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葯子
白葯子
白葯子是防己科植物頭花千金藤的塊根。白葯子藥性寒,味苦。歸肺、脾、腎經。白葯子的主要成分為多種生物鹼。
● 正名:白葯子
● 英文名:Baiyaozi
● 別稱:山烏龜、白葯根、曰葯
● 白葯子具有散瘀、止痛、消腫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白葯子具有抗氧化、解蛇毒、抗結核等作用。
● 白葯子可以用於治療腮腺炎、癰疽腫毒、瘡瘍瘰癧、目赤眼疾、毒蛇咬傷、跌扑腫痛、長時間流鼻血等。
● 對白葯子過敏者,禁止使用。
● 脾虛、泄瀉者,禁止服用白葯子。
● 陰虛內熱者忌用白葯子。
● 如果您正在服用碘化鉀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禁止服用白葯子。外用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避免服用。外用白葯子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老人及兒童用藥前,務必諮詢醫生。
● 白葯子煎汁內服時,要按照醫生的囑咐用藥。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白葯子的每日常規用量為9~15克。
● 新鮮的白葯子直接搗爛外敷患處,或者用米泔水磨出汁液外敷,可以治療瘀血、毒蛇咬傷、無名腫毒等。
● 白葯子泡酒飲用,可以治療跌扑腫痛。
● 白葯子有毒,一定要遵醫囑用藥,切忌服用過量或長時間服用。
● 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降低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避免和碘化鉀等藥物同時服用。
● 白葯子有毒,毒性成分是多花秋水仙鹼、千金藤鹼等生物鹼。如果長期服用白葯子,務必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新鮮的白葯子毒性大,乾燥后毒性會降低。
● 白葯子服用不當或過量服用,可導致中毒,嚴重時會危及生命,需要及時送往搶救。
● ● 中毒后,最先出現腹部疼痛;
● ● 之後,會出現先便秘然後劇烈腹瀉、流口水、脈搏加快、體溫升高、呼吸節律不整齊等;
● ● 嚴重時,會出現休克,甚至四肢癱軟、抽搐、呼吸減慢、大小便失禁等;
● ● 最後,會出現腹式呼吸,直到呼吸停止,死亡。
● 白葯子多產自廣東、江西、浙江、陝西、湖南等地區。
● 白葯子為不規則的塊根,外表面為暗褐色,有鬚根痕和皺紋。切面為灰白色或類白色,可以看到維管束。質地比較硬,但容易折斷,斷面有粉質感。氣味清淡,品嘗時有苦味。
● 放於乾燥的容器內,置於通風、乾燥的地方保存,並注意防蟲蛀。
● 桃紅清血丸:具有調和氣血、消斑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療氣血不和、經絡瘀滯引起的白癜風,緩解面部白斑、瘙癢等不適。
● 白葯子是防己科植物的塊根,黃葯子是薯蕷科植物的塊莖,兩者功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 ● 白葯子和黃葯子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療瘡瘍腫毒、毒蛇咬傷等。
● ● 白葯子善於散瘀、消腫、止痛,還可以治療腮腺炎、瘰癧、目赤眼疾等。黃葯子善於化痰、散結、消癭,還可以治療癭瘤、咳嗽、吐血、百日咳等。
● 誤區:白葯子可以治療癭瘤
● ● 白葯子有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治療腮腺炎、癰疽腫毒、瘡瘍、毒蛇咬傷、跌扑腫痛、瘰癧等。雖然瘰癧和癭瘤都是發生於頸部的腫塊性疾病,但兩者並不相同,也不是一種疾病。白葯子多用於治療瘰癧,而非癭瘤。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成方製劑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4] 鍾贛生。中藥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