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六中學
泉州市第六中學
泉州第六中學創辦於1916年,愛國僑領陳嘉庚先生曾出任學校首屆董事長。學校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泉州中心市區,東鄰風光優美的中山公園,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小城隍廟置身於校園之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獨具魅力,是泉州市一所享有盛譽的百年老牌名校。
1.1916年,泉州私立學校,簡稱“私中”。借佩實小學(現通政小學)2間教室和會通巷黃文簡祠堂為校舍。
2.1928年,私立泉州中學,簡稱“泉中”。以小城隍廟為校舍,曾煥濬校長親到新加坡募捐,在小城隍廟后建洋灰(水泥)教學樓;1937年,學校全部遷入新址(即現址)。
3.1938年,改名為泉州泉中中學。為躲避日本飛機轟炸,學校內遷南安縣南廳後埔村,借著名華僑林
泉州市第六中學
4.1943年,遷回小城隍本校。
5.1947年增設高中部
6.1956年,更名泉州第六中學,由人民政府收回改為公辦,校園面積得到擴大;1958年被定為福建省重點中學,1965年曾獲得全省高考紅旗,享有很高的榮譽。
7.1972年泉州六中復辦。
8.1993年創辦泉中職業中專學校,1994年,泉州六中高中部增辦泉州泉中職業學校;1995年改稱為泉州泉中職業中專學校,高中部暫停招生,學校開啟實行“一套班子,兩塊校牌”(即泉州六中、泉中職校)辦學體制。
9.2008年秋季,為滿足群眾對普通高中的需要,泉州六中復辦高中,恢復普通高中招生,
泉中職校停止招生,與泉州六中剝離,再次成為完全中學。
泉州市第六中學
泉州市第六中學
泉州市第六中學(泉中)的文體成績斐然,名聞遐邇,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名校。幾年來獲國家級獎勵有42人次,省級獎勵有23人次,市級獎勵有81人次。
在甲等賢鑾獎、全國英語技能競賽、全國物理競賽、全國初中化學競賽、全國數學希望杯競賽中一等獎行列紛紛有六中的學子們。在市中考中也紛紛有著優越的成績。而在今學校體壇新人輩出,優秀運動員陳尊榮曾多次代表國家隊出征,為國家、學校爭得榮譽。先後有51位學生考入高等體育院校。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職業技術教育體育工作先進學校”、省“學校體育先進單位”、省學生鍛標“達標先進單位”、省“全民健身先進單位”、省“體育衛生先進單位”,二人次獲全國群眾性體育活動先進個人,二人次獲省體育活動先進個人。
如今的泉州六中面貌煥然一新,辦學效益與日俱增,我們將以更加奮進的膽略,進一步辦好學校,為泉州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在實行初招電腦派位招生改革后的首屆中考中:
泉州市第六中學
任曉航同學獲英語單科成績第一名(148分);周勛輝、詹鏡清獲物理滿分;
曾煥新、蔡晴、陶立、郭海星、蘇珊珊、鄭欣、吳皇、韋炳峰、李安居、楊亨文、王蔚蔚等十一位同學化學滿分;61位同學總分在600分以上居鯉城地面第一位;150位同學被一級達標中學錄取居鯉城面第一位;
2015年中考;
泉州六中中考成績繼續在市區處於領先地位,在泉州市中考成績前30名中佔2席、居全市第四位;中考成績420分以上9人,居全市公辦學校第一;400分以上113人,居全市公辦學校前列。泉州六中15位學子憑藉中考的出色成績,摘得2015年泉州市中考“賢鑾獎”,其中林煊儀、劉詩綺等2名學生榮獲甲等賢鑾獎,陳默婧、王琳、唐雨昕、李佳雯、庄祉珊、蔡伯龍、王然、程穎、李鎮根、陳弘毅、李昱、林鍇瑤、曾曼泠等13名學生榮獲乙等賢鑾獎,此次獎學金評選,泉州六中獲獎人數居公辦校第一,居市區學校第二。
2017年中考:
黃泓傑同學以149.5分的優異成績榮獲英語學科的單科狀元。
黃泓傑同學以滿分的優異成績榮獲物理學科的單科狀元。
總分高分段(520分以上、540分以上和560分以上)人數比率居鯉城地面公辦學校前三名
加強養成教育,優化學生群體
學校成立了德育領導小組,構建了以學校主要領導為中心,政教處、團委為兩翼,年段、專業組、班主任、政治教師為骨幹,學生幹部為基礎的德育工作隊伍,成立“四結合”教育委員會,建立德育基地,聘請校內外輔導員,與家長簽訂共同教育協議書,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德育工作網路。
我們主要抓了五個序列的教育,即對學生進行淺顯易懂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以日常行為規範為基礎,進行道德禮儀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以權利和義務、民主與法製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公民意識教育;以理想與前途,升學與就業為主題,進行健康心理品質教育;以教學活動為載體,進行“兩史一情”革命傳統、國防安全等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通過管理育人、教書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全面優化了學生群體,學校先後被評為省級文明學校、市級文明學校、市“三?五”普法先進單位、區德育先進單位、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區園林式學校。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改變人才的培養模式。我們提出“一個中心,兩個結合,四個堅持”的課堂教學改革思路,這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主體與主導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素質相結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積極探索適合學生髮展,靈活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持知識與能力、素質相結合;在夯實學生“雙基”的過程中,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堅持合格+特長+創新,因材施教,整體發展,注意培優促特,堅持學科教學中的教育功能,注意學科教學 的德育內容滲透,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學校2000年通過素質教育督導專項檢查,先後獲得市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市評優、創優先進單位、市學籍管理先進單位、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加大教改力度,積極開展教研活動
重視師德建設,重視教師的業務進修和培養,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動力源,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從教育科研著手,我們建立了以教研組為依託,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主幹,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教育科研網路。各教研組都能結合本組實際,制定了面向21世紀教研活動計劃,加大教改力度,確立教改課題,積極探索教學新路。
數學組洪瑋老師的《中心學習與教育的認識及其在職專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課題,被確定為“泉州市基礎教育教學改革重點課題”,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她的《中心教學論的再認識》、《抓住中心問題,上好“錯例”分析課》兩篇論文獲省內外同行的好評;
地理組黃永春老師《鄉土地理野外實習考察》課題,得到同行的公認,被編入鄉土教材《鯉城地理》。
地理組的《開展鄉土地理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獲得泉州市首屆普通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地理組的《泉州地震活動追蹤》、歷史組的《主體是辨別新能力教學法》作為市級課題,均取得一定成果。
語文組的朝花文社在開展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獨立活動能力、增長見識、陶冶情操、培養新型人才,做了開拓性的試驗,取得了較好成績。學校先後有《綠色搖籃》、《金色年華》、《校園春歌》三部習作成冊,受到市宣傳部的表揚、鼓勵。學校教研風氣濃厚。
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以“小發明、小製作、小論文”為重點的科普教育活動、一年一次的“愛科學月”活動,使得學生有機會施展才華,表現自己的個性,20個學科興趣小組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湧現出一大批國家、省、市、區優秀輔導員,少科技組活動有聲有色,持之以恆,成績顯著。學校少年科技組參加全國航海、航空、建築模型競賽泉州總決賽榮獲團體總分第一;許小芳、楊曉雲、邱康莊同學參加第三屆全國青少年建築模型競賽榮獲一、二、三等獎;市電子電工學生技能競賽團體總分第三名,王子毅獲得2002年全國522電動護衛艦第一名(金牌),侯沾明獲第六名,丁俊傑、黃莉莉、黃迪諍獲2002全國海鷹號遙控快艇、阿波羅號太陽能遊艇、先鋒號電動帆船等項目的優勝獎等,好幾年上百人次獲區級以上獎勵。被評為福建省中小學科技活動先進單位,福建科技報為此作了專題報告。
開展各種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體育節文化節科技節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在2010至2011屆新生入學前,六中校服皆是與匹克集團合作,綠色與白色為主調,藍色修邊,在校服左上方有一個六中的校訓,也就是“毅”,背後是泉州六中的拼音,在2010年的夏天,新一屆學生踏入六中校門,六中仍是與匹克合作,但是有所改變,放棄原來的綠白,冬季校服變成統一的深藍色加白色,而夏季校服,男生仍是深藍加白,而女生是粉紅色,褲子為藍色旁邊橫杠。
泉州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