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

第2版

《普通心理學(第2版)》是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圖書,作者是付建中。

基本信息


普通心理學(第2版)
作者:付建中
定價:56元
印次:2-1
ISBN:9787302462521
出版日期:2017.05.01
印刷日期:2017.04.26

內容介紹


"本書立足於普通心理學的基本框架,系統地介紹了普通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全書共15章,內容包括緒論、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基礎、注意、感覺、知覺、記憶、思維、語言、表象與想象、情緒和情感、意志、心理傾向、氣質、性格、能力。

目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1
一、個體心理 2
二、社會心理 3
第二節心理的實質 4
一、兩種對立的心理觀 4
二、科學的心理觀 7
第三節心理學的發展歷程 14
一、古代的心理學思想 14
二、現代心理學的發展 16
三、當代心理學的研究趨勢 20
四、我國心理學的發展過程 22
第四節心理學的研究原則和方法 24
一、心理學的研究原則 24
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25
複習要點 29
拓展思考 33
第二章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
基礎 34
第一節神經元 34
一、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 34
二、神經纖維 37
三、神經膠質細胞 37
四、神經衝動的傳導 40
五、神經迴路 44
第二節神經系統 45
一、神經系統的構成 45
二、周圍神經系統 46
三、中樞神經系統 48
第三節大腦左右兩半球的構造與功能 55
一、大腦皮層分區及其機能 55
二、大腦兩半球的一側優勢 59
三、腦功能學說 60
第四節內分泌腺和神經—體液調節 61
一、內分泌腺的概念 61
二、主要內分泌腺的分類及其功能 62
三、神經—體液調節 63
複習要點 64
拓展思考 66
第三章注意 67
第一節注意概述 67
一、注意的概念 67
二、注意的功能 68
三、注意的外部表現 68
四、注意與意識的關係 69
五、注意的神經機制 71
第二節注意的種類 73
一、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
注意 73
二、選擇性注意、集中性注意
和分配性注意 76
三、內源性注意和外源性注意 77
四、外部注意和內部注意 77
第三節注意的品質 78
一、注意的廣度 78
二、注意的穩定性 79
三、注意的分配 80
四、注意的轉移 81
第四節注意的理論 82
一、注意選擇理論 82
二、認知資源理論 85
複習要點 86
拓展思考 89
第四章感覺 90
第一節感覺概述 90
一、感覺的概念 90
二、感覺的屬性 90
三、感覺與刺激的關係 93
四、感覺信息的神經加工過程 95
五、感覺的作用 97
第二節感覺的種類 98
一、視覺 98
二、聽覺 107
三、皮膚感覺 112
四、嗅覺和味覺 113
五、內部感覺 114
第三節感覺的相互作用 115
一、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115
二、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118
複習要點 119
拓展思考 122
第五章知覺 123
第一節知覺概述 123
一、知覺的概念 123
二、知覺和感覺的關係 123
三、知覺的加工形式 124
四、知覺的生理機制 125
第二節知覺的種類 127
一、空間知覺 127
二、時間知覺 133
三、運動知覺 134
四、錯覺 137
第三節知覺的特性 141
一、知覺的選擇性 141
二、知覺的整體性 142
三、知覺的理解性 145
四、知覺的恆常性 146
複習要點 147
拓展思考 150
第六章記憶 151
第一節記憶概述 151
一、記憶的概念 151
二、記憶的作用 151
三、記憶的神經生理機制 152
第二節記憶的種類 156
一、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 156
二、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 159
三、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 159
四、形象記憶、運動記憶、情緒記憶
和邏輯記憶 160
第三節記憶系統 161
一、感覺記憶 162
二、短時記憶 163
三、長時記憶 169
複習要點 181
拓展思考 183
第七章思維 184
第一節思維概述 184
一、什麼是思維 184
二、思維的種類 185
第二節思維的過程 189
一、分析與綜合 189
二、比較與分類 189
三、抽象與概括 189
四、具體化與系統化 190
第三節問題的解決 190
一、問題解決的概念和問題的
種類 190
二、問題解決的過程 191
三、問題解決策略 193
四、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194
第四節創造性思維 199
一、創造性思維的概念 199
二、創造性思維的特徵 199
三、創造性思維的作用 202
四、創造性思維方法 203
五、創造性思維階段 205
六、創造性思維的測量與培養 206
複習要點 209
拓展思考 211
第八章語言 212
第一節語言概述 212
一、語言的特徵 212
二、語言的結構 213
第二節語言產生 214
一、語言產生的單位 215
二、語言產生的階段 216
第三節語言獲得 217
一、語言獲得的階段 217
二、語言獲得的強化理論 219
三、語言獲得的先天作用 221
四、先天與環境的共同作用 222
第四節語言的理解 223
一、言語知覺 223
二、眼動 225
三、單詞識別 226
四、句子的理解 228
五、推斷 229
六、段落的理解 230
複習要點 233
拓展思考 234
第九章表象與想象 235
第一節表象 235
一、表象的概念 235
二、表象的種類 235
三、表象的特徵 236
四、表象的神經生理機制 238
五、表象在心理活動中的作用 239
第二節想象 239
一、想象的定義 239
二、想象的生理機制 239
三、想象的綜合過程 240
四、想象的功能 241
五、想象的種類 242
六、想象與各種創造性活動 245
七、想象的個體差異 246
八、夢與想象 246
複習要點 248
拓展思考 250
第十章情緒和情感 251
第一節情緒和情感概述 251
一、情緒和情感的定義 251
二、情緒的維度和兩極性 252
三、情緒的神經生理機制 254
四、情緒的外部表現 255
五、情緒和情感的功能 257
六、情緒的成熟與社會化 258
七、情緒的調節 258
八、挫折 259
第二節情緒和情感的分類 260
一、情緒的分類 260
二、情感的分類 264
第三節情緒理論 266
一、生物學取向的情緒理論 266
二、情緒的學習理論 269
三、情緒的認知理論 270
四、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271
複習要點 271
拓展思考 274
第十一章意志 275
第一節意志概述 275
一、意志的概念 275
二、意志行動的表現 276
三、意志與自由 276
四、意志的生理機制 277
五、意志與認知、情緒、個性的
關係 278
第二節意志行動及其心理過程 279
一、意志行動的基本特徵 280
二、意志對行動的調節作用 281
三、意志的心理過程 281
四、意志過程的心理成分 284
第三節意志品質與培養 289
一、意志的品質 289
二、意志品質的培養 291
第四節意志控制與失控 293
一、意志控制 293
二、失控 294
複習要點 297
拓展思考 298
第十二章心理傾向 299
第一節興趣 299
一、興趣的概念 299
二、興趣的作用 299
三、興趣的分類 300
四、興趣的品質 301
第二節需要 302
一、需要的概念 302
二、需要的種類 303 三、需要的理論 304 第三節動機 309 一、動機的概念 309 二、動機的種類 312 三、動機理論 318 複習要點 323 拓展思考 325 第十三章氣質 326 第一節氣質概述 326 一、氣質的定義 326 二、氣質的特徵 327 第二節氣質學說 328 一、《黃帝內經》中的氣質理論 328 二、體液說 329 三、康德和馮特的氣質理論 329 四、體型說 330 五、血型說 331 六、激素說 331 七、活動特性說 332 八、托馬斯等人的氣質理論 332 九、氣質調節理論 333 第三節氣質的生理基礎 334 一、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 334 二、高級神經活動類型 335 第四節氣質的類型和鑒定 337 一、氣質類型的特徵 337 二、氣質類型的構成 338 三、氣質類型發展的年齡趨勢 340 四、氣質的鑒定 341 第五節氣質與實踐 342 一、氣質在活動中的作用 342 二、氣質的職業適應性 343 三、氣質類型與教育 343 四、氣質與身心健康 344 複習要點 345 拓展思考 347 第十四章性格 348 第一節性格概述 348 第二節性格的特徵 349 一、性格的主要特徵 349 二、性格結構的特徵 351 第三節性格的類型 352 一、多元類型理論 352 二、對立類型理論 354 第四節性格理論 356 一、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 356 二、卡特爾的特質理論 357 三、五因素模型 358 第五節性格的形成與發展 360 一、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360 二、學校教育對性格形成的作用 362 三、實踐活動在性格形成和發展中的 作用 363 四、主觀因素在性格形成和發展中的 作用 364 第六節性格的測量 364 一、問卷法 364 二、投射測驗 367 三、客觀測驗與自然實驗法 369 複習要點 370 拓展思考 372 第十五章能力 373 第一節能力概述 373 一、能力的定義 373 二、能力的種類 374 第二節能力的理論 376 一、能力的因素理論 376 二、能力的結構理論 378 三、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379 第三節能力的發展 381 一、能力發展的一般趨勢 381 二、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條件 381 第四節能力的差異 386 一、發展水平的差異 386 二、性別差異 389 三、能力結構的差異 391 四、能力表現早晚的差異 391 第五節能力的測量 391 一、一般能力測驗 392 二、特殊能力測驗 394 三、創造力測驗 395 複習要點 395 拓展思考 398 參考文獻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