燕瑾教授出差前,會給老伴兒留下張雪的電話;81歲的李燕傑教授住在灑滿陽光的屋裡,常和人說當年張雪煞費苦心為自己換朝陽房子的故事;而中層幹部劉振然臨終前的最大心愿就是“我要見見張雪……”
“一千人從我身邊走過,我能清楚地聽出你的腳步聲,因為你是我真正的朋友,你的腳步走在我的心裡。”這是一位教師對“雪書記”深情的評價。
面對突如其來的癌症,“雪書記”堅強樂觀,讓周圍的同事深深震撼與敬佩
2009年底,“雪書記”在體檢中被查出患上癌症。
當時,正是首都師範大學一年最忙碌的時候。學生的就業工作會、人才工作會、學校的全年總結、領導幹部述職、新學期工作部署,都等著她來主持。為了不影響這些早在計劃中的工作,“雪書記”向學校和家人隱瞞了病情。
拖著虛弱的身體,她奔走於政府部門之間,成功申請到了平房區改造及公租房建設項目,為青年教師和高層次人才解決住房問題。直到3個月後,一切處理妥當,她才拿出磨出了毛邊兒的住院通知單。
“沒告訴學校,是擔心因為我一個人的事耽誤了全校的工作;沒告訴家人,是因為正逢兩節,怕影響家人的心情。”“雪書記”心裡首先想的,永遠是工作,是別人。
幾個月後,一些老師們發現,“雪書記”不知道為什麼,剪掉了她最心愛的那頭烏黑濃密、垂落腰間的長發。後來才聽說,“雪書記”病了,還動了手術。因為化療,她頭髮全掉光了,不得不買來假髮遮掩。知道實情,大家都掉了淚。而即便是在白血球降到2000以下無法進行化療時,她仍想著工作,“良鄉基礎學部、管理學院的領導班子要儘快組建。”
術前18次化療,不停地嘔吐,不能吃東西;10天之內經歷兩次手術,兩次手術之間,她竟然還瞞著家人,帶著未拆線的傷口,從醫院回到首師大,連續三天主持召開了新學期務虛會;術后卧床七天七夜……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病痛,沒有摧毀“雪書記”的鋼鐵意志。她將這卧床的七天,當作自己當書記以來最長的一個假期。出院三天後,她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用生命工作的人,你們見過嗎?我見過。我44年工齡,張雪是唯一一個。”說起“雪書記”,文學院退休教授張燕瑾格外動情。
看著患病仍堅持工作的張雪,做丈夫的心最痛。沒辦法,只能反覆叮囑她注意身體。
今年10月3日,“雪書記”難得給自己放了一天假,她和丈夫回到公婆家,踏踏實實為他們做了一天飯。刷碗的時候,婆婆悄悄與她耳語:“你爸爸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高興!”
“雪書記”很低調,面對讚譽,她還是那句話:付出是一種責任,為大家服務,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