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劉大椿的結果 展開
- 鐵路隧道工程技術專家
-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1944年(甲申年)5月30日生於貴州安順。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數學系,碩士學位,獲教授職稱,1993年開始擔任博導。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原籍江西於都,1944年5月30日生於貴州安順。1965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數學系,到南昌五中任教,后又擔任九江師範專科學校數學教師。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攻讀碩士學位,1981年畢業並留系工作,1990年獲教授職稱,1993年開始擔任博導。后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館長。
編撰或主持編撰了多種關於科學哲學的代表性專著和教材,主要有《科學技術哲學的前沿和進展》、《科學技術哲學引論——科技革命時代的自然辯證法》、《走向自為——社會科學的活動與方法》、《互補方法論》、《科學哲學》等。其中《走》獲得國家教委首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劉大椿教授是我國科學技術哲學專業的領軍學者,撰著和主編出版的著作、教材有60部,學術論文有160篇,學術貢獻包括:(1)確定科學技術哲學的理論構架,重視學科前沿和普及。主要著作有《科學哲學》、《科學哲學通論》、《科學技術哲學導論》、《思想的攻防:另類科學哲學的興起和演化》等。(2)倡導和論述科學活動論。主要著作有《科學活動論》;《走向自為——社會科學的活動與方法》等。(3)提出互補方法論和創新方法論。主要著作有《互補方法論》;《範例研究:科學大師與創新方法》等。(4)深入開展科技與社會(STS)研究,積極探討科技體制和科技政策。主要著作有《科技生產力:理論和運作》;《轉型驅動力——現代科技革命與社會變革》等。(5)開拓科學與文化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新學苦旅——科學、社會、文化的撞擊》;《從中心到邊緣:科學、哲學、人文之反思》等。(6)對科技倫理的研究,特別是對環境思想研究的開拓。主要著作有《在真與善之間——科技時代倫理問題與道德抉擇》;《環境問題——從中日比較與合作的觀點看》、《環境思想研究——基於中日傳統和現實的回應》等。(7)對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交叉學科、創新方法研究的推進。主要工作有:自2002年以來,他一直擔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研究報告》主編。2004-2007年主持完成首批教育部人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課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體系研究”;2008年至今擔任國家科技部創新方法專項《卓越科學家的工作與創新方法系列研究》課題負責人。
擔任教授以來,劉大椿教授在教學科研方面獲得多項國家級獎項:2008年因《從中心到邊緣》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指導劉永謀的《福科主體哲學解構之旅》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2005年因“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年因《走近新科技叢書》(主編)並著《轉型驅動力》獲中國圖書獎;2004年因“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探索與實踐”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04 年被教育部、人事部評為“全國模範教師”;2003年因《在真與善之間》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屆二等獎;2003年指導段偉文的《網路空間的倫理基礎》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2002年因《科學技術哲學導論》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1年因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和教材建設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1年指導孟建偉的《論科學的人文價值》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2000年因《科學哲學》獲北京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7年因《走向自為》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首屆二等獎;1995年因《科學技術哲學引論》(主編之一)獲中國圖書獎;1991年入選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
1.範例研究:科學大師與創新方法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劉大椿[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